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

本文作者:自得麒乐 编辑:燕白黄瓜
在国内的临床工作,我常感觉心力交瘁。
而在一年多的援外经历中,我经常感觉心有余力也有余,但是却使不上力。
我援助的医院,是被英国殖民过的加勒比岛国上 唯一的公立医院,他们的生活、工作习惯都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异。 最匪夷所思的一个月,我曾经预约了 9 个手术日的手术,最后却被取消了 8 个。
我甚至因为这种严重偏离正常的状况跟受援医院大外科主任谈过,大外科主任亲自去跟手术室的负责人谈,但是第二天手术日所有手术还是被取消了, 理由是那个手术间的所有护士,都请病假了。
这与医院的管理结构有关系。护士和医生分属在两个自治委员会里面,所以即使大外科主任,也是管不了手术室护士的。
但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问题在于,真的都请病假了
「都请病假了。」
这个理由听着特别假,是吧?
但是我知道,在这个国家,完全可能是真的。
在国内,你去拔牙的时间请个假可能都得看脸色吧?但在这个受援医院里,仅仅是拔个牙,就可以有一周的病假。
所以「都请病假了」,并不需要所有手术间护士在那一天同时生病,只要他们在那一周前后陆陆续续生病了,就可以导致整个手术间没人的状态。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1张图片 这个阳光充足的国度,确实比较适合啥也不做地晒太阳
在这个国家,生活永远是懒懒散散的。
这边大多数像银行这样的机构,上班时间是早 8 点到下午 3 点。
餐厅一般来说一周会有一天是不营业的,还有相当部分只做晚上的生意,中午是不营业的。
零售服务业算是营业时间比较长的。超市时间最长,一般在晚上 6 点到 9 点会陆续停止营业,周五、周六晚上时间会延长一个小时,周日则多数在下午 2 点之前结束营业。而多数其他的普通零售服务业周日全天是不营业的。
而在医院,下午 2 点多的时候,手术室护士就说准备下班了,这并不是完全是借口:护士上早 7 点到下午 3 点,确实快要下班了。 比起羡慕来说,我更为这种懒散对病人利益造成的损害感到触目惊心。

工作一年,仅仅只有一次,手术在 9 点之前就开台。一般情况下,9 点之前到手术室是空无一人的。我的多数手术在 10点仍是开不了台的,过了 11 点才开台也是偶有发生的——注意,这并不是接台,是首台手术!


而两台手术之间的接台基本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够我不慌不忙地吃完午饭。



工作量越大,医院越不划算


不仅如此,病假给得这么豪放,还有一个原因:医院给员工每年至少 6 周的带薪休假。
在带薪休假的发源地法国,最高也仅仅是 4 周。
而这里却是 6 周,至少 6 周。
如果没有休假,医院需要支付加班费。这对于本来经费就捉襟见肘的公立医院而言是显然的负担,所以会强制员工休假。
至于临床工作还能不能正常开展,不重要啊,不能正常开展就不用开展了。

比如核医学科仅有一名技师,他被强制休假了,那检查就直接不做了。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2张图片 所有医院员工去世,医院大厅和员工通道入口都设置悼念台

我深刻地怀疑,这种制度其实藏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故意。


这个国家是没有公共医保的,但所有国民或永久居民都可以免费在我援助的这家医院接受诊疗,医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由国家议会批准拨款,然后通过财政部划拨,基本和医院的工作量是无关的。


对于医院而言,做得越多,需要支出的就越多;做得越少,经费就可以省得更多。


同时,医院目前还是员工董事会自治式管理的。所以,这家是公立医院,却不是公益医院。它的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以及通过私立医院租借场地、入住私人病房等形式获取的收入。毫无疑问,这些病人会挤占公费医疗患者的资源,但又有谁在意呢?


但在这种机制下,作为一家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有效监管的员工董事会自治管理的机构,你觉得它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谁不愿意给自己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还继续领着并不低的薪酬?


这样的医院,活少钱不少,你有没有心动的感觉?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3张图片 甘蔗酿出的朗姆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轻松的环境,并不利于成长


普外科有一位医生要去中国学习一年,临行前跟我们吃了顿饭,席间我们谈到了手术室的问题,她说:「其实十年前我刚来这个医院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只是那批手术室的护士已经陆陆续续辞职去美国工作了,后来的护士越来越懒,就慢慢变成这样了。」
而且这时候我还了解到,她学习了之后不再返回本国,而准备跟她丈夫(普外科的主任)去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
英联邦医学体系有个好处,就是在这套相同的体系里,医护人员有机会到其他英联邦国家找工作(因为和美国体系不一样,所以去美国没那么容易,但加拿大、澳大利亚颇为热门)。级别的考核在年终,通过考核之后就可以去其他国家工作。
于是,在 2019 年一开年,我见证了外科近一半青年医生的大换血。
这其实是典型的用脚投票。
顾问(consultant)级别的医生基本都有私立诊所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那个才是主业,所以在公立医院里的工作如何,其实无所谓。 但是对于青年医生来说,这种过于轻松的环境完全不利于成长。 我在这一年里,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患者。
第一次是去年 10 月,当时患者在该院胸外科已经建立一个瘘,但肾内科医生在随访时发现内瘘已经摸不到搏动,所以请我检查一下。
超声检查之后让我觉得有两个很遗憾的地方:患者前臂头静脉其实条件是完全足够的,但是却直接一来建了上臂 AVF,这个也是他们患者没有进行评估造成的;第二是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因为头静脉走形成角牵扯所致在转弯处的狭窄,导致继发血栓形成,而这个其实是可以在手术设计中避免的。
因为手术安排的原因,这个患者一直在我的等待名单上。但是没想到两个月之后再遇到病人,发现胸外科用一模一样的手术方式在患者的右上肢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瘘,然后又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狭窄。
紧接着,短短 1 个月内,我连续遇到了其他四个患者,一模一样的瘘,一模一样的狭窄。
四个字在我脑中不断闪现:技术封印。
他们的手术技术被完全封印了,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提升的希望。
个中原因,与制度不无相关。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4张图片 作者供图
本来岛就小,不可能有很多资源做学术培训,这边普外科每周三有个晨会,每个月有两次是对上个月并发症或者死亡的患者进行讨论,有一次是文献汇报。
这种形式看起来很好,但是实际上文献汇报经常因为没有人准备而取消,我在的一年最终只讲过三次,取消了九次。
至于讨论,若不是出于表面上的尊敬,我一点都不想参加,讨论的质量相当低,还经常跑偏去讨论一些非医疗的问题:比如患者为什么结肠癌的患者拖了半年才手术,为什么患者没有及时输上血……我心里想着,为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么?
这就是学术封印。 宽松的环境,让人丧失了进取的动力,最终导致了技术封印+学术封印。
无怪青年医生跳槽。
我快结束援外的时候,普外科主任竟然也跳槽了。
欢送酒会选在海边,一声声海涛,犹如叹息。 (责任编辑:陈以寒)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5张图片

作者供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协和八(pumc08),授权丁香园转载发布
审阅: 狗爪半夏

题图来源:作者供图


关于援外医疗,你可能还想看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6张图片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7张图片

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少钱多的工作,你要不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