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

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_第1张图片
【经济观察报 王国信】高增长结束之后,曾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5月,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付强宣布离职,这距离其辟谣离职不到三个月。付强在2012年5月加盟沃尔沃,作为曾主持过一汽-大众奥迪和北京奔驰两大豪华车品牌的管理人才,他被称之为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先生”。付强在沃尔沃这几年的发展中的确功不可没。


沃尔沃在华销量从2012年的4.2万暴增至2015年的8.1万,在2013年和2014年,沃尔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一线梯队的奥迪、宝马和奔驰。2014年,中国市场首次超过美国市场,成为沃尔沃全球第一大市场。这期间,沃尔沃不仅实现了销量上的提升,在品牌和营销上也带来不少改变。但沃尔沃仍然有不少短板,这逐步成为其发展致命的硬伤。


2015年年中,正处于上升势头的沃尔沃突然间失去动力,而最终该年的成绩与2014年持平。这种颓势在今年依然没有得到扭转。2016年4月,沃尔沃在中国销量6280辆,下跌6.7%,是为数不多的几家下滑的豪华车品牌。而此时付强的离开,多少让这个品牌未来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而沃尔沃如今面临的难题,在最开始就已经注定。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对沃尔沃采取独立政策,这个政策保证了收购的顺利完成和董事会的支持,但同时使得沃尔沃未能按照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计划运行。而总部与中国区频繁的人事变动也展现了双方之间的角力,这使得吉利以中国为中心,推进沃尔沃全球复兴计划打折。

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_第2张图片

而另一方面,沃尔沃在完成股东变更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产品迭代问题和品牌更新难题。沃尔沃的形象在中国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区早已经固化在“安全”这一标签上。在中国,众多豪华车品牌已经拼命为讨好“年轻一代”,寻求新兴消费人群来保持发展动力,但沃尔沃已经缺少新鲜的元素,品牌形象过于单一,成为沃尔沃扎根中国后被广为诟病之处。


但更重要的是,在最核心的产品上,沃尔沃尚待优化布局,重振旗帜。在豪华车品牌中,沃尔沃将自己定位于与奔驰、宝马、奥迪等相近的品牌,但较之于豪华车第一梯队的三大品牌,沃尔沃在中国的产品线堪称可怜,也不敌雷克萨斯,甚至比起英菲尼迪也差了一截。在国产产品的推出节奏上,沃尔沃远不如同期的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


目前,沃尔沃在中国的国产车型共有四款,来自沃尔沃亚太和长安沃尔沃两家公司,产品分别是XC90 Classic、S60L和XC60,以及S80L(长安沃尔沃)。目前,沃尔沃的走量车型只有S60L和XC60,XC Classic,S80L的月销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S60已是五、六年前的产品,而XC60也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换代产品。

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_第3张图片
当然,产品上的不足不是付强所能改变的。应该指出的是沃尔沃在中国的市场表现掉头直下与旗舰车XC90的失败关系密切。2015年,在品牌复兴的关键一役——新旗舰车XC90在中国上市中,沃尔沃以79.8-101.78万的高价格推出了XC90。这款车的价格将直面奔驰M级、宝马X5和奥迪Q7。但沃尔沃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品牌实力,XC90以惨淡的销量收场。


业内认为,付强的离开是为XC90的失败担责。但某种程度来说,XC90的品牌高度树立也是沃尔沃不得不进行的尝试。沃尔沃计划在2020年实现中国市场20万年销量的突破,以支撑其全球复兴计划。而负债率不断高企、资金链收紧的母公司吉利也不得不尽快推动沃尔沃的盈利进程,以实现当初对合伙人的承诺。不论是现实还是未来,都需要打破品牌现有桎梏。


6月初,媒体报道称,谋求复兴的沃尔沃,近期将目光锁定到了紧凑型细分市场。为此,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正式发布了其全新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豪华紧凑型整车平台架构,希望以此填补其在紧凑级产品线平台的空白,这一做法被视为应对中国市场下滑,推动沃尔沃实现持续性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即便是如同沃尔沃这样一个成熟的豪华品牌,要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也已经不容易。以奔驰和雷克萨斯为例,这两大豪华车品牌近年在中国的突飞猛进,除了给力的产品,无论是品牌定位还是营销创新,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而对于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沃尔沃来说,无论是总部和中国的协调还是研发生产,又或者是中国的渠道建设、营销、品牌的发展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磨合,急于“复兴”的沃尔沃最终没能吃下热豆腐。(完)

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 | 复兴压力鞭打沃尔沃,中国市场“拔苗助长”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