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越是沉默的,越有力量

群山回唱‖越是沉默的,越有力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群山回唱》是本让我看完无法一言概之的书。如果说《追风筝的人》讲的是阿富汗社会里的阶级和战争,讲的是一个男人对友情和亲情的追寻和补救,《灿烂千阳》关注的是阿富汗家庭文化下的女性生存状况,那么《群山回唱》的主题则更加的复杂,家庭的散落和回聚,同性恋的尴尬生存状态,形婚妻子的无奈和放诞,囿于阶级限制却良知不安的官二代,“善于”忘本移居他国的本国人民的“健忘”……很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要传达的感情和思考,却能明白无误地接收到那些勇敢的逃离和坚韧的坚守。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行至印度,面对多宗教影响下的遗迹时问,如果不同文明早知道日后会一同衰落,乃至遗失,那么,当它们并存时,是否能更宽容?我想,这个问题同样适合问《群山回唱》中的阿富汗社会:如果早知道自己的子民会饱经因宗教信仰和文明理解不同引发的战乱和饥荒而带来苦痛和颠沛,持极端信仰并执意发动所谓神圣战争的同国人民们,是否能退一步,哪怕采取渐变的方式过渡?

中国的近代史告诉我们,改良派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我们的革命彻彻底底地结束了封建统治。阿富汗社会的改革为何失败?我想,一,它没经历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过程。改革由上而下,不是行不通,譬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但明治维新时上到天皇下到平民,都对本国的现状有很强的危机感,所以由上而下,令必行,行必果。中国的革命更不必言,吃够了“东亚病夫”的恶果,自然团结一心要站起来。而阿富汗国王的改革不可谓不够人性化,最终却匆匆流产,很难说不是没有发动相关受益群体的力量。譬如,静止童婚,但童婚的受益群体力量太过微小,如何支持他?再如,支持女性上学受教育,离开家做工作,家庭内部成员支持女性这样做吗?

所以,《群山回唱》是这样一个无力的故事:一切离散,皆由人为,而人为原因的背后是如群山般虽沉默无言却极难撼动的社会习俗。

《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写的所有故事,到最后都会变成一个有关家庭的故事。这是因为在作者的身份认同中,“家庭”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它决定了作者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在这三部作品中,家庭是非常有趣的组织:充满冲突和戏剧性。包含爱、嫉妒、憎恨、卑琐。这些情绪让人成为复杂的生物,他们因为爱而离散,因为更大的爱而不得不失去一份量小却质同的爱;他们因为爱自己而失去爱他人的能力,不忍丢弃却又找各种理由搪塞;他们有的一开始会爱自己的姐妹,但因为妒忌反而又恨,又因为良心发现而甘愿被亲情捆绑一隅……

阿富汗社会里的家庭观念与中国传统家庭不用:不是以核心家庭为中心,而是四五户人家住在一起的,他们通常都是亲戚。在这种家庭状况下,“隐私”几乎是一个新奇的概念。西方人享受独处和隐私感,但在阿富汗,人们更享受被他人环绕的感觉,这时他们才觉得舒服。

这种生活方式带来了一种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美好的,因为你觉得你属于某种比你更大的东西,你教会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概念。而知道有人了解、关心你,是一件很给人慰藉的事,让你有安全感。

这和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家族观念非常相似。比如电视剧《白鹿原》中,作为族长的白嘉轩在处理重大宗族事件时,永远不是以个人或者家庭利益为倾向,而是以宗族利益。饥荒年时,他能冷酷地拒绝贺家坳的饥民的放粮赈灾祈求;意识到种鸦片虽然挣钱但却使族人养上了赌博等恶习时,他又能带头禁止种植鸦片…

在家族里生活,人们更有安全感,对义务和责任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也同时导致那些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必有的敏感会遭到忽视或过分夸大。所以你看《追风筝的人》《群山回唱》《灿烂千阳》的主人公在幼时无一不是敏感,内向,自卑的,他们几乎没有真正的同类朋友,从不轻易将自己的委屈,不满,嫉妒和难堪示之众人或倾诉亲朋。默默忍耐,认命接受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成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推而论之,便会明了为何国王的改革看似理应得到追捧支持却以失败告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一个细胞的都不得不没了脾气更不要说血气,社会这个组织怎么可能活跃得起来?

所以,你知道,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凡事越沉默的,必将越有力量。狮子伺机而动前,不会出声惊动羚羊;沉默的压迫者觉醒后,必将颠覆出一个新天地;亲情不必说出来,跨越辈际也能寻到;仇恨之火默默酝酿数十年,在爆发的刹那注定燎原……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山回唱‖越是沉默的,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