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

近年来,小港地区河蟹养殖蓝藻池塘越来越多,大多养殖户选择直接杀藻,忽视了其带来的危害:转藻(出现其它藻类)、水草腐烂、河蟹死亡增加等。本文通过总结有关蓝藻的成因、暴发条件、案例分析、如何防控等内容,希望对大家的池塘管理有所帮助。

一、形成水华的常见蓝藻种类

1、微囊藻

微囊藻适宜繁殖水温为28-32℃,pH值8-9.5时繁殖最快,6-8月是该藻类最易繁殖和暴发的季节。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1张图片
显微镜下的微囊藻


2、颤藻

颤藻也是高温期藻类,一般在河蟹养殖后期易出现,特别是水草腐烂后以及杀微囊藻后转藻时易出现。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2张图片
颤藻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3张图片
显微镜下的颤藻

3、鱼腥藻

这种鱼腥藻在河蟹养殖早期3-4月常见,属于一种低温期蓝藻,一般淤泥深的老塘,水草长势差、栽种较少的池塘容易出现该藻类,随着水草的生长,温度的升高,这种藻类会慢慢消失,影响不大。

所以,对整个河蟹养殖周期影响较大的还是微囊藻和颤藻,尤其是微囊藻,最容易暴发。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4张图片
鱼腥藻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5张图片
显微镜下的鱼腥藻

二、使用药物杀蓝藻的结果

微囊藻出现后,90%以上的养殖户会选择用药物直接杀灭,有的养殖户甚至会操作2-3次,更有甚者连续杀8次!

1、能杀死一部分,但是不彻底,不久后反弹;

2、水色发红,出现严重缺氧情况;

3、水草浮沉,腐烂;

4、河蟹伤亡增加四、产生蓝藻的根本原因。

三、产生蓝藻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能看出,直接杀蓝藻副作用非常大,是不是出现蓝藻我们除了杀灭就别无它法呢?其实不然,纵观整个河蟹养殖周期,蓝藻仅仅是养殖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不要只想着以杀为快,我们要了解产生蓝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蓝藻的繁殖有什么特点及需要什么条件。当我们知道这些后,自然就不会对蓝藻恐惧,也不会盲目的处理了。那么,产生蓝藻的根本原因有哪些呢?

1、池塘富营养化

目前河蟹池塘养殖都是高密度、半精养化的养殖,每天投喂量大,池底污染严重,池塘非常容易富营养化,特别是盲目投喂、水草栽种较少、水草活力差、淤泥较深的池塘。

2、水体流动性差

河蟹池塘栽种水草,水体流动性差,而蓝藻恰好喜欢这种静水面,适合其繁殖。

3、高pH值

河蟹池塘水草栽种面积一般不会低于60%,水草光合作用会消耗池塘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所以pH值一般8-9.5左右,非常适合蓝藻繁殖。

四、防控措施

1、合理投喂

根据自身池塘放养密度,设置食台,每天巡塘观察吃料情况。过量投喂会污染底质、水质,使池塘富营养化。根据四定(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四看(看天气、看蟹活动情况、看水质、看季节)投喂原则,合理投喂。

2、让水“动”起来

俗话说:“流水不腐”。多增氧,能够加快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使用水车式增氧机搭配风泵增氧机,打破蓝藻喜欢静水的条件。

3、适当投放白鲢控制蓝藻

由于白鲢以藻类为食,能够消化利用部分蓝藻,河蟹池塘合理投放白鲢能够有效控制蓝藻暴发,可根据自身池塘增氧能力合理投放。

4、勤改底、调水

河蟹养殖过程中改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底的过程是清除池底垃圾的过程,是减少池塘富营养化发生的必要条件。市面上改底药物琳琅满目,建议养殖朋友们选择能够降解池底污染、无刺激、不耗氧的分解型底改产品,如“底居安”、“碧水安”。

5、养护好水草

水草在河蟹池塘中占有重要地位,定期调节水质、改善底质,为水草不同生长期合理补充营养,让其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活力,是防控蓝藻的重要条件;同时根据池塘情况合理布局水草,建议水草占整个塘面积60%-80%为宜。

本文出自利洋水产药店 小港店

如有疑问,请咨询:189 8668 3312

地址:小港新桥(鱼米之乡向东100米)


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蟹池塘蓝藻真的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