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俞大猷的故事

                          忠诚许国威震南疆

                                         --抗倭名将俞大猷的故事

                                                                                             王红娟收集整理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虽然俞大猷身上背负了那么多的符号,但俞大猷最值得人称赞的还是他在抗倭方面的贡献。俞大猷一生都在与倭寇作战,保护了沿海人民的安全,战功赫赫,带领一支俞家军纵横海陆,甚至达到了敌人一听见俞家军就被吓退的地步。

         俞大猷最早跟随王宣、蔡清等人学习《易》学,后又拜师赵本学习用《易》推演出来的兵法,之后又跟随李良钦学习剑术。这些早年的学习,为他后来抗击倭寇打下了强而有力的基础。俞大猷此人对倭寇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但是当时的明朝政府像俞大猷这么清醒的人还是很少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举举人,成为千户,奉命守御金门。当时倭寇时常作乱,频繁劫掠百姓商人,沿海百姓深受倭寇之害。俞大猷知道这种情况后,给自己的上司上书请求缴寇,哪知道却反被监司革职。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军大举攻略山西,皇帝下诏选举天下勇士,俞大猷于是自荐。此次推荐虽然没有得到抵御蒙古的机会,但是俞大猷得到了毛伯温等将军的赏识。后来毛伯温用俞大猷为汀漳守备,俞大猷多次击破海贼康老,俘斩三百余人,俞大猷官升署都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六年,谭元清在新兴、恩平一带屡次叛乱。俞大猷受上书任命,平定叛乱。俞大猷接受命令之后,并没有立刻出兵强行镇压,而是找到叛军的各部首领,好言相劝加上武力威慑,让他们知道厉害。后来又斩杀了他们当中武艺极为高强的苏青蛇,俞大猷凭借自身武力斩杀苏青蛇的举动,让众首领见识了俞大猷的厉害。于是好几个首领接受了俞大猷的招降,最后俞大猷不费一兵一卒,平定新兴、恩平的叛乱。

           嘉靖二十八,俞大猷为备倭都指挥,平定了范子仪叛乱。同年琼州五指山黎民那燕串通感恩、昌化黎民诸部共同反叛。俞大猷接受欧阳必进调令前往镇压,杀五千三百多人,招降三千七百人。随后单人匹马去与黎民约定,建立市镇,用治理汉人的方法治理黎民,海南一带得到安定。

           明朝中后期,倭寇的祸乱极为严重,特别是嘉靖朝后期,倭寇屡屡造犯,侵害人民财产,一时称为倭患。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进犯浙东一带,攻破宁波、绍兴、松阳等地,势如破竹。倭寇进犯的消息传到朝廷,世宗下令俞大猷前往绞杀。俞大猷率军前往,先是逐个击破倭寇,随后又在海上击破倭寇,焚烧倭船五十多条。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侵犯福建的倭寇又猖獗起来,福清、福安、宁德相继失守。这一年冬天,晋江的永宁卫城也告失陷,自“福宁(霞浦)至漳泉,千里尽贼窟”。

           永宁这座卫城,建于明初,城墙高达6米多,内有水关淘,外挖护城壕,城中10万户人家,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城池。没想到卫城指挥王国瑞贪色渎职,当倭寇进犯永宁时,王国瑞竟然在花街柳巷饮酒作乐,醉舞歌伎。。倭寇乘虚入城,到处烧杀奸淫,城中尸横遍地,惨不忍睹。这时抗倭名将俞大猷任福建总兵,正在兴化(莆田)一带抗击倭寇,准备收复失地,没想到坚固的永宁卫城也失守了。这永宁卫城是闽海门户,一旦落入敌手,它所辖下的金门、福泉等五个御所以及深沪、祥芝、围头三个巡检司,都有相继陷落的危险。俞大猷决定趁倭寇立足未稳之际,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他一面传令将王国瑞拿力,一面命令闽海水师由海路截击,堵绝倭寇败逃之路,自己则统率一支精悍军队,日夜兼程,奔赴永宁。

            他这次挥军南下,正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同倭寇进行战斗。当军队迅速南进抵达距永宁城数里外的杆头寨时,已近黄昏,俞大猷命令士兵暂时休息。这时,探子来报,城中的这股倭寇性情骄横、残暴,白天烧杀掠夺,模行无忌,但是一到夜晚就龟缩在巢穴里不敢出来,他们的驻地养了两只十分凶悍的狼狗在门外看守。俞大猷掌握了这些情报,立刻想好了歼敌的计谋。他命令管制兵械的军需官,立即打制两根4尺多长的铁钩。这铁钩一端有圆圈可握,另一端有三个翘向各方的极为尖锐的小钩。又叫伙夫加工煮制了一大箩筐香喷喷的牛肉。一切准备停当,俞大猷亲自选派50名剽悍、机灵的士兵,带上随身武器和铁钩、熟牛肉,有几个人身上还揣着松香、硫磺等引火物品,趁着朦胧的夜色,潜入永宁城中。俞大猷则统率着大军埋伏在城外。

           再说这50名剽悍的士兵,由两名小校带领着,分成两路,由西门小心摸进,直逼倭寇首领盘踞的城隍庙。这时已近二更时分,为首的两名小校,各执一根铁钩,又带了几斤熟牛肉,蹑手蹑脚地摸近城隍庙。一到庙帝旁,两人把两地牛肉扔在庙门外,狼狗嗅觉灵敏,一下子便闻到牛肉的香味,争相跑了过来。但这两狼狗非常机灵,左闻右闻,闻了好一会儿,大概断定牛肉中确实没有毒药,才一口咬下。两小校一看狼狗上钩了,就一边往后退,一边继续往地下扔牛肉。两只狼狗追着牛肉,一步一步被引离城隍庙,一直把狼狗引到荒坡蒿草丛边,两名小校躲进蒿草丛中,把挂着熟牛肉的长铁钩从草丛中伸出,狼狗吃得嘴馋,已无戒心,一下子便把牛肉咬住。一个小校把手中的铁钩使劲一拉,小铁钩就紧紧地把狗的嘴巴钩住,狼狗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埋伏在一边的士兵一跃而上,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狼狗的咽喉。另一个小校也用同样办法同时解决了另一只狼狗。两只狼狗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了。小校轻轻地击了几掌,埋伏在周围的其他士兵,一个个靠拢过来,一起摸向城隍庙。

              这城隍庙墙高门固,难以进入。大家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一个士兵突然发现东墙边焚化冥纸的“金亭”的灰土裂开一道宽宽的缝隙。这士兵灵机一动,用手中的匕首把裂缝两边的灰土慢慢刮去,里边是用砖头砌成的。其他士兵也过来合力刮灰,然后把砖头一块一块地抽出,不多久,一个数尺大的洞口出现了,一个士兵首先跳进去,摸到庙门边,从怀里取出一小瓶花生油,往门轴上、门闩上滴了几滴,然后轻轻地把门打开,门外等候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轻轻进入庙里。庙中一片漆黑,倭寇鼾声如雷。俞家军的士兵们像天禄一样降临到他们的身旁,轻快而又熟练地把倭寇脱放在床头,椅子上和挂在墙上的衣服换上,然后把自己脱下的军服放在原先放置倭寇衣服的地方。一切准备停当,大喊一声“杀”,喊声如雷贯耳。倭寇从梦中惊醒,仓皇应战。有的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锋利的匕首已经插入胸膛;有的被砍伤,没有立刻毙命的,像猪一个嚎叫着;几个睡在屋角的倭寇,惊醒之后,负隅顽抗,但哪里是俞军勇士们的对手,一个个都成了刀下之鬼。那些睡在东、西、厢房的倭寇,被喊杀声惊醒,慌乱之间穿上明朝的军服,妄想逃跑。仓皇之间来不及辨认,看到穿倭寇军服的俞军士兵,以为是“自己人”;而见到穿明朝军服的倭寇,以为就是“敌人”。于是,俞军杀倭寇,倭寇也杀倭寇。这里,大殿中、天井下、厢房里,污血飞溅,贱尸遍地。倭寇的首领及手下六七十人全部被歼,无一漏网。

            收拾了城隍庙里的倭寇,俞家军的士兵们,一面继续搜索城隍庙附近民屋中的倭寇,一面在西边城楼上堆起松香、硫磺和杂草干柴,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埋伏在城外的俞家军看见火光,知道城里已经得手,立即奔杀进城。那些散居在民屋里的倭寇,慌忙逃往海边,抢了三条渔船,妄图逃到外海,继续作恶。当俞大猷带领着军队追到海边时,这些倭寇已经上了船,驶离海边半里之遥。相传,当时俞大猷振臂一呼,吼声顿时化作狂风,把附近鳌山上的一块巨石卷起,巨石飞坠到海中,不偏不倚,把倭寇乘坐的一条木船砸得粉碎,一船的倭寇葬身海底。这里,埋伏在附近的闽海水师的兵船也赶到了,截住去路,把准备逃跑的另外两条船上的倭寇全部歼灭。

              这次袭击出奇制胜,全歼敌人,全军上下欢声雷动。凯歌声中,那块巨石又乘风飞回,轻轻地落大临海的山坡上。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俞大猷在告别永宁的父老时,挥笔在这块巨石上写下“镇海石”三个字。至今,“镇海石”依然屹立在永宁海边,如同一位忠勇的武士永远镇守着祖国海疆。俞大猷和他的俞家军也就如同威震海疆的巨石,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两年后,倭寇占据宁波普陀,俞大猷再次率军前往绞杀,因为倭寇的突袭,俞大猷等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武举人火斌等三百人被杀,俞大猷获罪,后来吴淞杀败倭寇后,才得以功过相抵。

           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

            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俞大猷连续上疏三次,请求告老还乡。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77岁。俞大猷去世之后,朝廷追赠他为左都督,谥武襄。

你可能感兴趣的:(-抗倭名将俞大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