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

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_第1张图片

中国基金报微信:chinafundnews


【导读】央妈喊你在过年的时候顺便为中国楼市降降库存。有志青年,你抓紧吧!


中国基金报 Taylor整理


央行在春节前放了一个“去库存”的大招。


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目前,仅有四个一线城市,即北上广深,及旅游城市三亚仍执行限购措施。


也就是说,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以降低至20%!比原来的30%下降了整整10%。这意味着,人们购买首套房的杠杆从原来的1:3.3升至1:5。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非限购地区,买房是爱国,是为国分忧,是为中国经济去库存的正义行动。有志青年,你抓紧吧!(这只是个段子


央行为什么要出这个房贷新政?


急了,请您在过年的时候顺便为中国楼市降降库存。


库存的情况有多危急?请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增速比1月份至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4595亿元,增长0.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库存方面,待售面积高达71853万平方米,较2014年末增加近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2015年比2014年房地产库存有增无减。


还记得任志强前不久说过“炸掉库存”的话么?当时他这么说的


当前库存量已经接近7亿平方米,该库存指的是竣工而没有销售的房子。这里面包括住宅4亿多平方米,写字楼和公建2亿多平方米,同时还包括了未销售的竣工车库配套等面积。


“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现在比2008年还差,是因为有大量库存。


这番言论,自然是招来了口诛笔伐,随后任志强发文解释了原因


政府也许会出台各种有助于消化库存的政策。但并非所有的库存都能靠政策被市场消化。当房子盖在了不合适的地方,(包括住宅、写字楼与商业)也许只能炸掉,推倒重来。


为什么会形成库存?他们以为是个房子就会有人去住。那么为什么还有大量政府手中的保障性住房,(包括低价和租赁性的房子)至今还空着无人居住?如果交通和生活的成本大于了在其它地方居住的成本,你会去住吗?如果你到那办公或购物的成本远大于在其它地方生活的成本,你会去那里吗?大多数人会选择“不会”。这才是变成库存的原因。


香港中银大厦边上,是李嘉诚先生建的写字楼。但原来这里是个很新的高级酒店,也经营的很好,但李先生把酒店炸掉,重建了写字楼。并且收到了比酒店高许多倍的经济效益。炸掉后的重建与调整经济结构是同样的道理。


央行房贷新政的重点在于针对中国的三四线城市


问题来了,一方面是北上广房价普涨,深圳领涨。2015年,上海、北京、广州涨幅分别为18.2%、10.4%、9.2%,深圳以47.5%的同比涨幅排在首位。另一方面却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基金君就住在深圳,给你看看这里的房价多可怕:元旦后3周深圳新房成交均价高达4.8万/㎡,较去年12月份已上涨13%,除龙岗外全市各区成交均价都大幅超过4万/㎡。)


库存分布研究显示,三四线住宅是最难消化区域,其中四线相当大比例是建成售不出去的楼盘。


一方面是北上广深动辄几万/㎡的房价,一方面是三四线人口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偏低导致购买力不足,需求减少。


有个北京的网友这么说道:“我从小在西北五环外一个风光如画的大院里生活,现在自己出来住在西四环边。最近我把我家附近都走了走,环境真是脏乱差。这里的妹子长得都和国贸三里屯的不一样,仿佛是另外一个种群。我家附近没有什么夜生活的场所,夜店没有,最近的星巴克距离1.6公里。就在门口有一个土鳖夜总会,妹子们穿着69元的化纤小短裙在夜色里婆娑。就这破地方房价已经六万多了。


骚年,房贷新政来了,你会回去家乡买房吗?


有一年春节,知乎网一个问题引发巨大反响——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愿意到北上广深为首的一些大城市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老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是不是这个社会体制的原因使大家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才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其中最火的一个长回复,获得“点赞”14000多个,这在“知乎”是非常罕见的。此回复的作者王远成曾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过几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而回到故乡乌鲁木齐,他历数了在上海打拼的艰辛以及苦中之乐:比如见识增长,视野拓宽,而回到家乡进入工作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普遍的谋求安稳的心态让他无法接受,他发现自己已经难以融入几乎生活了二十年的故乡。


南都周刊曾经写过一篇《北上广,逃离还是逃回?》,节选几段给大家看看。


春节假期结束时,那些密集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航班或列车,似乎分外心事重重,它们所承载的复杂思绪远甚于平常。难以计数的年轻人——哪怕仅仅统计在北上广深谋生的白领,数目可能已超过以色列或葡萄牙的总人口——结束了中小城市的短暂居停,结束了对家乡文化的温习,又要回到“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超级都市。


因为感慨良多,这段旅程总是显得比实际情况更为漫长,他们刚刚经历了两种生活模式的比对,有的人怀着对老家各种流俗、老套生活观念及人际关系的厌弃,越发觉得一线城市的好,有的人迷恋于故乡熟悉的味道、浓郁的亲情和安逸的节奏,再次怀疑自己在一线城市艰辛谋生的意义,还有的人,则是两种感受兼而有之。


春节过后,网络上关于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与激辩,异乎寻常地喧嚣起来。打开微信朋友圈,许多人在转发各类与此相关的文章,随便逮住一个年轻白领追问几句,他会讲述好几个关于同事或朋友的故事,有的已经离开一线城市,有的还在犹豫,有的无法适应家乡生活重回一线……


“回不去”的故乡


家境不错的王远成回到乌鲁木齐,很快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职位——事业单位的准正式员工。这是与上海那家IT公司完全不同的世界,有背景的人无须奋斗,他们躺进“编制”这把摇椅中,聊天、上网、打游戏,做着极轻闲的差事,而临岗合同工却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没完没了的工作。“你努力上进根本没用,因为谁该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领导说了算,人脉和后台就是一切。”母亲很认真地找王远成谈心,要他学会溜须拍马,不能太死板。


出外几年,居然成了故乡中的异乡人,这绝非王远成一人的感触。在“知乎”那个问题的近千条回复中,随处可以看到对中小城市“关系重于能力”的抱怨。让王远成无法适应的还不止这些,他感慨于各种服务行业是如此缺乏服务意识,连公共汽车都不遵守运营时间表。


在上海的经历也让他具备了一种发现的能力——居然,周围的亲朋有着如此接近的价值观和乐趣,他们的谈资不外乎比较谁家条件好谁家孩子收入高谁家闹了矛盾……


“我更知道我有一天会回上海的,哪怕会变成房奴按揭。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房,因为我有理想。”由于牵挂母亲的病情,这样的念头还只能暂时存于王远成的内心


这些游子的切身体验表明,中国的超级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文化上的、软实力上的差异,它远非“有没有、有几家麦当劳”、“有没有、有几座万达广场”这么简单,它也不是就业可能性多与少的硬指标对比,在超级城市里,虽然也有官本位,也有熟人社会,也有分配不公,但它的参差多态,为个性和契约精神腾出了足够的空间,这恰恰是那些大兴土木的二三线城市所不具备的。


小城市如此不适,要不要回到大城市?对于那些“逃离”者而言,产生距离感的北上广深,与小城市积弊对比下的北上广深,似乎成了更美好的北上广深。


“尽管北京并非不存在不公,但在这里,你随时可以感觉到健康、向上的市场力量——按价论市,给有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让勤奋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房子、空气、户口也许让你的生活异常艰辛,但作为一个平民子弟,你无法忽视,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你的前景将更加公平和光明。”


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大城市、小城市之间的比较与取舍,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群往返的潮汐,凸显的是一代城市谋生者安全感的缺乏、“无根”的困惑。他们对于城市的未尽人意乃至糟糕之处,用脚投出了选票。无论超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的种种弊端,都呼唤着更高明的现代城市管理艺术。


好像搞得有点跑题了,一首南拳妈妈的《牡丹江》献给你们。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标。

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_第2张图片

聚焦新三板的机构策略、产品创新、标的公司等,助您开山劈海,在这场风险与机遇交织的盛宴中大快朵颐。长摁下面二维码可立刻关注!

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_第3张图片


关注英华理财,帮你赚钱!长摁下面二维码可立刻关注!

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上广深永远涨,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写在房贷新政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