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

   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Claude-Achille-Debussy)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闻名于世的法国重要作曲家,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时,深受法国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的影响,音乐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光色变幻无穷,似梦不可捉摸。用暗示的手法通过联想和启发去提示人的心境,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领会。

       下面我们就从《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这部作品的三个表演区域来分析下两者的联系

       第一个区域影像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_第1张图片
影像

 说起影像就要从中国画的审美趋势说起。

       印象派的审美趋势和中国传统画之间有某种相呼应的因素,中国绘画的主导方向为写意体系,中国写意艺术体系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格,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讲究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而印象派画家则不拘泥于写实,提倡在笔触的自由、潇洒中表达情绪和神韵,在相当的写意性,这与中国人欣赏趣味相通。印象派的写生强调写印象、感觉,也与中国画理论不谋而合。在创作技法上印象派找到了绘画语言中色彩的纯粹表现力,就像中国画中笔墨的单纯表现力一样,所以,正是印象派在创作技法上不拘一格的笔触以及在创作理念上重视“ 感觉”、“需要”等等关乎情绪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与表达方式。

      第二个区域昆曲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_第2张图片
昆曲演绎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巧妙结合。

      德彪西的音乐是由外向内,以大自然中的客观事物来描绘内心世界,这一点与中国的审美意识是相通的,中国的诗词歌赋、音乐绘画都讲究以外在的东西去体现内心世界,达到情境合一,乐情交融的世界。

       德彪西的作品大多是描写风、花、雪、月,使人们沉醉在大自然的幻梦与朦胧的意境之中。他注重事物的抽象化,给人的感觉就是物中花,水中月,不直接描述什么,一切都在若有若无中感受,充满了扑朔迷离的朦胧感。这也恰恰和女主人杜丽娘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谋而合。代表作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方式的便是本作品所弹奏的《月光》。

       第三个区域钢琴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_第3张图片
钢琴

        有人曾称赞钢琴为乐器之王,原因是它演奏起来气势恢宏,可代替交响乐队而独当一面。德彪西则以一曲《月光》告诉世人,钢琴除了恢弘的一面,还有委婉细腻、柔情似水的一面。德彪西的《月光》以对“月光”的“印象”和“人心”的“思绪”之间的“比拟”为主题,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而女主人杜丽娘正在发生的事件也是波澜起伏,让人思绪万千,两者在渲染的主题上不谋而合。

        德彪西代表了西方的开放文化,而杜丽娘则是一个强烈想要挣脱束缚的大家闺秀,两者的结合正好满足女主人公的美好向往。

        欢迎和我一起聊艺术,谈民生现代艺术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