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1张图片

编者按

巴斯德曾经说:“一瓶葡萄酒蕴含着比所有书本更多的哲学。”起源于某一片土地,终于手中的玻璃杯,红酒这种具有“动物性”的饮品,承载着觥筹交错,更渲染了人生的底色。那么,人生的底色,是酸?是涩?是甜?是苦?还是辣?

文 /汪洋本刊资深编辑

采访 / 刘婕本刊资深编辑

几十年前,只要喝过“葡萄酒”的人,谁没喝过糖水呢。干红兑雪碧,几年前还很流行。我们只是经历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间断期而已。然而,时过境迁,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葡萄酒消费国,60%的进口红酒来自欧盟,其余从智利、澳大利亚的进口红酒来自欧盟、南非等主要产酒国进口。与此相伴的却是国内葡萄酒企业深陷库存困境,国产红酒代理商纷纷转行,将主业从国产葡萄酒转移到啤酒、洋酒或白酒上。


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总经理法毕安·博瓦(Fabien Bova)接受本刊采访称,波尔多葡萄酒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60%以上,同时,中国已成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第一目的地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2张图片


芸芸众生扑面而来 多样性

一个让人感觉费解的事是,葡萄酒酸、苦、涩等等滋味其实并不是让人愉快的。为什么它能风靡世界,国人也开始追捧它了呢?


作为洋酒的一种,对一些人而言,它带有强势文化的暗示,是附庸风雅的标签。除此之外,葡萄酒本身的极度复杂性,也使得它魅力大增。用法毕安·博瓦的话说就是多样性。


全球各地用来酿制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有几十种,有的适合酿造白葡萄酒,有的适合酿成红酒。不同的葡萄喜欢不同的土壤和气候。葡萄树的年龄、制桶橡木的品种和新旧、葡萄之间混合酿制比例、酿制工艺的差异、窖藏时间、不同的年份,这些是葡萄酒风味的组成因素。这产生近乎大数据式的无穷结果,每款葡萄酒都个性十足,使得品饮者如同进入了一个王国,“芸芸众生”扑面而来。


另一方面,一款葡萄酒本身也带有复杂的味道。时常见到专家们拿起酒杯,皱着眉头,凝想片刻,开始说:梅子、胡椒、皮革、松木、黑醋栗、杏仁、焦糖、奶酪、稀奶油、烟熏、蓝莓、丁香、肉桂、肉豆蔻、薰衣草、雪茄盒、野兽、猫咪、拖鞋、泥土……


真令人咋舌,不过人有“联觉”的本能,在人的感官世界里,如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往往相通,当然,品尝葡萄酒时,听觉是无法列入的。同时,如何更精微地释读葡萄酒也对一些人构成挑战,“打怪升级”的心理驱动也使得他们乐此不疲。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3张图片


人生的底色 苦

尽管葡萄酒有若干滋味,但其基本的味道仍然是酸、涩、辣。咸也是基本味道,但不太容易被感受到。甜味在干红、干白中也存在,那就更微弱了。


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单宁(Tannin)是一种酸性物质,而红葡萄酒是带皮发酵的。同时,在橡木桶陈酿的过程中,酒液还会从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单宁类物质。在品酒过程中,单宁分子和唾液蛋白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使口腔表层产生一种收敛性的触感,人们通常形容为“涩”。


单宁为葡萄酒建立了“骨架”,使酒体结构稳定、坚实丰满;有效地聚合稳定色素物质,为葡萄酒赋予完美和富有活力的颜色;又和酒液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增加葡萄酒的复杂性。单宁不足的葡萄酒则会发育不良,通常表现为质地轻薄、柔弱无力、索然无味。单宁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对于红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葡萄酒,尤其是红酒令人不愉快的复杂体验,更像是人生真相的一种暗示。人生的真相是“苦”的。悲剧比喜剧更容易让人沉溺,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人们会从中找到自己身上的不幸。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4张图片


有趣的是,我们的国民饮品茶叶同样是另一种“苦涩味道”的折叠。在红酒席卷中华大地之前的几百年间,它曾经严重地侵入了中东和西方世界。一船一船的茶叶从东部沿海的港口出发,然后一船一船的白银流入了清朝的国库。“波士顿倾茶事件”甚至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而在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回忆中,他的祖父喝茶是数叶子的。


对“苦”的感知而言,西方人喜欢风味醇厚的红茶。在金碧辉煌、装饰繁复的伊斯兰国家的茶馆里,男人们慵懒地吸着水烟,喝着红茶聊天。在欧洲国家,饮用红茶的场景同样充满着色彩和让人放松的气氛。相反,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更喜欢绿茶那种尖锐和清空的感觉。中国古人说“禅茶一味”。每当有人问赵州和尚复杂的人生问题,和尚总是回答“吃茶去”。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个不恰打的比方,面对苦的态度,西方人寻求替代和救赎,做加法,把苦和乐混合,从中找到安慰。而东方人喜欢做减法,更多地直面“苦“本身,从中寻求某种超脱


红酒就像梵高、莫奈等人笔下的油画,色彩和光影叠加,让人沉醉;而绿茶则如一幅幅宋代山水,仅有黑白两色,通过浓淡干湿产生的层次感,构建出一个个空灵的世界。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5张图片


酒桌文化的嫁接 任性

毕安·博瓦对本刊说,波尔多红酒在中国的销量近十年间增长了100倍,同时他也承认中国人使用红酒的方式主要是送礼和宴请,自买自饮仍不是主要行为。中国政府反三公消费对波尔多红酒在中国的销量造成了影响,不过就长期而言,他希望改变的是中国人对红酒的使用方式。


中国人在巴黎机场免税店扫红酒让法国人开心,而一个朋友在参加一个考察团游历法国时发现,中国人在酒桌上,一口一杯的豪迈让周围的法国人表情古怪。两种酒桌文化的嫁接就是这么任性。


其实中国人过去的酒桌文化,不是如今这个样子的,约上三两好友小酌才是常态。近五十年来,国人丧失了许多审美的能力,从小无视感性能力的培养,由一个感性素质高、审美能力出色的民族,逐渐沦为在生活中靠强刺激才能找到欣快的人群。而酒桌文化更像是一场“斗争会”,热闹中潜伏着人与人之间的张力


当我们接受葡萄酒的同时,是不是要接受适合它的饮酒方式呢?这也是向某种“文明”交际方式的回归。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6张图片

葡萄酒随着第一次农业革命,走进了人类文明,据1965年苏联对格鲁吉亚出土的10粒葡萄籽考古研究发现:这是距今7000—8000年前人工栽培的vitis vinifera sativa D.C品种葡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品种。那个时代,外高加索地区,外高加索地区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已经出现了葡萄酒。随着文明的交流,它进入了古埃及、古波斯、古希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品。


有证据显示古代埃及人至少在5000年前,就开始在尼罗河沿岸种植葡萄,到距今3000年左右,葡萄园已经遍及了埃及的许多地方。古埃及的壁画中记录了葡萄酒酿造的全过程。古希腊时期,葡萄酒则作为一种主要的出口品,与周边文明交易他们所需要的物资。


而最新考古资料显示,2500年前,说东波斯语的古代民族已经在新疆种植葡萄,尼雅遗址(古精绝国)出土的简牍佉卢文书中有许多与种植葡萄有关,诸如:《达摩娑与司书罗没索磋买卖葡萄园契》《菩地啰及善达耶卖葡萄园文书》《耶吠村人达摩阇与司书罗没索磋买卖葡萄园之协议》《鸠伐耶、莫伽多、支莫啰及莱迷没四人平分祖父和父亲田园、葡萄园等遗产文书》等。


西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从西域进入中原,不过,饮用者局限在贵族阶层。在唐代,葡萄酒酿制在民间已很普及,唐诗中葡萄酒的身影出现的频率并不低,最著名的要数王昌龄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7张图片


唐以后葡萄酒似乎又变成小众饮品,甚至是药饮了。元代,因为其国土名义上横跨欧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热闹了一阵。到了明代它进了《本草纲目》,李时珍说它“暖腰肾、驻颜色、耐寒”。驻颜色,是说葡萄酒能抗衰老,因为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没食子酸、儿茶酚、槲皮酮、花青素、2,3-和2,5-二羟基苯甲酸等,都能与活性氧基团起还原作用而将其除去。当然,古人不知道这些,但几千年来,走过这个世界的人群样本足够庞大,通过经验,人们足以发现它抗衰的功能。这其实就是“大数据”的方式。


《红楼梦》中说到“西洋葡萄酒”,它是舶来品,不在大众的餐桌上。


其实,葡萄和葡萄酒进入中原地区的时间,并不晚于法国。法国在成为古罗马的一部分时,法国人才开始学会酿制葡萄酒。之所以葡萄酒没有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酒类饮品,无非我们的土地更适合种麦,种稻,尤其是后者。五谷养活了这块土地上的亿万生民,并赐予我们粮食酒。而葡萄酒在中国“盛行”的时期,都是这个王朝与外部世界接触频繁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人再一次,面对葡萄酒,不足为奇。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8张图片

适度饮酒,是对自己、对友朋的尊重,也是对先民的敬重。过量饮酒,不但伤身,而且会侵蚀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强大的商代覆灭了,取代它的周人在各类传世文献,比如《尚书》中反复强调商王朝是喝大酒亡国的,并说帝辛(纣王)带头“作长夜之饮”,我们熟悉的“酒池肉林”一词也与他相关。出土的大盂鼎铭文更是指出“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也就是殷商从诸侯以下地方官吏和中央百官,个个喝大酒,所以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不 要 贪 杯

(本文全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3月刊,转载请联系后台)

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文中欧 | 红酒,人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