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

2017年9月17日下午5点,“末代司考”正式结束。随着卷面上最后一个句号画成圈,很多人心里的司考倒计时又重新开始计算。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1张图片

11月21日,2017司考成绩公布,落榜考生以为,今生的律师梦就止步于此。

劳动节假期第一天,司法部发布了法考改革的正式文件,对考生影响最大的有两点:2018年前入学的非法本考生依然有考试资格、2018年开始法考改为一年两考。

从“末代司考”消息被证实,到年初法考改革意见稿给出过渡期办法,时间不过一年,一个个律师梦在这段时间里被扑灭又重燃。

我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是非得到不可的

辰阳, 201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

法考实施办法意见稿刷屏那天,我还在外地旅游。“末代司考”出分以后,所有有关司考成绩的消息我都没有回。没有哭,以为自己要哭一会儿结果眼睛干得要死,就整天唉声叹气。

我还很郑重地在微博小号里跟司考道别了,在朋友圈里消失了一个多月。

本来还在担心过年不知道怎么跟亲戚朋友说我没机会了,结果那天突然很多人来告诉我我还可以考!

你知道那是什么体验吗,就是前一天表白失败,过段时间男神来跟你说“我们在一起吧”的感觉!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2张图片

一年考两次也没关系,机考也没关系,只要让我有机会考,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身边没有考司考的人,我也没有报什么班加什么打卡小组,好像在我熟悉的世界里,司考是一件很小众很独特的事,他们都觉得我在追求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对于我来说,那就是唯一,除此以外,我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是非得到不可的。

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

李蒙然,大三,中国政法大学

听到一年两考时,我真的很绝望,刷手机刷了一个多小时确认这是怎么回事。说实话,当时的心情很失落。本来就已经是“天下第一考”了,考点背完一本忘一本,现在还要拉长战线。以前还可以靠卷一拉一下分,现在不行了,主客观题分开考核,打分一定会比以前还要严格,以前那样的考法我都没过,一年两考不就更难考过吗?

早知道一年两考,去年的考试我一定会好好准备。

不,我去年就已经拼尽全力了,除了上课和休息我都在图书馆里度过,没有社团活动,没有像同学一样一有假期就去旅游,可我还是没过。同学里有复习一两个月就过了的,有卷四分奇高过了的,大家都跟我说今年放水放水,还说司考考的就是态度。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3张图片

但是司考好不好过这件事吧,对于个人而言,就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

一年两考这个政策出来的时候,我真的认真想过要不要改行。主客观题分开考,还要用机考,先不说难度肯定会加大,还把整个战线延长了,现在还不确定战线是延长一个月还是多久,如果是两三个月的话,会严重影响到我考研和毕业论文的准备。

怎么说呢,对于别人来讲,司考好像是一条新的出路,但对于我这种既要考研又要毕业的人来说,司考就像是一个独立的选项,选了这个,就不能要别的。

佛系备考,我在家里蹲了两个月

陈明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

成绩刚出来的时候,423分,我大哭了一场。

那是我二战司考,第一次差几分就360了,当时就已经听到了一些关于“末代司考”的传言,觉得很可怕,抱着最后一次考的心情去考的,很可惜没有过。

后来毕业了我直接在家蹲了两个多月,全心备战。

也没有多努力,我觉得我的备战模式特别佛系。每天睡到中午起来,家人给做好了午饭,午饭过后才开始看书,中间还会穿插刷刷微博看干货什么的。晚上是效率最高的,可以在房间里不间断看书到一两点。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4张图片

家人只知道我要考的是“天下第一考”,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被这个标签唬到,只是很尊重我在家蹭吃蹭喝不干别的的生活作息,也没又给我太大压力。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哭着给我妈打电话,她就像是听到我平时的考试拿了好成绩一样,开心,但也没有多激动。

现在我在一家律所实习,虽然天天加班,但是真的很开心,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也曾经为了这件事全心全意地努力过。

为了所谓的梦想,谁不苦呢

刘欣然,中国政法大学,英语专业

我对于法考一年两考这个新的考法没什么意见,觉得挺好的。因为我自己复习的时候会把主客观题分开复习,我觉得一年两考反而给了我更多时间准备主观题,是好事啊。

我不是什么大神学霸,绩点也没有多高,很多同学去年都过了司考,我才考了340分。

为了司考我挺拼的。我一个重庆人,因为害怕肠胃不好影响学习,从开始备战司考到现在,已经一年半没有吃过火锅串串烧烤麻辣香锅麻辣烫烤鱼酸菜鱼干锅牛蛙等等美食,平时看书之余的娱乐就是上知乎看看各种司考大神励志帖,刷微博看看刑法老师讲的段子,综艺电视剧什么的一部都没看。

在你看来这种生活跟高考很像,枯燥乏味,但我很少跟别人说我多努力,也不会在朋友圈打卡励志什么的,毕竟我脸皮薄得很。刚开始我还会带着真题集和教材到处走,坐车的时候就拿出来看,偶尔还会有陌生人问我是不是在准备司考。后来我都不带了,直接拿着APP刷题,在别人眼里我就是在玩手机,不是个什么学霸好学生。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5张图片

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

你的未来拿不出手,谁会听你惨淡的过去。

在做出什么成绩之前,我不会轻易让别人知道我有多苦,也不想跟别人去抱怨什么天下第一考,一年两考有多难。为了所谓的梦想,谁不苦呢。

一把年纪,我还在努力

林岭,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

我今年33岁,法学专业毕业刚好十年,去年才刚过司考。

第一次考司考是大四那年,很多人都说我是司考十年的考生了,但其实严格来讲我不是,中间有好几年没考,十年来一共只考了四次。

毕业以后我做了法律相关的公务员,但是因为没有过司考,工作上的晋升表现很一般。公家单位你懂的,虽然很安逸,在小城市里也算过得去,但是人际关系很复杂,我没过司考,就像是做错了什么似的在所有的考核里都被人拿来说事儿,领导也以这个为理由不怎么重用我。

有一次我真的受不了了,在领导的办公室里跟他吵了一架。回到家挺后悔的,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老婆孩子,没能给他们多优渥的生活,好像还在给他们添麻烦。我在家认真想了两天,跟老婆说我还是想考司考,我没想到她特别支持我。

网上说要过司考至少要有800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我算了一下,每天学4小时的会,要学200天,这战线对于我来说太久了,老婆主动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事,让我每天回家吃完饭,从7点开始学到1点,这样就大概学习半年左右,刚好迎接“末代司考”。

司考过了的那天我马上辞职了。那一刻我才知道,对于我这种一把年纪的人来说,梦想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东西,它意味着我要缺席孩子成长的很多重要时刻,意味着我要把爱人的青春时光一起搭进去,意味着我要在所谓职场半坡上脱离早已经熟悉的体制内。

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_第6张图片

去拿律师证的那天,在场的既有大学刚毕业的小孩,也有头发白了一半的长辈,我在他们当中,被称作年轻人。那一刻我觉得很骄傲,不是因为我的努力程度超过了多少人,而是一把年纪了我还在努力。

现在我正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律所做实习律师,是朋友搭朋友给我介绍的。一把年纪要向年轻人请教各种事情,挺尴尬的,老婆也会担心我会不会离开了体制内会继续受欺负。我跟她说,没事的,这一次我拥有了选择权。

在缝隙里创造奇迹

司法考试制度的不完善,早已被人诟病多年。

应试的考核方式一方面部分接受了四年法学教育的人与法律行业失之交臂,一方面又给很多非法学学生考前突击通过考试的创造奇迹的机会。

2015年有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在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等多所高校兼任教授的公安局局长,终于在这一年通过了司考,结束了他的十年司考之路。

除了励志,这个故事更像是隐藏着一点对司考制度的讽刺。

在论坛和微博的激励帖子下,很多人说,司考考的是你的态度。

这句话不是单纯的鸡汤,有他的“事实”基础。很多法学生都知道,隐藏在每年模糊的通过率和诡异的卷四分数背后,是不那么严谨的评分机制。当前三卷集体分数过低,评卷人会在卷四“放水”,为的是保证较稳定且平均的司考通过率,尽管这些数据官方从来没有正式公开过。

前两年卷四大放水,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朋友圈晒司考成绩,他的卷四成绩没有高得离谱,但他也没有抱怨“放水”的不公平。他只感激自己的备考“态度”得到了兑现,没有余力去抱怨。

早在司考制度十周年之际,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就已经提议过,“只有把司法考试设计成两次甚至多次考试,让考生通过多次关卡,才能让司考真正成为能力型、素质型考试”。

而今年的司考改革表现出了司法部的决心,但就像每一次改革一样,司考改法考的意见稿刚出,就引起了众多考生的不满。

不过这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一边怨声载道,一边把扔出来的教材捡回来,发朋友圈组队备考。

尽管一年两考可能意味着难度加大,接下来的法律从业门槛只会越来越高,但对于非法本考生而言,意见稿中给出的几年缓冲期就像是一段违背规律的缝隙,在现实和梦想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失不再来。

司考圈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这里边的人,在追求着一些常人看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梦想,有的人把它当成梦想的入口,有的人把它当成一个获得尊重的结果。他们为了一场考试兢兢业业数年,不生产其他价值,或者坚持到年过半百,头发发白。

你说这不值得吗?但我们的人生中,又有多少时间不是在做徒劳无功的事情呢?在这条路上,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他们都有说得通的道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法考改革:在大门关闭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