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时常产生一种无力和压迫感,尤其是在面对大量文档,然后脑海中自动反射而构想出的各种知识路径。比如,在你想要学习Swift语言时,大脑中的反射弧依次默认延展出Swift官方文档、Xcode操作、文法学习及实战开发、Objective-C辅助、应用交互开发标准等等,就像是一个轰炸机一般,突突突地不停朝你发射过来。把这种感觉称之为“信息焦虑症”其实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吸收和整理信息之时,面对庞杂而又无组织纪律的各种信息,多数人都会感到手足无措。科技的发展看似是在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然而信息爆炸的结果,却导致我们更难以接收到操作性强的信息并加速信息壁垒。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信息管理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同时也是为自己做一个梳理(更好地做信息的奴隶)。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在我看来,经过自己加工而掌握的信息,便是知识。比方说我们学习过程中,课本和老师所传授的叫做信息,我们个人所能真正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的便是知识,而我们考卷分数,可以相当于我们知识/信息的百分比。
其次,我个人归纳出信息管理的三个特点:可持续性、定制性和交互性。信息管理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循环,停滞在了哪一个环节,对于信息转化为知识都不是良性的。其次,信息管理是因人而异,根据自己职业、性格、爱好等需求和使用习惯而具有定制性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那只是提供的方法论,具体还要从各自信息接收环境和发展阶段来考量。最后,信息是交互性的,你的知识其实是他人的信息,而他人的知识也是你的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接收与发射同时进行(虽然通常从他人那里接收信息是需要付费的)。
此外,信息管理大致需要交叉使用如下六个技能: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和巩固信息。每一个技能下面其实还能具体说很多,比如检索信息时如何高效的利用搜索引擎,组织信息时如何给文件命名标注、表达信息时如何展示数据与文字等等。这次简单地从信息管理过程的路径提供一个大体轮廓。
大图下载链接:http://vdisk.weibo.com/s/z9JehjxUiIiIZ
信息到知识的一次循环过程主要分为四层:接收采集、一次沉淀、二次沉淀和分享传播。我把信息存储、整理和提取等过程称作“沉淀”,是因为每一个具体过程其实都是上面各种技能和操作相交替进行的,沉淀能更形象地表述不同人择其所需的过程。
信息
信息按照认知角度可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信息可以通过文件、形象或者其他精确的沟通过程来传递接收,而隐性信息只能依靠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比方说工科生所参加的工程训练或者上机实验,老师讲解原理、现象及方法的过程便是显性,而听完后自己再操作、感受并掌握其技巧所获得的信息,便是隐性。
接收采集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们信息接收的范围,也缩短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路径,但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信息压迫。如何高效地接受信息,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好好规划的。接收途径可大体分为四类:媒体网络、人际网络、互联网络和书籍资料。
媒体网络:
时政新闻:澎湃、政见、凤凰新闻等客户端,晚报日报
财经刊物:经济学人、财新、FT中文等
科技资讯:36氪、cnBeta、数字尾巴、Solidot等(按行业所需)
人际网络:
社交网站:人人、Facebook(如果你能)、豆瓣等
社群通讯: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Line群(如果你能)、豆瓣小组
线下交流:讲座、沙龙、志愿活动、比赛等
互联网络:
微博微信:关注行业大佬、媒体以及持续提供可参考价值的微博博主,微信公共账号
RSS订阅:Feedly(订阅文化、科技类更新频率不高的个人博客),邮件订阅(订阅遵循HTML排版的英文资讯)
UGC社区:知乎、、Medium、Dribble等
搜索引擎:Wiki类网站、百度谷歌
行业网站:PM类、UED类(与自身行业和兴趣相关的垂直网站社区)
书籍资料:
实体书籍
电子书:Kindle、豆瓣阅读、iBook(放PDF)
官方说明文档
在线教育:TED、网易公开课、Coursera、多贝等
一次沉淀
第一次沉淀适用在以下情形:琐碎的时间片段,在移动端上粗略地就某一文章或话题进行检索;文章未能完成阅读或评估为值得再次深入阅读浓缩总结;集中就某一关键字或话题进行大规模查找需要及时保存页面信息;阅读收获片段而随手记录,为以后整理做提示。学习过操作系统课程的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如果采集信息阶段的各种信息视为一级索引的话,那本次沉淀阶段可以视为二级索引。
因采集信息途径(比如RSS还是媒体)和接触面位置(比如是手机屏、显示屏还是纸质界面),方法各不相同,但整体工具大致可分如下几类,怎么方便怎么来。
手机端:
稍后阅读App:Pocket、Evernote等云笔记、Instapaper(推荐),稍后阅读软件几乎可以将你想保存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它的服务器,供你时间充分时再次查阅
微信收藏、微博收藏等(微信文章不支持App上直接保存到Instapaper,蛋疼)
备忘录、提醒事项(最最基础的GTD软件),随时记录想法或网页地址,通过iCloud实现各终端及时同步
邮件发送:在其它App都不奏效时,这个是最坚强的后盾,而且现在邮箱容量无限,完全可以当作网盘使用
PC端:
稍后阅读类浏览器插件:如Instapaper、Pocket、各云笔记软件提供剪辑功能
Safari浏览器可直接保存为PDF,结合其阅读模式保存到iCloud文件夹,体验很棒
将资料保存在微云、百度云、微盘等同步文件夹里,比如下载的各种视频、音乐、图片,搜集的各种素材以及PDF电子书等(Tips:把下载文件夹的路径加入到同步文件夹范围中)
实体资料:
扫描:通过扫描笔、扫描仪结合ORC识别功能软件(onenote就可以)将PDF或文字永久保存在网盘,或者结合手机扫描类App
拍照:直接对资料进行拍照
电子书:
书签/标注/高亮(相当于索引)
截屏,把图片同步到云盘
二次沉淀
二次沉淀适用于有大块充裕的时间,进行整理、学习和总结。建议每天或至少每周都能够做到持续性对知识的吸收与整合。在一次沉淀的基础之上,剔除糟粕信息,保留有价值信息,并对碎片知识进行分析、评估和整合,形成自己的语言(按老师的话说,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推荐使用Markdown语法的软件进行写作,也可以直接在云笔记类软件中完成。
这里建议至少用两个云盘或两个笔记类软件,一个用作一次沉淀,一个用作二次沉淀,视个人使用习惯而定。
文字类:
云笔记软件:存储自己创作、总结的文字内容,推荐Onenote
云盘:存储总结后或重要的WORD/PDF等文档,云盘需保证文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推荐微软的OneDrive
U盘:保存更多常用资料,但丢失U盘可能面临资料泄漏的危险
媒体类:
云盘:存储除文档外的各种照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格式文件,建议使用分享性弱、私密性强、搜索功能强、容量大的云盘
移动硬盘备份:财大气粗的备选选项,保存记录生活的照片视频还是很好的
分享传播
经过二次沉淀的信息,已经可以算是知识了,但为了掌握的更加牢固,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整理总结的知识进行分享和传播,将明显利大于弊。你需要意识到,你所贡献的信息,只是渺茫互联网世界的冰川一角都算不上,你的信息绝大多数情况是根本无人接收,而接收者并能从你的信息中沉淀为他个人知识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如果能收得到反馈,再进行思考,对于自我的提升,会是一个很高效的方法。
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群、QQ空间、微博、Lofter、豆瓣
个人站点:博客、相册(图片创作类)
UGC社区:知乎、、主题相关网站投稿(比如一篇竞品分析,投稿到PM各大垂直网站论坛)
其次,如果有条件进行presentation,线下沙龙、讲座交流中(类TED、一席),准备PPT和演讲稿,激发更深入地调查和整理,把自己的知识面对面分享出来,那便真是高效地完成一次“信息-知识-信息”的循环。这就和做题一样,会做出来是一种本事,能把题跟别人讲明白便更是一种本事。
最后
个人信息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说的只是很浅显的一部分,很多细节(比如分类、标签、转移等)这里没有一一详谈,以后慢慢写。看过程是一方面,实际操作中,对于各端工具和时间的掌控才是更为重要的。我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和弃用中,新工具和新知识一样,不断涌现。科技发展在加速了一些人成功进程的同时,也选择性地抛弃了一部分人。希望大家都能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建立个人知识库,整合信息资源,提升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进而提升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效率。
希望能和大家做进一步交流!
Wechat:Propiram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