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经:阿难赞劝比丘尼,修习四念处,应知前后升降,然后将所说禀告于佛,佛则再开示其理。
“净信的相” (pasādaniya-nimitta)是指能带来净信的心境。有 “佛、法、僧、戒(自己的戒行)” 这四个地方。
四念处解释链接
(六一五)比丘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路中思惟。我今先至比丘尼寺。即往比丘尼寺
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阿难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
时。诸比丘尼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我等诸比丘尼修四念处系心住。自知前后升降①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凡修习四念处善系心住②者。应如是知前后升降
时。尊者阿难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种种说法已。从座起去
尔时。尊者阿难于舍卫城中乞食还。举③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比丘尼所说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所以者何。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④。若比丘于身身观念住。于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⑤。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⑥。其心喜已。身则猗息⑦。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⑧。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我于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⑨。舍念乐住⑩。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 前后昇降:前后高低次第。
② 善繫心住:好好地让心念稳定维持(在四念处)。
③ 举:这裡指「收藏」。
④ 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如果心追逐外境,要(以四念处)觉知心的状态,不管是乱散心、执著心,都如其原貌地了知。
⑤ 若身躭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淨信,取于淨相:如果身体爱睡,心理懒惰不积极,这位比丘应该要升起清淨的信心,专注于(能令人欢喜的)清淨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身所缘的或身上的热恼,或心的退缩,或向外地扰乱心,阿难!那样,比丘的心应该被另安置于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
⑥ 喜:契合于佛法而生喜悦。即七觉支中的「喜觉支」。
⑦ 猗息:身心轻安、平静。即七觉支中的「猗觉支」。
七觉支解释链接
⑧ 定:入定而不散乱。即七觉支中的「定觉支」。
⑨ 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指第二禅的境界,「觉」与「观」两者皆无。「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
⑩ 捨念乐住:指三禅的境界,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念处相应47〉第10经比丘尼经。
参考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33经。
------------------------------------
翻译:
六一五、比丘尼经:阿难赞劝比丘尼,修习四念处,应知前后升降,然后将所说禀告于佛,佛则再开示其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早晨穿好了法衣,手拿着钵盂,要入舍卫城乞食,他在半路上这样地想着:我现在且先到比丘尼寺院去。于是他就往比丘尼寺走去。
众比丘尼远见阿难尊者来了,很快地铺好床座,请他就座。
这时,众比丘尼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阿难尊者说:「我们众比丘尼修习四念处,系心住于一处,自己的前念后念分明,心定心散都能知道。」
阿难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真好啊!真好!姊妹们!你们应当依照所说去修习。凡是修习四念处,完善地把心系住于一处的人,都应如此地自知前念后念,心定或心散。」
当时,阿难尊者就为众比丘尼讲说种种的佛法,讲说种种佛法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这时,阿难尊者从舍卫城中乞食回来,收好了衣钵,洗完脚后,就去到世尊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他把先前比丘尼所说的话详细地说给世尊听。
佛陀告诉阿难说:「说得好啊!说得真好!应像这样地去修习四念处,完善地把心系住于一处,知道自己的前念后念,心定或心散。为什么呢?因为此心于外逐求,然后要求制伏此心,是散乱或未解脱都能如实知道。如果比丘能系心对色身观察,能系心对色身观察后,如果身耽于睡眠,精神懈怠的话,那么那位比丘就应当生起净信,摄取净相;能生起清净的信心,忆念净相后,他的心就会怡悦;心怡悦后,就会生起欢喜;他的心得欢喜后,身体就可得到轻安;身体得到轻安后,就会感受身体的安乐;能感受身体的安乐后,他的心就会静定。心能静定的话,圣弟子应当做如此的修学:我以这系心的道理,收摄外散的心,使它休息,不再生起觉与观,没有觉也没有观,舍弃思惟,安乐而住;安乐而住后,也都能如实地知道。对于受、心、法念处,也是同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六一五经注释:
1、自知前后升降:修行四念处系心住时,前念后念分明,心定心散自知,定心即是升,散心即是降。
2、觉想及已观想:「杂阿含经论会编」注以为句中「已」字疑作「与」,或作「以」。然依前后文意及南传相对经文,此「已」字应是衍文。
3、「圣弟子当作是学……乐住已,如实知」:「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彼如是思择:『我系于心,成就其所系处;今摄而休息。』彼摄而休息,乃无寻求、无伺察。彼知:『我无寻、无伺,而于内有念乐。』」南传经文中「无寻求」即「无觉」,「无伺察」即「无观」。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念处相应47〉第10经比丘尼经。
十.比丘尼居所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在上午,阿难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钵,前往比丘尼的住处,到了之后,坐在為他预备好的座位上。一些比丘尼前往阿难尊者那里,对阿难尊者作礼,坐在一边,然后对他说: “阿难大德,一些比丘尼内心善安住在四念处之中,会觉知到任何时候都带来美好的质素。”
“贤姊,是的。贤姊,是的。贤姊,任何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内心善安住在四念处之中,会觉知到任何时候都带来美好的质素。”
阿难尊者為那些比丘尼说法,对她们开示,对她们教导,使她们景仰,使她们欢喜,之后起座离去。
阿难尊者在舍卫城化食完毕,吃过食物后返回来,前往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坐在一边,然后把以上的事情告诉世尊。
“阿难,是的。阿难,是的。阿难,任何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内心善安住在四念处之中,会觉知到任何时候都带来美好的质素。怎样安住在四念处之中呢?
“阿难,一位比丘如实观察身,勤奋、有觉知、有念,以此来清除世上的贪著和苦恼。当他持续观察身、以身為修习对象的时候,或会从中内心生起热恼,或会内心怠惰,或会内心向外弛散。阿难,那时他应把内心转放在任何一个净信的相【“净信的相” (pasādaniya-nimitta)是指能带来净信的心境。有 “佛、法、僧、戒(自己的戒行)” 这四个地方。】之中;当内心转放在任何一个净信的相的时候,欢悦便会生起;当有欢悦时,喜便会生起;当内心有喜时,身体便会猗息;当身猗息时便会体验乐;有乐的人,内心便会定下来。他这样反思: ‘我的内心转放在净信的相,这為我带来得益,现在我从热恼、怠惰、弛散之中退却出来了。’ 他从热恼、怠惰、弛散之中退却出来,内心没有觉、没有观。他知道: ‘我现在内心没有觉、没有观,有念,有乐。’
“阿难,再者,一位比丘如实观察受……
“阿难,再者,一位比丘如实观察心……
“阿难,再者,一位比丘如实观察法,勤奋、有觉知、有念,以此来清除世上的贪著和苦恼。当他持续观察法、以法為修习对象的时候,或会从中内心生起热恼,或会内心怠惰,或会内心向外弛散。阿难,那时他应把内心转放在任何一个净信的相之中;当内心转放在任何一个净信的相的时候,欢悦便会生起;当有欢悦时,喜便会生起;当内心有喜时,身体便会猗息;当身猗息时便会体验乐;有乐的人,内心便会定下来。他这样反思: ‘我的内心转放在净信的相,这為我带来得益,现在我从热恼、怠惰、弛散之中退却出来了。’ 他从热恼、怠惰、弛散之中退却出来,内心没有觉、没有观。他知道: ‘我现在内心没有觉、没有观,有念,有乐。’
“阿难,以上就是内心转放的修习。
“阿难,什麼是内心不转放的修习呢?
“阿难,一位比丘内心不转放到别处。当他的内心不转放到别处的时候,他知道: ‘我的内心之前之后都没有阻限,内心解脱、不转放到别处。我如实观察身,勤奋、有觉知、有念、有乐。’
“……受……
“……心……
“阿难,一位比丘内心不转放到别处。当他的内心不转放到别处的时候,他知道: ‘我的内心之前之后都没有阻限,内心解脱、不转放到别处。我如实观察法,勤奋、有觉知、有念、有乐。’
“阿难,以上就是内心不转放的修习。
“阿难,我说了内心转放的修习,也说了内心不转放的修习。阿难,任何一位导师都应该為他弟子的利益著想,都应该悲悯他的弟子;而我对你所说的就是出於悲悯。阿难,这里有树,这里有静室,修习禪定吧。不要放逸,不要过后因放逸而后悔。这是我对你的教导。”
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阿难尊者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满怀欢喜。
研讨:四念处与七觉支实修次第
无著比丘访谈记录 (1)
感谢Ken Su居士的引介,在『长阿含经国际研讨会』后,今天有幸得以拜见无著比丘。
无著比丘日中一食,不持银钱,不蓄积长物。虽然他风骨清癯,双眼炯炯有神,似乎相当严肃,然而在互动过程中,可见到无著比丘很自在,不会一脸凝重,也不会高不可攀,而是很生动风趣地和Ken及我互动。
Ken及我分别準备了几个问题请教,记录如下:
四念住
Ken: 请问念住(Satipatthāna)的修行次序為何?何时要从「身念住」转修「受念住」,是否必需依照次序修「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无著比丘:我长久以来也很关心四念住实修次第及时机等细节。
大约二、三个月后我会出版一本关於「念住」的新书(Perspectives on Satipatthāna),我在禪修上的理解受到北传《阿含经》很大的啟发。在2003年出版「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这一本书时,我不会中文,对於北传《阿含经》的内容只能依据 Thich Minh Chau(释明珠法师)的书(The Chinese Madhyama Āgama and the Pāli Majjhima Nikāya),因此「念住」此书的第一版只有少数和北传《阿含经》相关的註脚。但这些年来在进行了《阿含经》的比较研究之后,,出版社想对我出版了十年的书修订后再版,我则想:「何必出修订版?根据比对北传《阿含经》而来的啟发,可以再出一本书。」
如果根据巴利《中部尼柯耶》、汉译《中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其共通的关於「念住」的部分,应是佛陀最早关於「念住」 的教导。这当中包含了不净观、四界分别观、安那般那念以及死尸观,在法念处时观五盖,以及七觉支。基於这种学术上的了解,而发展出我现在在美国教授的禪修练习法,能将这些念住的教导一起修习。依此方式实修起来进展很好,而且也很多人喜欢。我明年将在Pali and IMS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Society)的禪修课再次教该练习法。这个练习法的重点,简化来说:
先观身体的不同部位。我将之简化為皮肤、血肉(flesh)、及骨头(完整的不净观要观察「三十一身分」)。观全身的皮肤、血肉、及骨头,同时要觉知这是「不净」的。这是「不净观」的修习。
随后可进入四界分别观的修习。首先修习的是「地」(坚固性),这在骨头最明显。接著修习「水」(湿性),这在血肉最明显;「火」(温度性)在皮肤最明显;「风」即以呼吸為代表。
进入、出这种练习后,对全身的觉知会很清晰,然后可观呼吸。
接著可观「死无常」,瞭解任何时间都可能死亡,经中也有「人命在呼吸间」的教导,在下一口气就有可能死亡。因此吸气,了解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口气;呼气,放下 (let go)。
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将身念住的核心方法都在一个练习体系内完成。
而藉由身念住带来的觉知,就能进行受念住,觉知任何的感受。
之后则可觉知心的状态,而為心念住。
而后进行法念住。修习法念住时,可先观察五盖,没有五盖的话,则可进行七觉支的培育。
之前我还没遇过将各念住接在一起的禪修练习法,这是我个人实修的练习法,而任何人也能达成。我习惯慢慢地、仔细地进行各阶段的禪修,但你也可以很快地进行:皮肤、血肉、骨头;地、水、火、风……继续到心念住等。这样是连续修习四念住的过程。
这是对於一个简单问题的冗长的回覆,但这是很好的一个问题,也是我长久关心的问题,因此给予这样的回覆。
David: 所以说是经过身、受、心、法这样的次第,只是不一定每次都要在每一阶段花很久的时间?
无著比丘:没错。这可视每个人的性向而加以调整,某些阶段花较久的时间修习。举例来说,如果你一整天在外面忙、心念分散后,晚上打坐时,要直接到「心念住」恐怕不容易,会太过散乱。这时就要专注在身念住,例如先注意在皮肤,这样让心能够先定在一项事情上,从整天的散乱当中收摄回来。打坐时不能只是放鬆,而是要有「所缘」境,专心做一件事。等到心念收摄、觉知清晰后,才进入较细腻的所缘中,最后到单纯觉知(如实知)的状况。
David: 实务上来说,在禪修营的情况下,各阶段通常您给学员多少的时间修习每一阶段?
无著比丘:每天提供一个练习,然后让学员练习一整天。
最基本的是要了解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我的了解是正念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依据一部经文,讲述在穀物收成前, 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但在穀物收成后,田地一片乾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鬆的坐著。这正像是正念的状态:放鬆、现前存在、开阔、放下(let go)。
在离群打坐时,这很容易,但在平日生活上怎麼做?在忙碌的工作下,如何还能放鬆、开阔及放下(let go)?答案是「身念住」,正念於身、全身。
佛陀在经中给这一个比喻:有个人头顶 上顶了满满的一碗油,要穿过一群人,这群人当中有美女在唱歌等等,而头顶有碗油的人,必须安全的穿过这群人,如果溅漏了一滴油就要被砍头。根据这经所给予的意象,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练习身念住时,要很专心,但又不能完全只顾自己,否则有人来推挤时就难以反应,因此要觉知整个情况,但又不能被外境给吸引走、牵著走,例如想说「这美女真漂亮,她在唱什麼歌?」那就被牵走了。必须要这样的走过人群,透过身念住、观身,而平衡,并且广阔地注意到较大范围的状况。
经中有另一个比喻:有六隻不同的动物狗、鸟、猴、蛇、鱷鱼、狼绑在一起,各自想要往不同的方向,狗想要跑, 鸟想要飞,猴子想上树。这六种动物就像「六根」,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要怎麼让这六种动物不乱跑?把牠们绑在一根固定的柱子上!这根柱子就是身念住。因此在每次的禪修指导,我都从这最基本的开始:觉知身、觉知全身。接著才能进展到不同的阶段如内观、观受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开车时、打电脑时、和人沟通时,身念住就像我们可随时靠著的椅背,可让我们维持在该情境的中心。
David: 所以说,当觉知清晰时,可进修受、心等念住;但当心念涣散时,则可随时回归到身念住。
无著比丘:是的。例如清晨起床后,神清气爽,心念澄静,这时只须要短暂的在身念住查核一下,即可进行更深入的念住。也就是根据情况而调整四念住。
(接著和无著比丘聊到他主持的禪修营,明年主要有二次,一次是在加州约一百人的禪修营,一次是在波士顿的三十人的禪修营。前者就是禪修,后者则是早晨先读经、然后禁语、禪修。前者几乎满了而后者已满,后者下一次在2015年3月最后一週的禪修营还有名额。)
七觉支 (Seven Awakening Factors)
Ken: 请问七觉支是否要照著次第修?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猗觉支、喜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无著比丘:必须建立在「念觉支」的基础上。必须要以念觉支為基础,否则是空谈,其它的会没法成為真的「觉支」。应要在念觉支、正念的情况中择法,择法获得力量(精进),从精进获得快乐、快乐获得寧静、从寧静而心意集中,因此心得以平衡。
Ken: 能在「念觉支」成就之后不修「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而先修其他觉支吗?可以跳著修吗?
无著比丘:如同方才说的,而且经中有说的,这七觉支须一支一支的架构上去,他们之间的关係是动态的,不能跳过。另一方面,有时可著重在某觉支,例如在修止时,念觉支只是很快的带过;但在修观时,则会特别重视择法觉支。不过如果要获得真的成就,七觉支都是须要的。实作上,要在正念的基础上,以定慧均衡等為目标。
David: 记得经中有说若心昏沉,则修能让人振奋的觉支;心若掉举,则修能让人平静的觉支。
无著比丘:是的,在我关於「正念」的那本新书中也有详细的说明。其实,我在2003年的书中,七觉支的章节是最短的,因為当时侧重在根据别人曾写的著述。但在2013年的书中,七觉支的章节是最长的,因為这是根据我实修的经验。这是很重要的修习,但是竟然解说它的人不多。在此书中,我有大量引用《中阿含经》的内容,解释其意义以及如何实修。
Ken:我们对於止和观是不是应该同时著重?我们能够只著重其一吗?例如乾观?纯止?
无著比丘:我认為要「止」与「观」均衡比较好。
Ken:那如何做到「止」与「观」均衡呢?
无著比丘:应该加强自己弱的那项。例如当观慧强、而定弱时,就应培育止。当定强,观慧弱时,就应培育观。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定是困难的,不像在禪修营时容易培育。禪修营时坐著、隔绝外界,要进入定境是较容易的。
(註:另外Ken在此面谈之后补充道,经中常强调定、慧是要平衡的,不是说同时修止观,但是要在定弱时多修止、慧弱时多修观。至於纯观派所说的近行定,只出现在註释书,而未出现在尼柯耶。无著比丘所著「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一书中「第三章:念(Sati)」有相关的探讨,而「第四章:定」则有分析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