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品赏析

专栏:作品赏析_第1张图片

《福慧双修》 沉香珠宝摆件


让沉香有色彩

让珠宝有味道


  来自宝岛台湾的珠宝设计师黄湘晴,近十年来致力于沉香珠宝的设计研发,她设计的《金鸡报喜》沉香珠宝作品,荣获中国珠宝业界国家级赛事 —— 首届中国珠宝首饰作品“天工精制”大奖赛“最佳材质搭配奖”的殊荣;这无疑是为黄湘晴的“沉香珠宝”创作带来了完美的祝福,也为珠宝与沉香两大产业激荡出无可限量的火花。


专栏:作品赏析_第2张图片

《一剪梅》 沉香珠宝


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诗人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曾说:“香味比声音和景象更能撩拨你的心弦。”而沉香的香味又有别于一般的香气,它能营造出一种玄谧的空间感,引领你进入空灵寂静的境界;这样的氛围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工作者来说,正是孕育创作灵感的最佳环境,黄湘晴常跟学生分享,如何藉随手可得的生活元素,来激发创意,沉香就是她日常生活里的最佳创意引信。她说:“闻香而心自静,心静则情自生,情生......那文字的画面与创作的灵感就自然泉涌而来......”;在她的创作生涯中,沉香一直是带领她渡过一次又一次肠思枯竭的良方,当她陷入创作低潮期时,只有沉香不离不弃的与她相伴,有沉香在,她才能摆脱心浮气躁的困境,有沉香在,她也才能真正的沉淀心绪,让她更顺利的追逐创作的灵感。


专栏:作品赏析_第3张图片

树瘤状惠安沉水沉香

  

为沉香披件华美的衣裳

  “这么好的艺术创作伴侣,我总该为沉香做点什么事吧!”莫名的声音,发自内心的呼喊,唤起了黄湘晴创作“沉香珠宝”的动能。她常常看着手中把玩的沉香叹息:这么棒的沉香,如果有件适合你的衣服呵护着你,也许就可以随时带你到处去旅行,让你也看看我的世界,而不是不见天日的老藏身在香盒里闷着;像跟老朋友说说话一般,黄湘晴跟沉香说:“也许我可以帮你做件华美的衣裳护着你,让你待在我的耳边追风看风景;让你停留在我的胸前随我出席场合见世面;让你站在我的指尖跟我的朋友交流交流......”。就是这样无意识的自言自语,却惹来了黄湘晴开始沉香珠宝的起心动念,创作的念头总是这样的不请自来,后来仔细探寻典籍,她发现以往并没有出现真正沉香珠宝的创作实例,有的只是将沉香木作成珠串,顶多再加一些宝石串在一起,或是用一些金银线造型点缀,错镶在沉香木上,再或是经由雕刻的工艺,辅以结绳成为可以佩戴的首饰,这对珠宝业界而言,只能说是饰品(Customer Jewelry),而不能成为真的珠宝(High Jewelry),所以就更不能以此为沉香珠宝。

  为了与黄湘晴朝夕相处的忠实创作伴侣 -沉香尽点棉薄之力,十年前她开始尝试“沉香珠宝”的小品创作,在朋友圈普获好评,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同材质的结合,让珠宝多了一种风雅的气韵,这对一项新的尝试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就在2012年,花了她两年多的时间,结合珠宝创作的精密工艺,突破了沉香艺术全新的可能性,终于让沉香与珠宝完成了360度的结合,推出了第一件典藏级的《福慧双修-沉香珠宝》艺术作品,黄湘晴运用高精密度的结构设计,让作品是项链时,莲花可以是花苞状,也可以是绽放的花朵,让作品在平常可以当摆件,放置在案台上全景欣赏。


专栏:作品赏析_第4张图片

《金鸡报喜》 沉香珠宝

  

顺势而为是沉香珠宝的基因密码

  沉香的爱好者都知道,沉香不但香气引人入胜,沉香本体的外型,也有如鬼斧神工般,浑然天成地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艺术造型飨宴,外国人总认为中国的大山大水,孕育出有别于西画的中国水墨意境,而沉香的表相正是这大山大水的缩影,所以黄湘晴在创作“沉香珠宝”时,特别着重于形意合一的设计原则,毕竟所有伟大的艺术,都必须追朔原生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的中庸之道所表述的顺势而为精髓,正是黄湘晴创作沉香珠宝的基因密码。“当你仔细端详手中把玩的沉香时,你会看出意想不到的情境,每一件沉香独一无二的油线分布图与特有的外形,将有如藏宝图般,引领你走到一个故事的剧情里,也许故事里会有你的想望,也或许故事里有你扮演的角色,这些都是创作沉香珠宝的额外收获,因此我很在乎她”。这是黄湘晴对她眼中沉香的一段感性叙述。

  所以她认为:沉香珠宝作品不能只是无意识地将沉香加上珠宝而已,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太辜负这美不胜收的神来之物了,且这样沉香与宝石的堆栈也不能成为真正的沉香珠宝,充其量只能说,这是一件有沉香也有宝石的装饰品罢了。当然,她更不希望,只用金属将沉香包起来的作法,那有如绑架沉香,她希望她的沉香珠宝是自由自在地散发出属于她的灵性之美,这也就是她所谓的形意合一和顺势而的沉香珠宝设计原则。


专栏:作品赏析_第5张图片

专栏:作品赏析_第6张图片

《金鸡报喜》 沉香珠宝局部图


创意就像是天外飞来的一笔

  之前黄湘晴在一个与女性友人早午餐(Brunch)餐叙的机缘,让她获得了一件状似树瘤的惠安沉水沉香,朋友知道她喜欢创作沉香珠宝,就拿这件沉香问她:“一块树瘤的联想,在你看来它像什么呢?”

  创意就像是天外飞来的一笔,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话由头,也可能是环境的氛围,却会产生一件令你想都想不到的创意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从朋友温暖的眼神将沉香交到她手上,再到她仔细端详这件沉香,黄湘晴竟毫不迟疑地回答说:“看着这件沉香,我莫名的想到闪烁着金光灿灿如《金鸡报喜》的七彩雄鸡。”朋友很诧异的告诉她:“我一直以为你会有禅意的答案,结果真让我大感意外......”。看到完成的作品,朋友更感意外,发出“实在太美了”的感慨,并为这件沉香感到高兴,因为这才是它该有的归宿!

  黄湘晴说:“朋友待我一如亲人般的温暖,曾经有一首歌《风中的早晨》是这么地唱着:“我推开窗门,迎向风中的一个早晨;我静静地等待、等待着你,柔情的眼神......。”其实以前我每天都很早就起来,这是源自于从小的记忆,因为我的动作比较慢,妈妈怕我上学会来不及,所以每天都会提早叫我起床,而且并不只叫一次,因为我会赖在床上等妈妈多叫我几次,然后撒娇地说:‘妈妈我房间是不是有公鸡啊......!’我很享受妈妈那柔情的眼神。”

  而每天早上,由妈妈柔情的眼神,开始一天充满冒险的旅程,是黄湘晴从小的期待;渐渐地,上学变成上班,当然就不好意思再让妈妈叫我起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睡到自然醒,竟成为她人生的另一个幸福追求,一直到专职于珠宝创作的生涯,睡到自然醒就理所当然地排进黄湘晴的工作进度表里。

  黄湘晴习惯性在深夜创作,经常为了圆她创作的梦,自然又将心心念念的创意发想,带到梦里,这样半梦半醒之间,每每给她带来很多新鲜的乐趣,有些是不可实现的,但在梦里好像又被实现了,醒来怕忘记,赶快纪录刚刚的梦境,这样来来回回一层一层的梦,仿佛开启了她心灵一层一层探险式的摸索,并实践了许多现实生活中,难以体会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片片段段的连结,总是会有一些令人无法预料却惊喜的结果。

  创作之于黄湘晴是编织美梦,她总是期待美梦成真,所以得先自我催眠,告诉自己每一个突发奇想的进行式都是可行的,而她又不喜欢因循过往的经验,从未有过的开创,才能让她惊艳于新生命肇始的窜动,但是否可行?真的只有天知道!看到朋友柔情的眼神,突然勾起黄湘晴对母亲的怀念,看着眼前那如树瘤的沉香上,苍劲有力的扭纹油线,真像是浑然天成公鸡翅膀的的羽翼肌理,顺势而为沿着沉香的外型发展,一幅“金鸡报喜”的自然景象就这么清晰地映在脑海里......。

  经过了创意的分享,朋友表示,喜欢极了这样的表现,因为思想的融入,沉香不是主角,宝石也不是主角,整体的融合所呈现的才是真正的作品。餐叙结束前,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听你谈作品,总是会有这么多故事产生呢?” 黄湘晴如是表示:“如果你曾经有过第一次,经由凝视沉香而得到专属于她们的剧情,你就会迷上这样的感觉,摒除杂念,用心专注地看着沉香,沉香会娓娓道出所有你想知道的传奇情节......”


专栏:作品赏析_第7张图片

黄湘晴

自2012年以来,黄湘晴发起并一直致力推广“文学珠宝”的新世纪珠宝创作形式,就是想区别于上个世纪以前,西方世界所主导的主石挂帅,这种不注重创作意念表达的珠宝形态。而沉香珠宝推出的象征意义人文艺术表现形式,正是文学珠宝的最佳典范。

黄湘晴说:开启沉香珠宝的创作,就是在为珠宝与沉香两大古老的产业,寻求未知新的可能性,并进而注入新生命力与新的活水,一直以来珠宝的美,独缺味道的熏陶;而沉香的好却是看不到色彩的飨宴,若促成沉香与珠宝的结合,也许能看到这两大产业未来的新美好,艺术家就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实践中,寻求创作生命力的提升,不拘泥形式并突破现状,一再地为作品写故事,并为自己的创作突破写历史,是黄湘晴不懈怠的艺术坚持。

  

撰文/SISI 编辑/Ashley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并注明出处。


专栏:作品赏析_第8张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宝石》杂志社淘宝店,

更多图书等您来选!

专栏:作品赏析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栏: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