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的八月很快就要过去,进入秋季九月份了。
秋天做什么事最惬意呢,当然是晒着太阳,喝杯奶茶,然后看一部法式温情电影——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法式温情片总是聚焦在小人物身上。
《蝴蝶》里因孤独而结伴的爷孙俩。
《触不可及》里坐着轮椅的男人和他的黑人护工。
《天使爱美丽》里别人看来怪模怪样,心里却住着善良小女孩的艾米莉。
可爱的故事发生在底层小人物身上让人愈觉真实与宝贵。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同样不例外,主角是个叫杰尔曼的男人。
他高大又肥胖,连母亲都嫌恶地说,“他生下来时整整十磅重!”
他愚钝,上学时总是被老师同学群嘲的对象。
和母亲一起去超市买菜,也会不小心将牛奶洒满一地。
他有点儿粗俗,心智发育缓慢的他连阅读都有障碍,从不看书。
杰尔曼有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父亲失踪,母亲并不爱他,上学意味着同学老师的嘲笑,他只有一个人磕磕碰碰地长大。
但电影里的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放在其他电影里,这个拥有不幸童年的男人大概会长成一个模样怪异的变态。
但在《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里,杰尔曼长成了一个尽管肥胖愚钝却善良而热诚的大叔。
家境不宽裕?他就努力地打三四份工,甚至自己开垦了一个果园,番茄,大蒜,蔬菜,应有尽有。
为了照料时常发狂的母亲,他将大房子让给她住,自己蜗居在一辆小小的房车中。
床边摆满了自己制作的小工艺品。
他有一个爱他的女友,一群能时常在酒吧聊天的好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直到他在公园长椅上遇见一个叫玛格丽特的老太太,他才突然醒悟,他的生活缺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书。
这个叫玛格丽特的95岁老太太,总爱在粉色的裙子套上一件深粉针织衫,手捧一本书,安静地坐在凳子上看书和喂鸽子。
一个善良的乡巴佬和一个孤独的老太太就这样相遇了。
从那以后,杰尔曼每天都会来到公园的长椅上听玛格丽特读书。
一个需要知识,一个需要爱,两个人就这么被书温暖地连结了起来。
有人觉得法国温情片无聊,只是变化着花样的矫情把戏。
电影菌却觉得它们像一个万花筒,放进无数精彩的故事和奇妙的细节,迸射出璀璨而各不相同的花火。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看似貌不惊人,却有许多直戳心坎的小细节。
杰尔曼是个大老粗,经常会在烈士纪念碑上偷偷写上自己的名字。
被人擦掉后又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填上,乐此不疲。
看起来好笑,却也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发自心底想要被人惦念和热爱的小小愿望。
而浑身透露着平和睿智的玛格丽特,在与杰尔曼的交往中也从未显现出高高在上的傲慢。
他们坐在长条椅上,玛格丽特给杰尔曼读她喜欢的加缪的《鼠疫》。
读完后,杰尔曼高兴地说,“你给我读完了《鼠疫》。”
玛格丽特纠正他,“是我们一起读完了《鼠疫》。”
一个谦卑地倾听,一个真诚地朗读,薄薄的书页让他们得以跨越阶级和年龄的障碍感知彼此的心和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刺猬的优雅》中又穷又老没上过什么学的荷妮坐拥一座书城,清高孤傲。
《刺猬的优雅》
而玛格丽特这个老文青却显得更加柔和,她谦卑地放下身段,乐意将书籍镀在自己身上的那层光分予他人。
书俨然是两人之间的桥梁,也是两人获得各自救赎道路的灵魂指引。
玛格丽特因书让杰尔曼逃脱出生活粗鄙的困境,也因此让自己获得了“被爱”的机会。
而杰尔曼则在书中找到了调剂他与母亲关系的药方。
书中写,“我们最终都会回到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
杰尔曼似懂非懂地思考。
而当他的母亲逝去后,他抚摸着母亲为他留下的那些婴儿衣物,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人与书本的关系从来都是双向的,文本给予读者解读的基础,读者的解读赋予文本更多的意义。
导演让·贝克通过一部电影传达了书本无与伦比的魅力,同时也借用电影致敬了伟大作家加缪。
加缪
《局外人》中对巴黎的描述充满了灰色的不满——
“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
电影中的巴黎则一片温暖祥和,鸽子扑腾扑腾起飞,大多数时间安静地在地上啄食。
可爱的杰尔曼还依照鸽子们的特征一个个起了名字。
而《局外人》里看门人老萨拉玛诺与他丢失的那条老狗,和电影里的杰尔曼与他的猫完美对照。
此外,《局外人》里的母亲与死亡,在《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里也有对照,只不过换了一种更为和缓美好的方式。
有人在书里寻找唯一的真理。
但这个在爱的故事里,爱情却不是唯一。
字典中的“玛格丽特”释意为花名,现实中的玛格丽特也如花般柔软美好。
有人以刚胜出,而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