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技金融在线”,了解第一手信息。
要想上市,必须要花钱,IPO的这列车,实际是个金钱之旅。在股票市场上,这个几乎尽人皆知。
要想在A股上市,平均费用大概在4700万左右,这些费用分别被承销商、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媒体拿走了。
这里面交易所是不收取费用的,除非你想买一个吉利的交易代码,这个是需要给交易所交钱的。
在加密货币领域,要想上市,同样也遵循这个法则。想上市,除了需要通过交易所审核之外,项目分还必须支付约合1000-4000万人民币的“上票费”。当然,这个费用都归了交易所的腰包,成了交易所收入的一部分。
“上票费”也不是啥新鲜事了,以前在国内遍地开花的现货交易所也是收上票费的。比如你想坐庄交易一只邮票,流程是这样的:
1、从票商那里购买一种邮票,估计需要个三五百万,能保证控制这种邮票流通量的80%左右;
2、把邮票存放到交易所;
3、给交易所支付50-100万不等的上票费。
4、然后交易所就可以把你的邮票上市。
5、因为筹码都在上票方手里,价格都是随便操控啦。拉几十个涨停板,然后向散户出货。
至于之前风行的什么茶叶、红酒、红木等等,都大同小异。
不过在2016年底,证监会发起清理整顿现货交易所回头看行动,将那些坑蒙拐骗的交易所一网打尽,全部关停,部分交易所负责人因为与上票方勾结坐庄,最后也锒铛入狱。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现在这“上票费”又被复制到了加密货币交易所中来了,而且价码是一路飙升。不过以前还遮遮掩掩,交易所与项目方心照不宣,谁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
现在,火币网干脆来一个投票上币。想上市发行自己的Token?通过投票来决定吧。最后得票靠前的,就能上;得票靠后的就拜拜了。
火币美其名曰改审核制为注册制,将上币权利交给用户,“用户可以使用HT进行投票,得票位居前列的数字资产将会在HADAX上线交易。”
你以为火币网搞的这投票是你朋友圈拉票的那种?只要拉够人头就行?
人家火币网这投票上币是要花钱的:一票一个HT。
而且,投票的这个钱最后都归了交易所,可是不退的哦。
HT是火币网自己发行的Token,目前市场价是一个HT约合14.5元人民币。
第一期投票从2月10日到2月28日12:00结束,共有75个项目参与了投票上币这场“军备竞赛”。
普通用户会去花自己的钱给要上市的币投票吗?和自己没有任何利益挂钩。那么真正投票的都是哪些人呢?
参与投票的SHE创始人金辉公开放言,自己要誓夺第三。
从这豪言壮语就知道都是什么人在投票了。项目方有直接利益关系,投票、拉票有足够的动力。
与投资者无关,与注册制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一场彻彻底底、赤裸裸的“肌肉展示”。
项目好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钱”。
这机制堪称世界交易所上的奇迹,将来有没有后来者不知道,至少是前无古人。
这75个项目总投票数量为385451432,也就是385451143.2个HT,按照市场价计算,这场投票就是55.89亿元人民币。前十名成功入围的项目贡献了261557163票,也就是26155716.3个HT,占比68%。
第一名的EGCC贡献了31951548,也就是花费了将近4633万人民币;第二名的SHE贡献了29592480,花费将近4291万人民币;第三名的GSC贡献了29101634,花费将近4220万元;就连第十名的UUU,也贡献了23371685票,花费将近3389万元。
当然,羊毛出在狗身上。这些钱,自然不是项目方掏腰包了。
EGCC在2月份刚刚完成私募,2月16日在Bit-z等交易所上市。根据EGCC白皮书,EGCC共发行了100亿个Token,其中用于私募的有40亿个,兑换35,000以太坊,这35000个以太坊按照当前价格计算约为2.05亿人民币。而且团队手里还有60%的Token,按照目前EGCC市场价计算,这剩余60%的Token市场价值约为4.3亿人民币。
SHE也是在1月份刚刚完成私募,2月份在Allcoin等交易所上市。私募环节共发行20亿个Token,每个约为0.15元人民币,一把就募集了3亿人民币。这还不算项目方保留的剩余30亿个Token。
第三名的GSC也是在1月份刚刚完成私募,发行了100亿的Token,35亿的Token用于了私募。
前三名干什么的不重要,能不能做成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都财大气粗,刚刚从市场上圈了一大笔钱。所以一掷几千万也就不奇怪了。
整个投票过程只能用“太血腥,太残暴!”来形容了。看似平台从之前的收取“上币费”上币到投票上币,收费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什么更加赤裸裸,更加变本加厉。
不过火币网在28日随后发布了《HADAX第一期投票上币新增退出机制及第二期延迟的公告》,称:
鉴于第一期投票的项目方和用户都是第一次参与投票,出于对项目方和用户的保护,我们增加“退出”机制。当项目方在内部和社群中达成一致退出后,请联系与您对接的商务同事,退出后,所有HT会原路返还给投票的用户。
并表示,HADAX第二期投票规则将做出新的更新。至于第二期投票做什么限制,目前还不得而知。
交易所高昂的上票费,监管不透明、平台技术漏洞频出……已经引起了圈内人士公愤,在“三点钟”社群里上演了一场“‘点付大头’张银海怒怼‘币圈一姐’何一”的大戏,一方是区块链的投资人,一方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的合伙人。
《做单:成交的秘密》的作者胡震生也在“3点钟”群里对币安和火币等数字交易平台投票上币提出了质疑。
交易所是数字货币利益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连接着数字货币投资的一二级市场,也连接着项目方和普通投资者。
2017年9月国内交易平台被清理整顿后,通过“出海”等方式继续开展交易业务,与监管玩着猫鼠游戏。
目前数字资产交易所“上下通吃”,一方面代币发行方在进交易所之前,需要缴纳一笔“上币费”,另一方面,投资者买入卖出交易也需要缴纳高昂的手续费。
大部分交易平台手续费率为0.1%左右,远高于券商在二级市场交易中的手续费率。据数据统计,币安成交金额全球排名第三,24小时总成交额为180亿左右,按其公布的0.1%的手续费计算,每日仅交易佣金即可收入1800万元。如果保持这个水平,仅手续费年收入将超过64亿元。火币pro排名第六,成交额为60多亿元。
现在连上票费都搞起“竞价排名”了,尽管各个平台在公开声明中均表示上线项目都经过了严格审核,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众多口碑极差的项目也登陆了包括币安、火币在内的知名交易平台。在三点钟社群点付大头张银海就吐槽,很多交易所上币就看谁给的钱多,关系硬,就看你是否有关系;优质项目没有上,一些空气分叉币却能上。
只以赚钱为目的,缺乏监管,上下通吃,这样的交易所虽然一时风光,但是这风光能持续多久呢?(完)
“科技金融在线”专注科技金融领域独家报道。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科技金融信息。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爆料/投稿/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xs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