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这脾气,改不了,你多担待。”“我不担待。”

“他就这脾气,改不了,你多担待。”“我不担待。”_第1张图片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福建漳州的一位母亲,因为受不了家里公婆的长期压迫,而带着孩子母子三人跳了河。

像这种因为婆媳矛盾最终酿成悲剧的事件绝不是孤例,并且在将来一定会再次出现。

中国的家庭关系中,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管事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多数人所想到的依旧是要“调节矛盾”。

试图“调节矛盾”,试图以“家和万事兴”来逼迫其中一方选择隐忍,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健康,也是导致矛盾发酵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不喜欢面对冲突,不喜欢面对矛盾。对于家庭中冲突,人们从来都不是去直面问题,而是喜欢和稀泥,用“毕竟是一家人”、“他年龄大了、改不了,你多担待”这些观念来掩盖矛盾。

然而问题和矛盾是没办法一直靠掩盖、和稀泥的方式一直拖下去的。掩盖矛盾必然伴随着其中一方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是压抑自己的愤怒,这种牺牲和压抑,一定会导致被牺牲方产生越来越大的不满和痛苦。

像福建这个母子三人投河的悲剧,既是家庭矛盾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极端案例,也是选择用掩盖矛盾、转移问题的方式处理家庭问题所必然会导致的一个结果。

这是第一条根本的主线逻辑:家庭矛盾如果不能直面问题,而是用牺牲其中一方利益的方式掩盖问题,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健康的。

第二条主线逻辑:家庭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必须通过斗争的方式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家庭矛盾中利益受损的那一方,如果你不能直面问题,直接和对方发生冲突,并且采取能够威胁到对方的举措,否则只试图用语言沟通,放低姿态全力试好这些手段去改变对方的话,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我们的文化强调“和”,不崇尚、甚至是打击“斗争”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长辈对于小辈来说天然就具备着优势,因为我们推崇“孝”、推崇“顺”,所以在一个两代家庭中,几乎是默认了长辈掌握着更多的“家庭权力”。

所有的婆媳矛盾、父辈子辈的矛盾,本质上都是因为这种文化和集体潜意识中的“家庭权力分配不公”所导致的。

子辈不仅在家庭中不具备平等的话语权,而且文化还要求子辈对于父辈有着不可违逆的顺从。

所以如果是子辈中利益受损的那一方,首先需要意识到这种对于父辈的顺从是不健康的,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斗争来争取自己的权力。

什么叫有效的措施?

其实很简单,你戳到了对方的痛处,令对方痛苦了,害怕了,后悔了,这就是有效的措施。

譬如声称如果对方不改变的话将和对方的儿子离婚,亦或是搬到离对方很远的地方,三五年都不见她,拿大喇叭全小区广播等等。

当你采取了这些实质性的斗争措施之后,对方的利益受损,他才可能会幡然悔悟,亦或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这里一定要意识到,除非你令对方利益受损或者感到痛苦,否则别指望他会主动改变。

因为人的改变本质上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自我调校,当当前的环境会让它失去更大的利益时,他才会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否则只是言语上的空谈,或者付出更多的好试图感化对方,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

当然,除非是你自己的确想清楚了,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不管承受怎样的损失,你都的确不愿意再忍受这样被剥削的关系了。

否则假如你仍旧很爱你的老公\老婆,亦或是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能和对方撕破脸皮,那这就没办法,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就好比你在吃一晚有毒的蜂蜜,你舍不得放弃蜂蜜的美味,那就必然要承受这美味背后的毒性。常言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就是你自己选择的痛苦,谁都没办法。

第三条主线逻辑是: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需要的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以理论事,而不是以人论事。

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着一个心理不健康、同时又掌握了主要家庭权力的人,那么整个家庭架构都会被这个人给扭曲。

因为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系统,每个成员都需要去适应这个掌握主要权力的人的种种无理的要求和不健康的价值观。

最后的结果是,时间一长,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潜移默化的把这种不健康的家庭环境视为是“正常”的;会将原本是正常的、健康的家庭互动的行为反而视为是不正常的。

比如一个婆婆半夜十二点给儿媳妇打电话,让儿媳妇把孙子带过去给她看看,她想孙子了。

儿媳以路程太远且明天还要上班为由,拒绝了婆婆。

结果这个婆婆大发雷霆,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在这个事件中,可能多数的家庭成员、甚至包括这个儿媳妇自身都会责怪自己:你明知你婆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还这样气她呢?

在这里,“明知你婆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句话,就已经默认了婆婆这种无理取闹,非常脑残的性格是“正常”的,每个人都应该理解她的这种性格并且去照顾她的感受。

殊不知婆婆这个家庭环境中的暴君,正是被每一个家人对她的这种忍让给惯出来的。正是因为这个婆婆知道自己可以在家里为所欲为,没有人会责怪她,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践踏每个家庭成员的自主权。

所以为什么都说嫁人莫嫁妈宝男,娶妻莫娶扶弟魔呢?

不单单是这一个人不行,而是这个人的这种性格背后,隐藏的一整个不健康的家族。如果和这样不健康的家族结合,利益受损的一定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毛主席早就说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很多家庭结构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没有人去调节矛盾,而恰恰是在于没有人敢直面问题。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微博:炼己者风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就这脾气,改不了,你多担待。”“我不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