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松浦弥太郎是日本著名的生活美学大师,这本是他写给年轻人的随笔集。他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部分事物的另一面,旅行、恋爱等年轻人时常讨论而又懵懂的话题,在他的文字中逐渐清晰起来。
“另一面”是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意识不到的东西,把它挖出来,可以给我们启发,获得新的人生体验。下面的三个“另一面”,关乎旅行、经验和技能,它们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来看看。
①
『旅行的另一面』
旅行除了吃喝玩乐和在朋友圈晒一晒之外,还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松浦弥太郎给出了答案:提供一个特别的“避难所”。
再坚强的人,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只要找到合适的工具,就可以进一步帮助自己恢复能量,而风景就是其中一个工具。旅途中的美景,不仅可以在当时愉悦身心,还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发挥作用。
比如松浦弥太郎感到疲倦或者内心受伤的时候,就会出门旅行,去夏威夷岛的希洛城等其他地方,并把它们当作特别的“避难所”。即使不能频繁前往,只要心里放着这些奇特的山山水水,就会有莫名的安全感。甚至有时候,只是稍微想一想它们,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景观的这种治愈效果,正如微博上一位知名博主所说的,我们需要实地见识一些真正宏伟壮丽的东西,像喷涌数千米高的火山、滑过船舷的蓝色冰山、比整个城市还要硕大的高积云,在未来许多幽暗逼仄的时刻,这些景观就是我们逃脱的绳索。
所以,旅行的时候别只顾着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好好观赏和体验,才能把这些景观印刻在心里。
②
『经历的另一面』
经历不仅是“过去时”,还可以(是)影响当下的“进行时”。一些所谓的灵感和想法,其实都是我们从自己的记忆抽屉里寻找出来的。松浦弥太郎在《生活手帖》杂志社工作的时候,曾经问过创始人录取编辑人员的条件,第一条就是“有过很多经历的人”,可见经历的重要性。
无论是写作、设计还是其他工作,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最终产品与创作者的过往息息相关。比如《白鹿原》里挺直腰板的白嘉轩,人物形象来源于陈忠实的一位长辈;松浦弥太郎有一位设计师朋友,离开日本去伦敦之后,因为不同的经历,设计出了不同风格的作品。
不论我们做什么,大部分的灵感都来源于经历。“那个东西很棒、那个时候我感到很快乐、这个地方好美”,这些都是经历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整个人生中,有多少亲身体验过的东西和经验变得相当重要。
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可以是亲身体验,比如旅行、参加各种活动、拓宽交际圈等等;也可以是“虚拟体验”,比如除了畅销书之外,还要多看经典的影视剧和书籍,因为那些优秀的作品,本质上是另一种真实的生活。我们一旦看过、读过,它们就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③
『不拿手的另一面』
谁都有不拿手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不擅长做某件事,不是因为没天赋,而是懒得练习。
比如松浦弥太郎最不拿手的是音乐,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音乐成绩总是垫底。直到三十岁那年,他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成熟,很多事也渐渐掌握了要领,于是下决心学习原声吉他。即使工作再忙,他也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最终,他可以完整地弹奏出詹姆斯·泰勒的《你的朋友》,令身边的朋友刮目相看,在社交活动中成为全场焦点。
工作中必备的技能,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精进,但是像唱歌、演讲之类的副技能很容易忽略。虽然它们不是每天都用得到,但关键时候会派上用场。比如现在去KTV唱歌是很多社交活动的标配,无论是公司团建、同学聚会还是其他线下活动,都免不了去唱歌。如果你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两三首歌,在平时多练习。即使唱得不专业,但至少能自信地唱出来,并且不走调。
当你觉得自己不会唱歌、不会演讲、不会即兴发言的时候,先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的训练量不够。很多小技能,只要我们用心去练习,即使不能达到专业级别,也会做得比原来好。
总结一下,松浦弥太郎非常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活中零碎的小事,跟随他的脚步,我们也有了新的收获。旅行时,不要因为忙着拍照而忽略了欣赏和体验,因为这些景观在日后会成为治愈我们的良药;平时多接触新事物,不管是外出还是宅在家阅读,都可以丰富我们的体验和经历;遇到不拿手,但时不时会用上的小技能,不妨多花点时间去练习。你对生活中的小事有哪些新鲜的感悟?期待你的分享。
今天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非常非常好》[日] 松浦弥太郎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