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208天
01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今日说法》看哭了。
有期节目叫《流浪兄弟》,讲的是2017年年底,警方破获的一起连续盗窃案。
案件很简单,只是两名涉案人员却让人无法释怀。
马亮21岁,轩轩只有8岁。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以兄弟相称。
哥哥马亮小时候,母亲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马亮一直寄宿在亲戚家。
十几岁的时候,马亮就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流浪和盗窃的生活。
起初,马亮一直都是辗转流浪,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直到遇到轩轩。
轩轩是非婚生子,母亲生下他不久后就离开了。
父亲把轩轩扔给了爷爷,只是偶尔来个电话,5年没有回过家了,甚至连钱也没给过半分。
后来,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轩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爷爷忙着废品收购,喜欢喝酒打麻将,奶奶有精神疾病,基本照顾不了他。
(轩轩和爷爷奶奶的家)
轩轩8岁了还没有上学,总是在城中村闲逛,直至碰到了马亮。
马亮开始照顾轩轩,给他买吃的,买穿的,一起在荒地里露宿。
露宿环境极差,为什么轩轩却不愿回家,愿意在这里吃苦呢?
爷爷说,轩轩之所以喜欢马亮,是因为轩轩太小,好哄,而且马亮愿意给孩子买他喜欢吃的东西,任由他玩手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记者问轩轩:“冬天你睡在草丛里,冷吗?”
“不冷,哥哥每天晚上都抱着我,很暖和。”
“你们每天晚上都干啥呢?”记者接着问。
轩轩说:“我们一起看星星,他还给我讲故事呢。有时候,哥哥还给我唱歌。”
在相依为命的时间里,马亮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轩轩身上,甚至都没给自己买一身衣服。
弟弟不爱喝牛奶,他却一直逼弟弟喝。
因为在他眼里,只有喝牛奶、长壮了,才不会受人欺负。
虽然马亮自己是惯偷,但他却从来不带弟弟偷东西,也一直告诫弟弟,不要偷东西。
对弟弟说:长大了别学我。
民警曾问马亮,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反常地呆了近一年呢?
马亮说,他试过离开,但看到弟弟哭着找他的时候,他决定留下。
因为妈妈离开他的时候,他和弟弟的年龄差不多,妈妈当时没有回头直接走了。
看到这,我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酸、心疼。
马亮的确犯法了,他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但试想,如果他是在正常的家庭长大,他还变成现在这样吗?
恐怕,他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也许,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
小偷哥哥照顾的不仅仅是弟弟,更是那个童年被母亲抛弃的自己。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是啊,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这世上,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配做父母。
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
02
去年的黑马电影《何以为家》,讲述的也是一个“生而不养”的故事。
赞恩全家生活在贫民窟,家里还有七个弟弟妹妹。
孩子对父母来说就像挣钱机器,在家非打即骂,十来岁的孩子就要想办法挣钱养家。
面对这样的环境,老大赞恩和11岁的妹妹没有抱怨,而是努力工作,希望攒够了钱之后,可以一起逃离。
但希望很快破灭,赞恩年仅11岁的妹妹,被父母逼着嫁给了房东30多岁的儿子,抵还房租。
赞恩悲愤出走,再回家时,妹妹已经因为难产大出血而死。
他愤怒地拿刀捅伤了妹妹的“丈夫”,自己也被抓进了监狱。
可母亲来监狱探望赞恩,还“安慰”他说:“真主拿走一样东西,总会赐另一样东西的。”
“赐给了你什么?”
“我怀孕了。”
忍无可忍的赞恩,最终把父母告上法庭,状告的理由是:他们生了我。
一句话刺痛了无数人。
有人说:“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
但我认为,生而不养的父母不仅无恩,而且有罪。
因为他们擅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不闻不问,他们带给孩子的只有痛苦。
这不是恩情,而是灾难。
去年底,山东的一个市民发现,自己的快递竟然是由一个六岁的孩子送的。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也不知所踪。
他跟着父亲从前的工友,晚上就睡在快递间,白天用小推车一件件地送快递。
记者问他记不记得妈妈,他说:“我都不想她了。她打我,用绳子掐我脖子。”
好心人送他东西,他会问:要钱吗?
得到回答之后,他礼貌地道谢,然后立刻道别,去送下一件快递。
6岁的孩子,被迫谋生,过早地感受人情冷暖。
不负责任的父母,不曾亲眼见识过,真的难以置信。
还记得之前走红网络的“杀鱼弟”吗?
杀鱼弟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作为最大的孩子,他从6岁起就跟着他的父亲杀鱼,一手熟练的杀鱼手法,令人惊叹。
但在去年,“杀鱼弟”却喝农药自杀。
原来,辍学的“杀鱼弟”本已经被好心人资助回了学校,但他父亲却把他叫回来杀鱼挣钱。
平时对他更是非打即骂,严重的一次打得孩子差点要把眼球摘除。
我们很难想象杀鱼弟是在怎样的绝望中,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词叫“事实孤儿”,指的是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虽然没有死亡或失踪,但是事实上不能提供经济支持和照料的儿童。
可怕的是,事实孤儿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根据民政局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事实孤儿,大概有50万左右。
无论大人有什么难处,孩子永远是最无辜的。
如果有得选,我想没有人愿意被这样的父母生下。
电影《何以为家》中赞恩说:“我希望大人听听我说的,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真的,养不了,就别生了。
03
在电视剧《天道》中,母亲说,“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我到最后却落到这个地步,生儿育女有什么用?”
王志文说,“妈,如果您养儿是为了防老,就别说母爱有多么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这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俩说呢。”
生活中,比养儿防老更可怕的人,是生了不养,等需要你的时候,又来跟你大谈亲情,甚至道德绑架。
20多年前,苏北的陈玲生下第二个女孩,这让重男轻女的家人们非常失望。
于是,二女儿被送给了300公里之外的老张家。
那时候,陈玲哭着求老张:“就这样说好了不来往的,天塌下来都不来往的。”
孩子送出去的第二年,陈玲又怀孕了。这次他们得偿所愿,生了儿子杨杨。
谁想到,14年后这个儿子被诊断出得了一种类似白血病的疾病。
唯一的治愈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家里的大女儿配型不成,陈玲就想到了被抛弃的二女儿。
她找到了老张,老张是个好人,看到生命垂危的扬扬,心软同意了配型。
但他有个要求:希望陈玲不要在娜娜面前提及她的身世。陈玲也答应了。
老张给娜娜编了一个谎话,说有一个男孩病危,问她愿不愿意为了不认识的男孩捐献骨髓。
善良的娜娜也同意了,去苏州的一家医院做了骨髓配型,结果是可以移植。
陈玲欣喜若狂,可当时娜娜面临中考,考虑到女儿的身体,老张希望等女儿中考结束再捐。
陈玲一口回绝,坚持要立刻、马上捐献,并且拒绝提供一分钱的资金,和营养品补助给娜娜。
老张考虑到可怜的杨杨,他还是同意了。
但老张是靠着养一湖虾蟹为生,那时正值养蟹苗的关键时候,老张提出希望杨杨在苏州做手术,这样方便他就近照顾娜娜。
就这样一个小要求,陈玲都不愿意,只因为在苏州做手术要贵几万块。
于是,她不管不顾冲到娜娜面前,在学校门口当着众人的面大喊:
“我是你的亲生母亲,你要救的就是你的亲弟弟!”
16岁的娜娜直接懵了,老张在这时候也赶到了,看到了娜娜“浑身发抖,哭得不得了”。
在得知自己是被这个女人遗弃后,娜娜表示:我不想捐骨髓了。
陈玲得知后,开始疯狂起来。
她在老张家附近的大街小巷,每隔5米就贴一张公开信,指责老张父女。
说他们:“只认钱不认人,没有正常人的同情心,看不到做人的本质,灵魂扭曲……”
后来有记者问陈玲:“你有没有想过会对女儿(娜娜)造成什么伤害?”
陈玲面无表情:“我没有考虑这么多。”
还表示:“当时心情很好的。我觉得我儿子这个运气真的挺好的。”
是啊,女儿怎么样关我什么事?我只是要你的骨髓给儿子用而已。
自私、可耻得令人发指。
想起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09:人性》中说:
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
人性的丑陋一面,在这位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当娜娜生母被拒绝后,大家都在高呼“结局引起极度舒适”。
不得不说,有毒的血缘关系,比陌生人更可怕10000倍。
04
对于生孩子这个问题,有人觉得有了就生,有人却慎之又慎。
高圆圆在39岁,接受采访时就提到,她觉得生孩子,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大事。
刘嘉玲也曾说:
“好像每个人都在生,就好像女孩子买包一样,她有一个,我也有一个,但这个念头一闪就过,因为责任太大。”
但生活中,真正能有这样觉悟的人,实在太少了。
多少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却从没尽过当父母的责任,任凭孩子独自在这世间痛苦挣扎。
有人说:我抱着砖头就没办法抱你,我抱着你就没办法赚钱。
但实际上养育孩子,不一定非得要有大量金钱堆砌。
电影《何以为家》中的黑人女工拉希尔,就是与赞恩爸妈截然不同的母亲。
拉希尔是一个单亲妈妈,有年幼的儿子要抚养。
她一个人同时打好几份工,可即使生活再难以为继,也从没有动过卖掉孩子换钱的念头。
她收留了流浪街头的赞恩后,会偷偷把客人没吃完的蛋糕,带回家给两个孩子吃。
拉希尔经济拮据,生活困难,但是赞恩却在拉希尔那里感受到了,一个家庭应有的温暖。
你看,父母之爱,真的和金钱无关。
金星曾在综艺里说:“如果你不想当妈,不想养孩子,千万别生。生了你不养,你生她干什么?”
深以为是。
希望每个成年人,都能在生孩子前慎重考虑。
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能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希望越来越多人明白,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
而不乱生孩子,是做人应有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