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6 华杉
海底捞学得会。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an)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这是孟子的养浩然之气三大心法第二条:集义。和《中庸》里讲的“至诚无息”意思差不多。
慊,快意,满意。行有不慊于心,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事。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
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遇上一件仁义的事,奋发励志,像搞突然袭击一样,搞一场就能奇袭得手,得到浩然之气的。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孟子的话:“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不管多大利益,哪怕是得天下当皇帝的利益,但要我行一不义之事,杀一无辜之人去得到,我不做。
真能做到?这么大的利益也不动心?你信不信?
这个,只能自己去体会,别当一句名言,拍案赞美,但根本不往自己心里去,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体会体会为什么,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那样去做。做,为什么?不做,又为什么?
理解不了,是价值观不一样,鸡同鸭讲,思维完全不同。所谓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普通人也不能真懂得圣人在想啥。
朱熹注解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因为自己心里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软了。
义在心之内,不在身之外。所以孟子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着是身外之物。
孟子说的集义,一件不义之事都不能做,类似《中庸》里说的至诚无息。无息,就是没有间断,“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至诚无息,不间断的积累,他的效验表征就显现出来,就能悠远而无穷,永续经营传承;就能博厚,厚德载物;就能高明,完全活在他人想象之外,人人都说你那个东西真没法学,学不会!
想起本书说的:《海底捞你学不会》,前几天我还真就学会了一条。
事情是这样子的:
我们公司有一位设计师,任劳任怨。每个公司,都有不少这样任劳任怨的同事。他任劳任怨嘛,工作就压给他多些。时间长了,他也顶不住,他辞职了。
这样的事,每年都有发生,惋惜一下,就过去了。现在这成天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自己多想了一想。
这时候,偶然手机上刷到一篇报道,说海底捞给每一位离职的店长,只要工作一年以上的,不管他是辞职回家休息了,还是被别人餐厅挖走跳槽了,一律给8万块钱“嫁妆”。老板张勇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应该补偿。他说,如果是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
想起这报道,以前也读到过,不仅读到过,而且读到过很多次,只觉得这老板人不错,没往深里想。没有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现在因为认识了张勇这个人,跟他有交流,更加留意关于他的报道,加上这段时间正读孟子,全联系起来了,豁然开朗,洞然明白!
张勇可能并没有读过孟子,但是我懂得了他的心,也学会了,就在公司推行了一条新的制度:凡是在华与华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主动离职或者跳槽去别的公司的,补偿一个月工资,就从刚离职的这位同事开始,补发一个月工资给他。
人有两种,一种人怕吃亏,吃了亏他睡不着觉,一定要找回来!另一种人呢,怕占人便宜,一旦觉得我可能占了别人便宜,睡不着觉,一定要加倍补偿对方。
怕占便宜的人,他随时都在找亏吃,吃了亏,心里垫了底,不小心占了人便宜的风险降低了,他就心安了。
一个我们很重视的员工走了,有的老板会很气愤,我这么培养你,给你那么好的待遇,你还背弃我!另一些老板会反躬自省,哎呀!他被别的公司挖走了?那肯定是别人对他更好,给的待遇更高啊!他本来可以拿更高待遇,却在我这儿以较低待遇干了这么久,那岂不是我占了人家便宜?财务经理呢?过来!过来!赶快!赶快!给人家发点钱。
不用去问张勇,我知道他就是这么想的。
什么事,什么人,都有“文化原型”,这种想法,这种心态,孔子早就总结过了,叫“生知安行”。
张勇就是生知安行的人,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他天生就有这份心,就这个价值观逻辑,这样去做,他就安心。给人家8万块钱,他也不知道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只是求自己心安吧。否则,“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他若心里觉得欠了人家,就是喊他吃海底捞,他也吃不下去,心里有个疙瘩,不爽啊。
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吗?非也,是看不懂,也不愿意学。跳槽了我还给他钱?我有病啊我学这个?华与华就学会了这其中一条,太简单了,马上就学,马上就做。
我这种人呢,也有原型,孔子总结了,比“生知安行”档次低一点,叫“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本来不知道的,书读得多了,读明白了,交的朋友也是好人为主,都是良师益友,就学到了。学到了之后,觉得不错!这样做是对的!马上知行合一,去做!
孔子还说了第三种人,叫“困知勉行”,不知道,也没去做,被困住了,被惩罚了,吃一堑,长一智,晓得了,勉强自己去做。
孔子鼓励大家说:不要怕自己层次低,不管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你去行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困知勉行的结果,和生知安行的结果是一样的。
不过,孟子说了,你不能追求结果,如果追求结果,那你还是不能养成浩然之气。这个关键的关键,明天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