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红尘者,皆是江湖 ——野夫《身边的江湖》

江湖不是刀光剑影,枪灯炮盏;更不是拳脚相加,吆五喝六,一言不合,头破血流。前者是小说,让人过过瘾便罢了。若是当真,要么是号子一生的“老小孩”,要么是脑袋容易发热,尽显单纯急躁的真小孩。而后者则是街头流氓,巷中地痞,更是毫无格局品位可言。那江湖究竟是什么?借用《武林外传》的话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不过我们置身芸芸众生之间,每天过着朝九晚五,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生活,偶尔出去放放风晒晒太阳,偶尔伤春,偶尔悲秋,甚至间歇性嬉笑,持续性怒骂,也不觉得自己在混江湖,顶多是觉得“有人”。可这江湖,到底在哪儿?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这句话是不假,不过咱不能弄错了重点。在这句话中,江湖只是一个结果,而人才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关键原因。怎样的人才能构成江湖?是痴男怨女还是善男信女?是才子佳人还是歪瓜裂枣?我想,这些都不会构成江湖,用不恰当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养于深闺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要风浪没风浪,要故事没故事,怎么对得起“江湖”二字?不过还好,土家野夫用《身边的江湖》给出了让我们满意的答案。

每一个背负红尘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江湖。有人会奇怪,难道我们这些人,不都是活在红尘里吗,又不是出了家信了佛的人。这话是不假,不过,我们是活在清汤寡水的红尘里,而江湖们,则是被埋在呛人咽喉的红尘里。掌瓢黎爷炒得一手好菜,赶上了好时候,做起了小老板,日子看上去也过得有滋有味。可谁知命运总是捉弄人,在忍不可忍的时候,拿起不应该伤生的菜刀,见了法律禁止的血,蹲了十多年的监狱。有文化的遗民老谭,因为不可抗拒的缘由,青春被活生生“剪走了20年”,可他依然坚持编纂出版了《利川市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利川市文化志》等一系列书籍,依然在粗茶淡饭里过着自己曾经饱满的青春。也有十八岁便杀了人的孩子,究其原因,则是与长期遭受家暴的嫂子产生了恋情,出于少年的激情和对嫂子最炽烈最单纯的爱,他拿起刀,砍死了哥哥......

这些书中记载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绝大多数触犯了国家法律,受到了严厉的制裁,可他们并不是穷凶极恶的,骨头里流淌着肮脏血液的人。他们有的被红尘埋了起来,最终通过艰难的挣扎,重新扬起了头颅;有的却再也没能见到重新升起的太阳。他们也是大千世界中普通的一员,也是父亲,也是孩子。

有这些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不是那么地阴险狡诈,不是那么地尔虞我诈,有的只是被红尘压弯的背脊。本来他们的事迹会随着慢慢流走,就像一颗流星,无论再怎么璀璨,也终究只是一瞬。好在野夫把他们写了出来,让我们得以认识到,在我们身边,除了“精致的俗人”外,还有一个烟酒与诗歌齐飞,柴米与传奇共存的江湖。

这样的江湖固然精彩,但并不值得我们去度过。我们之所以觉得精彩,是因为他们都已经完成了红尘交由的苦修,是一种事后的回味,而非即时的经历。用柴静在《自序》中引用的昆德拉的话,便是“在黄昏的余晖下,万物皆显温柔,即使是残酷的绞刑架,也将被怀旧的光芒所照亮。”

我希望,生活在红尘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安和平定的度过这一生,不必成为会被叙述的江湖。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红尘者,皆是江湖 ——野夫《身边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