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我写作的N个借口和理由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什么理由阻碍了我的写作?

反复追问这个问题,等同于“自医”。能把自己的症结写清楚,也就是治愈的开始吧。即使不能自治,把困难清楚地写出来,专家也知道如何下手来指导你了。


从小,我就觉得文笔好是很神秘的本领。尽管这么多年一直在写东西(写日记、与人发文字信息和邮件、写作业和记笔记心得),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娴熟掌握了写作这项技能,更遑论好文笔了。最近学术写作压力山大,痛定思痛,决定彻底、完全的从根本上思考什么是写作及如何写作。

问及前辈,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多写多思考”。这个既正确又宽泛的答案多年来数次在耳边响起,但并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至少没有改变我。这就好比大家评价一个小孩,“这个孩子很聪明的,只是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只要能稍微静下心多学习,一定可以学的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能够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品质;同理,怎样才能多写,究竟思考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天谈谈对我个人写作产生阻碍影响的一些原因,我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心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心理方面是我迟迟不动笔的借口来源,技术方面是我屡屡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心理方面

第一,心态问题——好文笔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好文笔从来也不会属于我,反正写不好,算了吧。

想对自己说,好文笔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易获得的,但绝不是永远遥不可及的。何时起步都不晚,或者说何时起步都晚了。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定位。在初始阶段,只管写就好了。

第二、定位不准。

近些年来写的也不少了,笔记摘录不停,日记也连续写了五年,但为何对写作的掌控感并未明显增强呢?

我最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错误,就是总是在做“一次性”工作。在我的印象中,天才创作是信手拈来的:曹植七步成诗、XX出口成章……尽管我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痛快的产出过任何有品位的文字,但总觉得别人可以做得到,在潜意识给自己制造了难以跨越的距离。与想象中的完美主义对抗,结局是一路惨败。师北宸老师讲座中说的所有借口和理由我都有亲身体验,还包括挫败感、永远做不好的焦虑和恐惧、害怕被批评、害怕被比较、觉得起步太晚、羞于展示等等都或多或少的有过。

第三,对重要性理解不够,对自己定位不准

写似乎是为了别人写,读也是为了别人读,我并没有对此完全察觉,可能是笑来说的元认知能力不够吧?写作和阅读一样,亦如同打坐,都是需要专心致志、屏气凝神的过程,需要练习对意念的捕捉、追踪和不断锤炼。也就是说,读书读的不是内容,而是作者的思考方式,大脑运作过程如何通过文字呈现,然后再深刻理解并创造性地复制、产出这个过程。

第四,总是急于表达“不吐不快”的一些感受,而不是努力完善一部文字“作品”。

我最大的问题是喜欢写提纲和“灵感”。自认为悟到了什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出来,然后就无话可说了。衔接可能不理想、语句可能不通顺,意思可能根本没有表达清楚,根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殊不知,对于一个语病摆出、排版混乱的文章,自己都不忍猝读,读者亦不会重视。

技术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写作技术认识不足,是我个人写作拖延的重要原因。最近陆续读了多篇谈写作的文章,总结出很多可以改进之处,这些都是我多年视而不见的。很多朋友说,写作的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于强调技术。这话固然有道理,但针对的是那些已经具备了基础技能的人说的,此时他们不应该只顾技能、格局要开阔,“功夫在诗外”。但我不禁自问,自己是否已经对基础性技能有了透彻的了解和娴熟的应用,以至于可以跨越技术谈文采?

我觉得并没有。

当然,写作要靠长期的反复推敲和领悟,不是想重视技能就能提高的,但起码我找到了一些可以下手的地方。借此机会,我把写作这台“机器”上的螺丝钉重新紧一紧、把腐朽的螺丝钉换新,加点润滑油,做好重新上路的准备:

1)不重视修改润色环节

以前写文章,我也是改的,也是思考的。但整体感觉像是在为别人装饰,不是在为自己化妆,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度。总是认为与形式相比之下,内容更重要。这个环节缺失了多年,迟早要还的。

2)不会拆分任务——逻辑与结构

要学会把一个灵感先展延开,然后拆分成一个个小段落、小句子。直到再逐个推敲完善,组成一篇文章。在拆分和组合的过程中,如何展开文章的逻辑、如何框架文章的结构就十分重要了。尤其是对于长篇学术论文来说,结构、逻辑比修辞重要。

仔细回想,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一般都是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式进行的。这种划分有很多潜在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是拆分练习的有效方式。道理很简单,读得懂和写的出是两码事,写作所需的活跃词汇要比阅读所需的活跃词汇要求低。因此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要有意识地区分练习,先积累写作这一技能所需要的要求,再逐步从“命题作文”写作提升到“阅读题文章”的水平。

3)从未进行词句的专项训练

词汇量的积累,我受到了一位简友(图特亚斯坦)的启发,觉得自己之前很笨——我买过数本英文词典,下过从头背到尾(尽管很少完成)的决心,但从未(甚至从未想到)如此利用过汉语字典。阅读中也未专门整理、搜集、琢磨、模仿过词汇。这就好像心中只有图纸,根本没想过精选构建房屋的一砖一瓦。

早在考托福时,我就学到过善用动词,把常用的动词替换一下,整个文章的效果会完全不同。这个技巧也从未用到过我的中文写作中。只要能写清楚就行了,精致些、准确些?做不到,不是不想,是不知道如何做。如何做?当然是笨功夫、慢功夫,像图特这样专门抄字典这事儿,你做过吗?

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们一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和积累词汇和句子的技巧。他们说自己在找素材,那就如同画家找选题一样,他们已经具备了掌控字句的本领啊!我不该默认自己拥有这种技能,训练过程不可缺失。仔细回想,我过去很少有“炼句”的行为,中文写作基本上都是顺其自然的,挖空心思造的中文句子,还没有英文句子多。倘若一篇文章是一座建筑,则词句就是一砖一瓦。词句不够精致,文章能“结实”到哪里去呢?更遑论美观。

4)忽略结构思维和逻辑训练

虽然说套路不能代表写作水平,但写作的最初一定要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掌握基本的套路。

5)素材不足,时间不足

师北宸老师常说,1000字的输出需要10万字的输入。罗永浩也说过,他做的1小时演讲(发布会)会用100小时去准备。储备的素材不足和投入时间不够都可说是技术原因,不必展开了,认识到了就去改。

6)节奏

我们是看电视剧成长起来的一代,总的来说,大多数韩剧和国产剧的节奏很慢,“美国大片”的节奏很紧凑,这些我们可以轻易地感知。我自问,是否曾有意识地把这种感知运用到写作和阅读中?很少。

好的文章读起来是不急不躁的,对自己的步伐有清晰的掌控。我们可以通过长句子和短句子交替,通过调整平仄韵律提高对文章节奏感和韵律的掌控力,这些都是值得修炼的地方啊。

7)没有明确的“假想读者”

从读者的眼光出发去写作,从作者的眼光出发去阅读。这个观点我这些天正在仔细琢磨,觉得非常有道理。

笑来在他的写作课上说写作是一种沟通,不是一种表达。当时觉得自己听明白了,但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沟通对象的不明确、不稳定使得我的写作风格和标准也不平衡。

以学术论文为例,倘若时刻想着自己将交给业内优秀的教授来读,想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会努力保持水准、不敢偷工减料。常有同学,写作学术论文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几乎没人看。但近期我有了新的想法——看的人当然少,但极其重要。如今我终于想明白,我的学术论文假想读者应该是这些业界专家和优秀同辈看的,甚至要努力与写作中所阅读和引用的经典著作的作者对话。太高标准对待自己的文字,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大好青春的尊重。

8)读书的“转化率低”

写什么东西,就去多读、多积累什么方面的素材,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只关注素材够用吗?这些年我读书也不少了,但总是读完以后从不加以解剖式的分析,从来没有誊写出几组好词、几个句式、几种开头方式为我所用,这样来看,读书和写作终归是分离的,这是我写作不足够好的核心原因。有效的读书如同“吸星大法”,应该在较高的程度上把别人的“内功”据为己用,而不是像我多年自认为是的只关注思想。关于这一问题,近几天我读到了朱自清写过一段话,对我来说直击要害,读来不免心惊胆战,与君共勉:

学生学中文的一大困难是在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重视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是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想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摘自《文心》序言)



一个使用了二十多年的语言,我至今仍未参透用它来写作的奥秘,原因一定不是“没东西可写”这么简单。所谓的“道”、“法”、“术”、“器”,可能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阻碍我写成优秀文章的因素,都有看似简单的基础原理实未掌握。

没关系,从今天开始,全部慢慢翻修。从这一个字开始,从以后的每一篇文章出发,去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阻碍我写作的N个借口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