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

我是90后的市场总监,在一家B轮融资2亿,IDG、达晨创投、任泉黄晓明李冰冰的Star VC、松禾资本、天奇阿米巴、时代伯乐等联合投资撑台的智能硬件企业。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我不过是个刚毕业几年的小毛孩,我最佳的职业路径应该是去互联网公司求发展,因为我们90后不是外界公认的互联网原住民吗?不应该出现在一家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智能硬件公司,200多名70后、81-85年的同事,还是估值20亿元,涉及供应链、生产、工业设计、客服、线下经销商体系、线上电商大战、海外销售等繁琐链条的地方。


虽然我今年25岁,还是一名女性,公司里大多是蜀黍或者姐姐,每次和经销商打交道发现我都是人群里最小的那个,但是我手里出去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推广费用,我家的产品叫“坚果智能影院”,已经更新迭代四五款了,一个结合了机顶盒、平板电脑、投影、音响的产品,直接投放就可以看爱奇艺PPS的所有片源,4K,1080P,最大300寸,无线接口还可以玩PS4游戏,插U盘放PPT办公用的智能硬件产品。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2张图片


我18岁开始做自己的第一笔小生意,一个月不到赚了一万多,之后从中国到美国,再到其他十几个国家,从数据挖掘到出畅销书拍纪录片央视播出,从并购基金到中国富豪榜排名前二十的家族小跟班小助理到自己创业,这背后远不止7年的时间。对了,我不是富二代,我是一无所有全靠自己走到现在的,背后靠的是:运气、机遇、给予、努力、真诚、坚持。


从定位看一家企业的商业格局和前瞻性


任何时代都有掘金的机会以及发展的若干机遇。从实体行业(第一块屏:电视机),到互联网PC时代(第二块屏:电脑),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块屏:手机屏幕),前三个阶段的商业模式分别对应是凭借价差赚取利润,积累流量通过彩铃、游戏变现、积累用户通过电商变现(参考大姨吗APP、豆果网APP、墨迹天气APP的转型路径)。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公司已经饱和了,下一个趋势在哪里?


在去屏幕化,将投影呈像与内容结合,第四块屏,入口级的市场。正因为如此,一次福布斯的记者采访完我们后,发布了一篇文章:《坚果智能影院竟然是下一个千亿入口级市场》。


坚果智能影院,他不止于无屏电视这个概念,因为它还兼具移动办公,插个U盘想怎么投就怎么投;这个领域是有趣的,它的想象空间绝非止于电视,它是一个入口,定位背后足以看出一家企业的商业格局、前瞻性与气魄。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3张图片


但是在金融、互联网、智能硬件三个领域交叉过了,才发现当中乱象横生到简直到无法想象!经常和一行业资深从业人士沟通交流,有些内幕简直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决定豁出去公开地吐槽一回!


1. 为智能而智能:披着“智能”的外衣圈钱


有次聚会,30个创业者,20多个都是搞智能硬件的,把产品摊出来一看,大多都是有app相连,实现了远程控制、数据收集、互联互通和互联网服务加载这些能力。


有的创业者也不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拿着自我感觉良好的伪需求,搞了一堆智能垃圾桶,其实就是普通的分类垃圾桶加了个屏幕和一块感应板,一旦有人靠近垃圾桶两米范围内,自带的扩音器就传出了怪异的女声:请将垃圾丢入桶内,然后还配了一段英文,最搞笑的是下了一场雨之后,一般的垃圾桶电路板进水,变成哑巴智能垃圾桶了。


移动端APP收集并且记录的是人类行为模式的数据,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展到智能硬件,收集并且记录的是人类本身的数据,而下一步人工智能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复制出“人”。但如果非要给智能硬件的判断罗列出标准,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1)智能一定是简化控制而不是强化控制;(2)智能一定是降低学习成本的;(3)智能一定是数据驱动的;(4)智能一定是多硬件联动的;


2. 抄袭者们正在伤害中国的“智能复兴”


抄袭,无论放在任何行业,都是个令人恼火的事情,虽然各行业里的抄袭已经屡见不鲜了。


今早一觉睡醒,长期合作的经销商蜀黍给我发来微信截图,行业第三的友商直接抄袭了坚果智能影院的支架,我看图后火呆(备注:火速惊呆的意思,90后用语),不知怎地,联想到了汪涵代言老坛酸菜时说过的一句话: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但是你模仿不出我的味!于是默默操起了手里的电脑P了张图: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4张图片


连支架都要抄袭设计抄袭产品的企业,底线呀,我家还有厕纸没申请专利,抄吗?


除此之外,智能硬件行业产品和产品之间如何抄呢,我来给大家盘点揭秘,实在按捺不住此刻痛心的悲愤之心,抄袭成风,何谈中国智造?中国改造似乎比较合适,但上升到民族情怀高度也却让国人丢脸。


判断抄袭与否先从产品发布时间看起: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5张图片


其次,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外观很重要,我家产品是由全球设计大奖红点“至尊奖”陈兴博亲自设计,打破了投影行业的常规设计,告别中规中矩的长方形、正方形,坚果G1智能家庭影院用潮流金属感的圆形震惊业内,坚果P1智能便携影院更以1KG、5小时续航、海量爱奇艺片源矿泉水瓶造型惊艳业内。


再次,开箱体检,再抄产品结构: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6张图片
旋盖方式坚果首创,结果又被某米抄袭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7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8张图片
内置音腔坚果首创,再次被某米抄袭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9张图片
自坚果G1后,内置音腔成为了业内标配


3. 虚报粉丝数,制造一个庞大用户群的假象


故意夸大数据,这和打仗之前号称多少多少万大军一个道理,既可以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吸引顾客又可以获得顾客选购的心理筹码,在实际中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害,但是夸大过于离谱的话就会让人看出问题影响公司的形象和竞争力。


比如某企业对外宣传50W粉丝,但是: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0张图片


实际情况,从微博来看:5W+(所以,这50万粉丝的虚假广告是怎么来的?投资人蜀黍说卖到30万台咱们就可以做票房分发了,拥有50万粉丝的企业咋还不分发呢?即便有些粉丝还不是购买者,那微博微信加起来估计也就几万吧,看来粉丝数据夸大在行业也是盛行成风啊。)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1张图片


微信官方推文阅读数2000+,做过微信你都懂的,实际粉丝差不多2万出头;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2张图片


粉丝经济的本质,恐怕最应该参考的是:宗教。做品牌的最高境界,是用爱去连接,而不是高呼社区有几十万粉丝,然后拿着一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数据去投资人面前自称用户量大,要知道现在,PC端严重下滑,还有多少人会去PC端打开社区参与互动,除非质量特别优质的内容,更何况,社区几十万粉丝这种说法,谁一听都会是呵呵一笑了。


社群经济的精髓到底在哪里?


一群有着共同属性的人聚合在一个平台载体,在这个平台载体上进行沟通交流,关键是价值的交换!除此之外,这个平台载体提供规则以及工具,确保价值的流通,甚至达到社会化协作。


回想下你最熟悉的社群,有哪个优质的社群不是这样的呢?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做品牌的最高境界,最可持续的境界,就是用爱去与用户产生连接、互动,并且让之参与,再次互动。这个逻辑可以推演到任何行业,任何企业。


只会写段子卖萌,无下限炒作,找大号发帖的营销一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真正的粉丝营销是与粉丝一起做有价值的事,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 数据作假粉饰业绩


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夸大融资金额、对外公布的用户数、订单数、市场份额等数据都是充满水分的。也不必谈一些所谓的第三方数据统计,只要你能够搞明白其中的运作逻辑,随随便便弄个行业第一也不是什么难事的。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充满虚假的创投圈,一切都开始膨胀,尤其是人的欲望。


是多少,就是多少,做错了,要挨打,做好了,不要太开心,随时准备着下一场战役,要有危机意识。人在做事,天在看,厚德才能载物。虽然老实容易被人欺负,但老实,一定是取得信任的基础。


双十一当晚6:30,我盯着生意参谋(阿里巴巴重兵打造的首个商家统一数据平台)上的行业指数数据,看到坚果智能影院拿下行业第一的销售排名,小小开心了下,立即订了披萨薯片还有可乐给我20多个90后团队们一起庆祝!作为一个市场规模目前还是30万台的行业,10多个小时拿下2000万的销售额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3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4张图片


结果,尼玛一看朋友圈,友商CEO竟然发了一个拿下5000万销售额的庆功图,可是生意参谋数据作战室上的指数比明明比我们少呀,截止11.11日18:30分,双十一已经18个小时了,排名第一的坚果2000万,排名第二的难道第十个小时就到5000万了?即便号称全网5000W,按天猫的流量,第一才刚拿下2000万,难道京东销售额是天猫的两倍?天猫体量和京东体量如何,这简直是欺负90后工作经验少没有电商常识,你就这样忽悠用户真的好吗?怎能如此浮夸!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5张图片


11.11日24:00,数据作战室显示最后成绩,不出意外坚果拿下品类第一。注意,这张截图是11.11日24:00的截图,某些公司在做PR的时候喜欢偷换概念,用某一个时间段的排名来忽悠消费者。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6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7张图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11.11日24:00的截图。


这是11.11日24:00的截图。


这是11.11日24:00的截图。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8张图片


此时,我只想对抄袭者说一声: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19张图片


我是90后,蜀黍们,你们这样来教我们做事情,真的好吗?中国还有什么未来呢?中国智造还有什么真实性呢?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经营企业难道不好吗?一定要虚报数字?一定要赢?一定要欺骗投资方欺骗用户欺骗同行欺骗合作方?这样的经营方式真的好吗?


5. CEO是来作秀还是做事的?


创投圈里,天使、A轮、B轮、C轮的速度有时候会很快,A轮到B轮有时候一年都不到,但是融资体量却是质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一家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领头羊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以及态度来面度。


这个阶段,团队是否能够迅速自我突破去适应快速发展中不同阶段中对团队的不同要求,取决于一家企业CEO是否能够意识到一切都是人的问题,并且采取应对办法及时自我调整,带着团队一起调整,去自我突破,谋求更好的发展。


这个阶段,创业期的公司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没有太多的制度可说,而随着融资额度的不断增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企业本身的要求更是严格的,制度的设立更是重中之重。一切皆是因为制度设计而不同,制度是什么?制度是决定和改变人行为的东西,人都是理性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利。人多了,要管,靠人自己,也靠制度。这个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CEO,应该埋下头思考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才得以持续发展!


然而,浮躁的创投圈,往往本末倒置,为了博眼球,为了融到更多的钱,现在有的商家为了搞营销,竟然让CEO出台,给用户送货上门,然后大量拍照曝光宣传自己粉丝经济拉近距离。




以小见大,管中窥豹,要么是营销太烂,要么是企业太浮躁。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人,人对了,事情就对!


6. 行业数据偷天换地继续作假


补充一句,我本科学的是统计学精算,在美国也学了SAS和R做数据挖掘,也还曾经在《南方周末》新闻部做调查报道,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在《南方周末》独立发表过三次调查大稿,调查大学图书馆黑幕等等都做过,继续抽丝剥茧分析这个行业的毛病,先看企业一般会如何通过行业数据市场占有率来宣传自己的方法(挺好的,大家可以借鉴相关文案,但要真实数据哦!):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20张图片


易观智库?出智能硬件中微投行业的行业报告?我翻了下艾瑞,发现艾瑞没有做这方面的数据公布,这很奇怪,同样是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怎么一个做一个不做这个行业呢?可能是这个微投行业太小了吧。


对了,我还曾经在尼泊尔调查拍摄过尼泊尔孤儿院涉嫌造假一事,旅游卫视央视一台都有播出,同样的思路,我翻出一些易观智库的资料,供参考: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21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22张图片

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_第23张图片


图片看完了,继续从数据层面分析:


从第三方数据观察行业资深人士了解(当然这些也是常识):艾瑞和易观都是不适合做微投行业的数据统计以及市场规模分析,因为艾瑞和易观的数据来源应该是以互联网端的数据为主,比如大家经常食用的APP相关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是一手的,直接提取出来建模分析发布即可;


而微投行业涉及到出货量的数据,只能是二手数据,也就是通过访谈获取,这样的访谈一是私密性较强,易观智库的工作流程是数据部的人通过访谈芯片厂商相关人士获取数据,然后建立模型进行验证,而提供数据的相关人士也是不能对外公开的,这其中的暗箱操作可能性就不言而喻了。


再次,微投行业的芯片厂商有好几家,统计过程中只访谈其中的一家或者两家,样本抽取具备主观性以及单一性,并不全面,因为某个厂商会固定和一家企业合作,至于后期建模验证过程,学过统计数据挖掘的人都应该知道,如果人为想要干涉的前提下,参数的调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这个模型就是成立的。


总之,一个所谓的客观权威而又只能在微投行业做前瞻性或者战略层面的分析的第三方机构,在公开数据发布报价以及发文报价情况下,做了本不该做的工作:下沉到市场份额以及数据方面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二手数据具备极大的可操作性以及人为干预性,统计样本抽取单一,犯了基本的统计错误(如果不是这个专业的可能也想不到这么细致一带而过),最后企业用这所谓的第三方数据做足宣传,客服、店铺、融资、合作方等等。


这,就是中国目前恶劣的商业环境:诚信缺失、数据造假、夸大宣传、急于圈钱。这背后,是过快发展的经济所催生的人性中膨胀的欲望。


小结


说实话,我真心希望行业的前辈们能够带好头,不要太浮夸,浮躁,弄虚作假,这样不好。也越发感受到中国过快的经济发展背后的畸形与不健康,行业浮躁,制度也不健全,一些企业想尽一切办法to VC而不是to用户,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是王道,弄虚作假的企业背后就是创始人太急了,而心急的最多是小买卖生意人,难成大事,更谈不上企业家。商业,到最后,较量的是内力,即一个人的心性,不是一时的数据!


有个暑假刚剪了光头的怪蜀黍教育我,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性,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成就一番事业,而成大事之人或者企业一定是勤勤恳恳经营出来的,天道酬勤,脚踏实地,弄虚作假难以长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脚踏实地务实地经营企业才能睡个好觉!


作者:坚果智能影院 市场总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潜规则揭秘,不“整容”不成活(十分劲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