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是三国?

“人类最古老也最强大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也最强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 H.P.洛夫克拉夫特

而诸葛亮却没有这种恐惧,看《三国演义》,他对未来无所不知,一切成竹于胸,这太匪夷所思了!卧龙先生在茅庐里就知道天下将会三分,这就像我坐在家里,就知道谷歌的无人自行车操作系统的原理一样,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既然罗贯中就开始吹牛......

这其实也是个“未知”的哲学问题,就像穿越小说,主角们怀着“已知”回到过去,去探测伪“未知”的世界,自然一切都是意料当中,其中出彩的桥段,最多是将“已知”的历史与偶然重合,读来亦是“会心地一笑”。

现今社会,执政党希望人民群众摆脱对“未知”的恐惧,很多事按“已知”的套路来。比如,政府将会在哪里建地铁,将规划提前告知,于是附近的房价“已知”地涨起来,比如,老房子的墙上被写上一个大大的“拆”字,房主们就会“已知”自己即将变得富有。

读到这里你会问了,怎么还没写到三国?是的,我马上也要问了,你“已知”是三国,为什么还要问呢?你“未知”些什么?你是害怕?真相要等到许多年后,才被另一个“我”告知吗?怀揣着“未知”等待也是一种痛苦,这个我明白的。

公子在不久前写过一篇《辛弃疾》,亲爱的读者“阅后即焚”,原来金庸书里的萧峰鸠摩智王重阳洪七公跟辛弃疾还有交集的,许多人知道后夜不能寐。在眼下这篇文章里,从你“已知”的世界(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小说)当中出发,跟着我,提出一堆问题:三国为什么是三国?为什么不是曹刘争霸或者曹吴相斗?为什么刘备能那么好运?为什么刘备跟张飞关羽那么巧能结成生死兄弟?为什么曹操久久不称帝?为什么杀杨修的一定是曹操?

三国为什么是三国?_第1张图片
曹操

这都是谜团。

这一切,必须从阴间法庭的一个诉讼案子说起:

原告:韩信,彭越,英布。    

被告:刘邦,吕后。    

案由:屈杀忠臣。

屈杀忠臣案

法官(唤原告韩信):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韩信:谢法官,是这样的,我先为项羽打工,做到郎中之位,一直不为重用,后来投奔刘邦,邦哥听从萧何之计,“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封我为大将军。后来打仗的事基本是我说了算,结果你们都知道了,俺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在荥阳救了刘邦的命,俘虏了魏王豹,击破代兵,擒获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七十余城;南败楚兵二十万,杀了名将龙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又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

可谓战功累累,开国之后,我就在指望子子孙孙世享富贵的时候,却被萧何哄至长乐宫被吕后设计杀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也不告萧何了)。吕后诛我三族,实在太残忍了!我自思无罪,含冤而死,我不服,请法官大人明断!

法官:你既是不世出的名将,为何那么容易被萧何哄骗?就没有参谋给你事前出主意吗?

韩信:有是有。有一个叫蒯通的军师,但是丫有始无终,半途弃我而去。

少倾,法官传唤证人蒯通。

法官:蒯通,你作为军师,为何你不由一而终,半途而去,不尽军师之职,是何道理?

蒯通:我本来是做得好好的,但是后来我察觉汉王对韩信有疑心,我劝韩信反汉,跟楚王联合,三分天下,韩信听了我的建议,还傻傻地说‘筑坛拜将之时,曾立下大誓:汉不负信,信不负汉。我不能失信于汉!’这让我晕菜了,此一时彼一时他都不懂,我怕自个介时遭殃,所以托病回了老家。

法官:韩信,你当时为何不听蒯通之言?

韩信:因为有个算命先生告诉过我,说我能活七十二岁,功名善终,我听信了他的鬼话,所以也不忍心背叛邦哥。

法官:算命先生是谁?

韩信:他就是许夏。

法官于是再唤证人许夏。

法官:许夏,韩信只活了三十二岁,你为什么算他有七十二岁?你干术士行当,咋这么不靠谱呢?

许夏:非也非也。法官大人,常言道‘人有可延之寿,也有可折之寿’。韩信本当七十二岁,是据理推算,但是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骘,以致于短寿,并不是我推算不准。

法官:有哪些阴骘亏损?你都一一道来!

许夏:当初韩信弃楚归汉之时,迷路遇有两个樵夫,问清楚南郑方向后,又怕两个樵夫泄漏行踪,他又返转身将两个樵夫杀害。樵夫虽是百姓,但也是施恩者,韩信这是负恩忘义,被天折十年。

法官:哦?哪还有三十年呢?

许夏:汉王筑坛拜将之时,韩信作为将军,坐了上座,心安理得享受了刘邦的一拜。这一拜可不得了,臣受君拜!又折十年。

汉军进攻齐的时候,参谋长郦生去到齐营,说服了齐王田广降汉。田广请郦生喝酒作乐,韩信却乘机进攻齐营,杀了很多人。田广以为是郦生出卖自己,将郦生给活煮了!这韩信是得了大功劳,却辜负了齐王降汉之意,也掩盖了了郦生的功勋,徒害了许多生命。这又折十年。

战争末期,汉兵到达九里山,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韩信排下绝机阵,十面埋伏,杀尽了楚兵百万,战将千员,这顿天昏地暗的屠杀,包括投降后的楚兵悉数被活埋,这股杀戮,怨气太重!韩信又折十年。

所以,活到三十二岁,已经是上天瞧得起他了。

法官:这样说来,韩信,你可有辩解?

韩信: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法官:也罢,我将萧何请过来问个明白。

萧何到。

法官:萧何,你当初荐韩信,又哄他进长乐宫害他,这又是为何?

萧何:法官大人,您又所不知。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王缺将,两下一拍即合。谁知后来汉王又疑心韩信,陈豨造反的时候,汉王御驾亲征,叮嘱吕后娘娘小心防范。我害怕吕后,她要我约韩信进宫,我便约了,不知他们要害韩信啊!

法官:如此说来,是刘邦这小子不仗义啊!

于是法官心里有一个主意,这大汉的天下,说到底,一半是韩信之力啊!功高不赏,还杀了人家,真是千古无此冤苦。看来只能来世报冤了。

再唤大梁王彭越听审。

法官:彭越,你是犯了什么罪?吕后要杀你?

彭越:俺只有功没有罪。吕后淫邪。当刘邦去征边的时候,召我入宫,说是议事,却是求欢。我知道我是长得英俊,但是咱也是有原则的是不?吕后看我不从,喝教乱锥打死,还诬蔑我要强奸她,真是笑话,她在楚军的时候,就惯与人私通,天下谁人不晓?!

吕后:你才诬蔑我——法官大人,休听彭越一面之词,世间只有男戏女,那有女戏男?那时妾唤彭越入宫议事,彭越见妾宫中富贵,辄起调戏之心。臣戏君妻,理该处斩!

韩信:彭越说的是真的。他家中几位夫人美貌年轻,哪会看得上吕后半老徐娘,这蛇蝎定都是假饰之词。

法官存案,觉得这个案子简单,吕后确实名声不好。于是再唤九江王英布听审。

英布:我跟韩信、彭越三人,忠心耿耿为刘家打天下,并无半点叛心。后来封了王,也就基本是半退休状态了,然而有一天,我正在江边钓鱼,吕后派了一个使者过来,赏我肉酱一瓶,我吃着吃着竟然吃出一根手指!你说气不气人?我问使者这是怎么个情况,他又不说,我只好将使者暴打一顿,他才告诉我是彭越的手指。使者回去后,状告吕后说我打他,吕后不问青红皂白,又派来几个当差的,送我三样东西,剑、药酒、红罗,我喝了药酒,被毒死了。法官大人,一定要给我个说法啊。

法官:三贤死得真是可怜......我这样判吧,汉家的天下,你们三个人分,各掌一国,报尔等生前汗马功劳。

法庭判决书如下:

1.韩信

三国为什么是三国?_第2张图片
韩信(跟曹操长一样)

由于韩信尽忠报国,为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又含冤而死,发你至樵乡曹嵩家投胎托生,姓曹,名操,你可操尽刘家人。先为汉相,再为魏玉,坐镇许都,享有汉家山河之半。那时你权威盖世,可以报你前世之仇,但是你不可以称帝,表明你永远没有反叛之心。你儿子将受汉禅,追封你为武帝,补偿前世的十大功劳。

2.刘邦

你来生仍入汉家,立为汉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因前世君负其臣,来生臣欺其君以相报。

3.吕后

你在伏家投胎,后日仍做献帝之后,被曹操千磨百难,将红罗勒死宫中,以报长乐宫杀信之仇。

4.萧何

你在杨家投胎,姓杨,名修。

当初沛公入关之时,诸将争取金帛,偏你只取图籍,许你来生聪明盖世,悟性绝人,官为曹操主簿,大俸大禄,以报三荐之恩。不合参破曹操兵机,为操所杀。前生你哄韩信入长乐宫,来生偿其命也。

5.英布

你在江东孙坚家投胎,姓孙,名权。先为吴王,后为吴帝,坐镇江东,享一国之富贵。

6.彭越

你是个正直之人,发你在涿郡楼桑村刘弘家为男,姓刘,名备。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后为蜀帝,抚有蜀中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鼎足。曹氏灭汉,你续汉家之后,乃表汝之忠心也。

彭越却有话道:三分天下,是大乱之时。西蜀一隅之地,怎能敌得吴、魏?

法官道:我判几个人扶助你就是。

7.蒯通

你足智多谋,发你在南阳托生,复姓诸葛,名亮。为刘备军师,共立江山。

8.许夏

你算韩信七十二岁之寿,只有三十二岁,虽然阴骘折堕,也是命中该载的。如今发你在襄阳投胎,姓庞,名统,帮刘备取西川。注定三十二岁,死于落凤坡之下,与韩信同寿,以为算命不准之报。今后算命之人,胡言哄人,如此折寿,必然警醒了。

彭越又说话了:军师虽有,必须良将帮扶。

法官道:梁王莫急,还有。

9. 再来了张飞和关羽

法官唤过樊哙:发你范阳涿州张家投胎,名飞,字翼德。

又唤项羽上来:发你在蒲州解良关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关,名羽,字云长。你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你二人德义甚好,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死而为神。

就这样判了吧。

原来,凡事皆有因果,三国,就是这样的三国。

亲,点个喜欢再走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为什么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