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张图片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2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热柯觉乡的妇女们去赶集



坚定的行走 温暖的情感


在生命历程中,杨凯生先生与我曾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知识青年。在那 个特殊年代,大部分城市年轻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都要上山下乡去“插 队”。杨凯生去了吉林,我去了山西。在北方乡村,我们和农民一起劳作, 一起生活。


由于这段经历,我们这一代生命底色里都留了一块给乡土。我们的人生 都与乡土密切相联,对于乡村经历的文明冲突与进展,我们持续关注着, 50 来年了,没有忘却也不会忘却。又由于后来的职业,我们常常从传统 文化、其他国家转型经验、现代文明底线三个维度,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走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杨凯生冒着严寒与酷暑,十进大巴山,五进大凉山, 持续记录巴蜀大地上的人与事。这是他的情怀,也是他隐藏在心底的特殊使命。 杨凯生的影像不是路过者的照片,不是摄影景点的照片。他的影像,没 有炫技巧,没有玩光影。这些影像背后,是一个亲历几十年巨变的个体,对乡土重构的理解,对国家战略与历史变迁的感悟。这些影像背后,隐 藏着他几十年在农村耕作,在部队扛枪,在企业务工,乃至坐在银行办 公室里所培养出的一种情怀。 我没有把这些影像看成简单的纪实摄影,而是看成打着杨凯生烙印的文 化纪实和思想纪实。在这儿,昔日的银行家已然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他完成的是一部有价值的个人摄影项目。 这些影像,像一股暖风,轻抚着巴蜀大地的日常,柔软、温和,不强迫、 不散漫、不刻意,把温暖留在影像里。画面上的人物平凡却有尊严,画面里的一切稍纵即逝但充满希望。 以一种生活条件优越者的猎奇视角消费少数民族、消费边缘地区、消费 民间疾苦,已经成为中国摄影之殇。近些年,大凉山猎奇影像更是成为有识之士共同的忧虑。所以,我一直啼血呼号:“拍风光,体恤自然;拍人文,心疼百姓”。 我们难以寄希望于影像改变多少人的命运,但是影像能够关注别人的命 运。所有的命运都值得我们关注,所有照片都应该写满爱,写满悲悯,写满情感。杨凯生做到了。他自己也在艰辛的努力和爱的付出中获得了 真实而持久的愉快。

伫立在这个名为“风”的展览中,请静静地聆听我们为展览选择的彝族歌曲《不要怕》:


穷也不要怕

冷也不要怕

饿也不要怕

只要人活着、努力着

什么都会好起来


不管路上有多少颗石头

不管路上有多少杂草

不要怕 不要退缩

我们最美丽

我们最勇敢

不要怕

渡过困难

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我们的前方更光亮


面对历史的遗留、自然的困厄,面对未来、面对希望,彝族长老轻轻吟诵“不要怕”“不要怕”。


杨凯生带回来的影像,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不要怕”,什么叫“前方更光亮”。

——陈小波(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编辑)


2019.10.6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3张图片

摄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丙底乡丙底洛村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4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 走在 212 国道上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5张图片 巴中南江县元潭镇康家岭村的漫水桥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6张图片

几个背秸秆的孩子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松林坡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7张图片

摄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保尔村附近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8张图片

摄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热柯觉乡东风村



摄影者语——杨凯生


记不得这组照片前后拍摄了几年。


从北京出发,十进大巴山,五进大凉山。每次往返 7000 余公里。


拍摄的不过远山一角,定格的却是时代之风。


山是旧山,土为故土。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远离繁华,艰难扎根。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那是生之艰辛,老之窘迫,病之困厄;与我们日常所见相同,这是故土之爱,奋争之力,思变之心。


山川以远,风正乍起。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9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的小男孩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0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15岁的洛比拉布



摄影者语——杨凯生


凝视他们的脸,忘记其它。


你会发现这些笑容,与千里之外或是千年之远的笑容并无两样。

幸福,并非奢华,也非享乐。

它来自坦然的心,真诚的爱;来自艰难但笃定的前行;来自每一天睁开眼,日子都会比之前更好一点的希望。

时间以远,风暖日高。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1张图片

巴中南江县寨坡乡中心小学的一对姐妹花



摄影者语——杨凯生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把镜头对准孩子们的眼睛。


它代表这片土地本来和未来的样子。


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每一页都写着新的故事。


好比教室里那根从远方寄来的玻璃棱镜,透过它可以看到一架通向未

来的彩虹。


他们沐浴着亘古不变的阳光,迎着远道而来的风。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2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哈甘乡瓦屋村 3 年级学生丰博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3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小银木乡61岁的妇女八嘎莫日

摄影者语——杨凯生

美,从不唯一。这是镜头多年来一直告诉我的道理。


美,在劳作时弯曲的背脊下,在寒冬之夜火盆的映照中。


美,是一抱俯拾而来的野菜花,一列参差悬挂的烟熏肉。


美,来自生活的每一步艰辛跋涉,来自偶尔歇脚时擦肩而过的风。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4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佐戈依达乡尼普莫村 曲比莫石子牵着马从家中走出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5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丙底乡 边走边打电话的老妇

摄影者语——杨凯生


很多人在过去很多年,默默做了很多事。


那一年的深山之行,偶入一间乡村小学的图书室,看到一套定价不足 10 元的少年科普读物,书页发黄,翻至卷边,封面上“中国工商银行捐赠”的印迹依然清晰。回忆不起 20 余年前捐赠的情形了,能知道的是这间乡村小学走出了不少名校学生。


校长如数家珍,笑得很灿烂。


每一年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中,都会有扶贫的专门段落。


几行铅字,也许便是某个孩子正在读的书,某个患者重获新生的药,某个单亲妈妈家庭收入的源头。也许就是某个村子新搭建起来的蔬菜大棚,也许就是某个老乡新饲养的那群黄羊……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6张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依达乡瓦伍村的孩子们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7张图片

摄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依达乡208省道边



摄影者语——杨凯生


山川以远,是时间以远。


新中国成立后,大凉山彝族地区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主义或者制度,不只是抽象的概念。照片记录了这跨越时光的一步之下,具体而细微的日常情景。


说要有光,便有了光。说要有路,便有了路。说要幸福,幸福便疾步走来了。


一步跨千年,风吹山水绿。


中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时间与空间如此之纵深,社会生态的多样便成了一种必然。有文明有蛮荒,有先进有落后,有富裕有贫穷……从这个意义上,新中国成立70 年,让 14 亿人口、56 个民族吃饱、穿暖,共同迈入小康社会,这就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成就。


“四个自信”,自信由此而来。


风自远方起,华夏共助力。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推荐阅读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8张图片

80%养老院都在赔钱,中国2.5亿老人的晚年谁来扛?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19张图片

中国数字货币诞生前夜:央行试点,四大行赛马,能否领跑全球?|《财经》封面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20张图片

车卖不动了,供应商逼债、经销商退网,30亿贷款能否为众泰续命?


责编| 蒋丽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21张图片

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_第2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摄影展 | 在大巴山大凉山中的杨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