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

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_第1张图片


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 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


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_第2张图片 先生,是汉语里表示恭敬的称呼,是对有一定地位与身份的人的一种尊称。后来“先生”的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中国近现代涌现出很多的精英翘楚,他们原本有着许多身份,革命者、作家、学者、名士,但唯有“先生”二字称呼,既温润儒雅又端庄肃敬。而两岸领导人之间互称“先生”既是两岸领导人相互之间的尊重,

也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展现了两岸中国人极大的政治智慧。
由于台湾岛内的政治原因,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情况, 原本外界普遍预期,在马英九任内,两岸领导人会面基本上无法实现。但就在距离马英九任期还剩半年左右之时,峰回路转,两岸现任领导人能够见面,实属不易。 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_第3张图片 其实早在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随着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由经入政”势在必行,两岸各方一直都有“习马会面”的呼声。特别是大陆国台办主任与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的多次会面,使两岸相关部门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的会面机制,进一步巩固了两岸官方的政治互信。也为两岸领导人直接会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 两岸领导人会面之所以一直未能实现,还存在着一个巨大障碍,就是“身份”和“称呼”。在台湾岛内,大家对于称呼非常敏感,以民进党为首的“绿营”自不必多说,基本上是“逢中必反”,一方面利用所谓“主权、尊严”挑动民众情绪,另一方面也不希望两岸发展的成果被国民党独占。而蓝营人士和台湾普通民众也由于各种原因,对称谓极其敏感。这就成为了制约两岸领导人会面的一大瓶颈,一直难以突破。特别是马英九卸任国民党主席后,,双方不能再以“党职”身份称呼。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称呼就更为麻烦。

这次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互称“先生”,是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展现了大陆诚恳务实的两岸态度。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会避免分歧。 既照顾了台方一直坚持的“对等、尊严”原则,也避免在国际上造成所谓“一中一台”的印象,同时,这也是马英九可以接受的“适当身份”。以这样的身份会面符合两岸关系实际情况,定位恰当,展现诚意,为两岸未来解决政治分歧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政治智慧的安排。

从两岸对对方“称谓”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两岸双方有指智慧、有能力,有意愿解决目前两岸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习马会面”的历史性成局,是两岸政治互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既然两岸双方都对和平发展抱有极大的期待,都有着发展两岸关系的美好愿景,在一些问题上就必须“求同存异”,最终争取“聚同化异”。有了这样的思路,“两岸领导人会面”,也就水到渠成了。

央广评论员 张彬



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马会面,为何互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