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刚过完102岁生日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家去世。
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他,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大师,一路走好!
走近大师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毕业于哈佛大学。
1948年,他加入地产商Webb and Knapp,担任建筑部总监一职。
1960年,贝聿铭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贝聿铭所获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金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第一届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及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Medal of Liberty),200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Photo by Luca Vignelli)
中国的印记从未消失
他用一个世纪,将自己的设计撒向全世界。
但贝聿铭在《筑梦天下》说:“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苏州——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贝聿铭的作品遍布全世界,他却始终说:“我是苏州人。”
贝聿铭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律铭)
10岁那年,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中学的每年暑假,贝聿铭都会去苏州的祖父家。
早年时期贝聿铭
在他青年时期,他已经体会到关于“家庭”的真正含义,也“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而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更让他意识到,建筑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后来,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自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上海——建筑梦的起点
而上海,是贝聿铭建筑梦开始的地方。
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贝聿铭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这里绕不开,当时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
当时,每天中午放学,贝聿铭就会乘电车到“大光明”,碰上新片上映就躲进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新片就坐在梧桐树下。他着迷于它的24层楼高和二百多个房间的庞大体量,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世界声誉的建立
1935年,打算系统学习建筑,日后用丰富的知识来建设祖国的贝聿铭,登上了远赴美国的柯立芝总统号邮船。
贝聿铭美国求学的起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久,他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来去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硕士。
这期间,他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两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自那时起,就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
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导师为它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当时,正值美国现代主义建筑最盛行的时期,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贝聿铭用杰作奠定自己在业界的地位,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
肯尼迪图书馆——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
肯尼迪图书馆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的决定,相比参与竞争的颇负盛名的建筑师,贝聿铭还是无名小辈。
关于这次竞争,当地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
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流露出的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贝聿铭和肯尼迪夫人
她大胆选择47岁的贝聿铭担纲设计,和肯尼迪同年的贝聿铭,看上去是一位贵族,更是一位有改革精神的年轻绅士,正如其亡夫给予世人的印象。最终,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倚海矗立。
这是一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这个项目在哗然舆论中成功。
美国国家美术馆——世界级建筑大师地位的奠定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也是为贝聿铭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1978年,几乎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国家美术馆东馆建成。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并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贝聿铭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卢浮宫改造——世界性声誉的赢得
而接下来,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则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八十年代初,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高傲的个性令法国人不十分钟意美国设计师。贝聿铭过往的作品,他的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会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的充满文化的建筑。
1983年7月27日,贝聿铭被法国政府任命为“大罗浮宫计划”的设计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可是,当贝聿铭提出,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一座玻璃金字塔,并将其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的时候,这个方案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
他强调自己来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使法国人相信自己不会小看历史文化传统。玻璃透明的质地,保证现有建筑群的外观不被严重破坏,历史之于现代能完美融合。
他最终说服了法国人,1989年建成的玻璃金字塔,也以上佳的方式将卢浮宫带入20世纪。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玻璃金字塔不论是从高度还是体量,都要成为广场中心,而不是重心。
玻璃金字塔通体透明,使遮挡降到最低,又有明确的指向性。
玻璃金字塔是新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
玻璃金字塔的建成,使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加齐全。
金字塔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而他自己则认为:“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
而业界的认可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章
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
“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重返中国大陆
在国际建筑界积累成就的同时,他与中国又渐渐联系起来。
再返中国大陆,距离当年他远渡重洋,相隔39年。
北京香山饭店——中国庭院式酒店的原型
香山饭店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二十多公里处的香山公园。
对于香山饭店建筑布局,贝聿铭说:“民族的东西我把它做到里面,楼内有园,是空的,像四合院,四合院里面就是空的,有天井……”。
广场式的前院,内院式的大堂,和建筑后花园,这样的布置不仅增强了空间序列的连续性,更加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韵味。
饭店内有“四绝十八景”,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
水是园林的灵魂, 可以增加园林的灵气。花园内设了一个安静的小湖面,并且采用了曲水流觞的形式,很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也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
大厅入口处采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框景”,入口前的矮墙只做藏景和框景的作用,墙后有个小水池,池中布了假山石,水声潺潺,古韵浓浓,给用餐的客人带来美的享受。
大厅顶部采用玻璃屋顶,改善了大厅的透光条件,并具光影效果。
这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它已成为中国近年来众多庭院式酒店的原型。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希望的春笋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六年有余,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贝聿铭承认吸收了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 在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 , 贝聿铭说这个水是源 ,是财源,所以水到下面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
贝聿铭可以充满诗意地把大楼比喻成充满希望的春笋,但在一些建筑师和客户眼里 ,大楼是一柄带有三角形尖刃的寒光四射的尖刀。
苏州博物馆——人生最高的到达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他晚年“最大的挑战”,也是贝老建筑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为世人打造出一座恬淡的苏州博物馆,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它朴素却很美,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建筑色彩上,用白墙灰瓦降低传统白墙黑瓦的对比度。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庭院,宛约而舒朗。
用灰色装饰直线条代替传统的木梁,既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又成为新建筑的现代表皮纹样。
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主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
拟意高山流水的入口廓道。
用暴露的钢结构和石材的曲桥、亭子,把馆与馆连接起来。
用假山片石在白墙前现“以壁为纸。
如果说密斯·凡德罗为他的祖国设计的新国家美术馆,标志着人生最高的到达。
那么,贝聿铭为故乡设计这座苏州博物馆,也可以说是贝老人生最高的到达。
贝聿铭庆祝苏州博物馆开馆
(来源:纽约时报,拍摄者Ariana Lindquist)
文化罅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1980年纽约,在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的科学技术报告会上,贝聿铭就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主题演讲。
当时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讲讲玻璃幕墙,说说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
贝聿铭却说:“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
30年后,获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那晚,92岁高龄的贝聿铭又提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因此,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他用了一个世纪,让自己的建筑遍布4个大洲、10个国家。
建筑就是建筑
他说,“建筑的生命不仅在于外形,更在于细节”。
当聊起什么才是建筑时,贝聿铭说:
“我不喜欢各种标签式的称谓。对我而言,建筑就是建筑。没有什么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解构主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义称谓。
“但我不相信这些,它们如过眼云烟,而真正留存下来的那一个还是建筑本身——各个时代的建筑。”
大师,走好。
(Photo byJosef Astor)
编辑:小圆子
校审:洛奇
点击下方人名
收看新青年出品的其他人物故事
镜头里张一山|尼格买提|王源|大鹏|叨叨|乔杉|李光洁|黄俊鹏
自定义叶梓颐|金承志|左手韩|小鹏|杨臻|徐梦圆|马薇薇|王梓鑫|曲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