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它有着鲜明的定义,它是中华反映民族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 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春节的吃食
年糕:
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折叠饺子:
折叠饺子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折叠汤圆:
有些地方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折叠春卷:
古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四、我眼里的春节
过去我眼里的春节:
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比其他传统节日要热闹很多。春节的前天晚上是除夕夜,吃完美美的年夜饭,就有小伙伴来找我玩了,尽情的玩乐之后就在家里陪着爸妈看着电视,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守岁,爸妈会给我准备一个很大的红包放在我的枕头下面,我会开心得不得了,过了12点我再沉沉睡去。
第二天过春节,早上56点就有人已经在村口或者庭院里放鞭炮了,那种霹雳啪啦的声音会吵醒除夕守岁的我们。哈哈,一想到是新的一年,就心里按捺不住的激动,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收拾好就冲进厨房帮忙煮早茶。早茶呢,是非常丰富的,有各种陷的汤圆,糖的,青菜豆腐的,玫瑰豆沙的,还有水果的。爸妈起的很早,起来后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揉面,做馅料,包汤圆。差不多我起来后,他们就把圆乎乎的汤圆下锅了。煮好后,我帮忙盛碗,舀两勺子桂花米酒在碗里,鼻尖是香喷喷的桂花味,很满足。吃完汤圆就要开始贴对联啦,我从供桌上把对联都拿过来,将它们裁剪好,刷上浆糊,就可以贴了,每次我都是那个抢着去贴对联的人。我拿着刷好浆糊的对联,将它们一一贴到对应的位置去,有时候会想,这个对联适合贴在卧室,这个对联适合贴在厨房,那个对联适合贴在大门口。贴完后,就有了一段歇息时间,我会泡壶茶,跟家人一起喝,然后一起拉家常,之后准备午饭。老妈说,春节的第一天是菩萨的生日,得吃素,所以,春节的第一天一般吃素面。青菜洗净,豆腐切块,放在锅里反复煸炒,然后倒水煮开,下面条,放一瓢冷水,水再次开后,出锅,装碗。吃素面我是很开心的,个人比较喜欢吃素,喜欢蔬菜的那种纯粹的口感。简单的午休,下午就被妈妈拉去一个寺庙烧香祈福,简单的请香叩拜,心怀真诚,我会在心里默默祈求家人身体健康。到了晚上,吃了晚饭,小伙伴们又跑过来找我玩。我受不住诱惑,就跟她们跑出去,一般来说,我们会买几个孔明灯还有一些小爆竹,到桥上去放。有次,快把孔明灯送上天的时候,被风一吹,孔明灯不稳,就缠绕在了电线上,接着一片火光,吓得我们几个掉头就跑,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呢。
过了第一天,春节才刚刚拉开序幕。接着几天,我会跟着爸妈带着礼品去七大姑八大姨家里拜年,在她们家里会吃很多好吃的,关键我年纪小,会收到很多很多红包,我醉了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现在我眼里的春节: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小时候在家里过春节的时光,我依然记在脑海里。长大后一切都变味了,不再有大把的红包,我也成年了,亲戚们以前不问我的问题,现在都来轰炸我,比如:小伙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小伙子,有木有找女朋友?等等……刚开始有人问,我还耐心回答,后来我不再回答,保持沉默。这些问题让我抓狂,我却无可奈何。除夕夜我还是吃完饭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可总觉得什么不对,没有那么开心了。在家里也能收到爸妈的红包,总觉得每年都有,也不稀奇了。我依然守岁,第二天早上就算被鞭炮吵醒也不早起帮忙做早茶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开始反省,我为什么不觉得过春节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了呢?难道是我长大了,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某些东西,就缺失了那种幸福感了嘛?
心里不再期待去亲戚家里拜年,因为她们会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没有了惊喜,没有红包,每年的菜都一样,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索然无味。
我开始发现,我们每个人变了,不是春节本身。春节依旧是热闹的,只是我们再挤不进去,我们在春节门外徘徊,只是我们不愿意进去,我们不再期望春节吃到好吃的饭菜,不再期望放假回家拿红包。
我开始意识到传统节日在慢慢走向衰弱,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在现代年轻人所认识的节日中,情人节和圣诞节比咱们的端午节和中秋节都重要的多。都认为这些外国节非常时尚,非常浪漫。就连春节的意义与日气氛都大不如前,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落伍,过的没意思,但这是如何造成的呢?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造成的,也是被年轻人盲目崇拜“洋节”和商家利益驱使所造成的,更是被政府的忽视造成的。
现在的“洋节”比咱们的传统节日都要热闹,其中年轻人是主导群体。另一方面,当看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这时商家又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千方百计的大力宣传,以招揽生意。但是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没有节日气氛不说,年轻人也不“感冒”,父母一辈的人也不在乎了,政府也不宣传,不管了。这时商家又为了利益,想方设法把这个节日利益最大化,就出现了把七夕节说成中国的情人节节之类的说法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就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商家这样做不是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 而是把中国传统节日逼入了死角。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如果连自己的传统节日都保护不了,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断代了,那么中国人将会失去很多,那将是中国人的悲哀,我们千万不要数典忘祖。
要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就得先靠政府的作用。虽说过节的是老百姓,但是政府在这里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自从韩国抢占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事件发生后,才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反思,当然反思的也应该有咱们老百姓。还有就是传统节日日期的不确定性,因为传统节日走的是农历,这就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造成了不小的障碍。现在政府也做出了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而春节的假期缩短了。这样的方案是提高了这些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但是也没必要削减大家对春节假期的热情,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还有就是政府为什么不在以前就加大对节日的重视度,非得等到自己的节日被人抢了才恍然大悟,这说明了政府和现在的中国人,在对待任何事情上的预见性和预防意识太差。也希望商家能凭点良心,别再为了钱就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喻成外国某个相似的节日,那样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另一种伤害,还是要加强宣传一下自主的文化节日。这里面教育机构和父母一辈的人在传统节日与文化这方面,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与讲解。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多多的了解节日的来历与意义,真正的对它感兴趣,不是“洋节”就比咱们传统节日来的浪漫,来的温馨。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更具有故事性。
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与支持,不是单靠政府或单靠老百姓就能保护得了的,也希望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能像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一样, 来了解并保护咱们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咱们要秉承好的方面,祛除不良影响的方面(要在不破坏原汁原味的情况下),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继承发展,老祖宗的文化不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