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保持冷静,当你身边的人们
都变得疯狂,纷纷指责你,
如果你能相信自己,当所有人怀疑你
但且让他们怀疑去吧,
如果你遭等待,却不因等待而疲倦,
或者遭受欺骗,却不用谎言回敬,
或者遭到憎恨,却不用憎恨还击,
能够不得意忘形,也能够不巧言令色……
如果你能与凡人交谈,且彬彬有礼,
或与国王同行——而不奴颜婢膝,
如果仇敌和密友都无法伤害你,
如果你在乎每个人,但不会缺了谁就不行,
如果你在想发泄愤怒的那一分钟
去进行六十秒钟的跑步,
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万物都将属于你,
而更重要的是,你将是真正的男人,我的孩子。
——《如果》 查理·芒格最喜欢的一首小诗
早就听不少人推荐过《穷查理宝典》。只知道这本书是理财经典,但并不知作者是何许人也。读完后,颇有当初阅读《穷爸富爸》的感慨,只恨当初不识君。
这不只是是一本理财书,或者说这压根不是一本理财书,而是一部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箴言集。用查理自己的说法,这是一个美国“老派”人士的智慧语录。
作者是查理·芒格,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合伙人。这家公司的实力和名气,想必不用多说。从它此刻的市值便可见一斑:21万9千美元一股。第一次知道时,我惊呆了,从未见过这种股价。它的老大是巴菲特,老二就是查理。
查理和巴菲特的合作关系是如此的默契与合拍,以至于他们几乎不需要见面就能敲定数百万上千万美元的投资行为,只需要一通电话而已。
巴菲特这样评价查理,"格雷厄姆曾经教我只买便宜的股票,查理让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这是查理对我真正的影响。要我从本杰明的局限理论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这样一位92岁的老人,他的智慧的核心几乎全在这本书里了。从这奇怪的书名就能看出查理对这部著作的期待:他的偶像本杰明·富兰克林写过一本书《穷查理年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智慧箴言,对芒格启发甚大。因此,他想以《穷查理宝典》向富兰克林致敬,希望对“配得上他的智慧的人”有所启发。
1 查理成长的环境:一个比较优渥的物质条件,书香门第(爷爷是联邦法官,父亲是哈弗法学院毕业的成功律师;叔叔是小银行家;姨夫是建筑师),懂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童年的赚钱(打工)经历培养了一定的财务观点,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这就和清琦的童年一样)。PS:以后培养孩子也需要注意这两方面:一是阅读习惯,而是财务习惯。回想我的童年,前一个不错,但后一个比较缺乏。这些经历都对日后(今天)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2 查理父辈的教导: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
3 欲望的重要性:32岁的查理再婚后,不满足于律师的收入(虽然我估计已经很高了),在妻子的支持下进行了其他的一些投资。
4 阅读传记的重要性。查理很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哈哈,新闻专业收到的训练终于能看上眼了。比如,_“当你试图让人们学到有用的伟大概念时,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他们的伟人的生活与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够与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_
5 很意外,没想到查理的《芒格论晚年》是收到西塞罗《论老年》的启发。西塞罗的《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是我在本科时偶尔在图书馆翻到的一本书。虽然读完,但现在已经印象很浅,估计当时体会并不算深。而查理的感受却是很深,果然阅历是阅读的前提。这也说明了书籍是一辈子读不完的,少读别人读过的书,多读一本别人没有读过的书,并不意味什么。关键在于对某一个领域的认识是否深入。所以在读书时,也应该有所取舍,按照某一个领域去集中阅读,而非仅凭兴趣散乱的阅读。
6 查理拥有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的专注的力量。”他知道如何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钻研一个问题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就算有人走进房间拍拍的后背,给他端了一杯咖啡或者别的东西,查理也不会觉察到他们的存在,因为她的过人的聪明才智全都被用上了。“——格伦·米切尔
7 这种有趣的专注偶尔也会迸发出某种横生之趣。鲍勃·博得说,”当査理陷入沉思的时候,他往往对周遭的一切视若无睹,甚至会忽略社交礼仪。我记得当时我们去跟费德(CenFed)金融集团谈判,请他们接管我们的储蓄和贷款业务,查理和我去他们的办公楼找他们的总裁塔德·罗威利。我们的洽谈很成功——查理只要用心,就能够显出魅力。我们双方对谈判的结果都非常满意。塔德送我们到电梯口。我们刚走到那里,电梯门就开了,查理直接走了进去。他没有道别,没有握手,什 么也没有。留下塔德和我在外面,微笑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8 看看查理是如何诠释“谋定后动,一击必杀”的:“我们的经验往往会验证一个长久以来的观念: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上面提到的这种机会很少,它们通常会落在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充满求知欲望而又热衷于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头上。这样的机会来临之后,如果获胜的几率极高,那么动用过去的谨慎和耐心得来的资源,重重地压下赌注就可以了。”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心动!像一个侦察兵,像一个杀手,又像一个垂钓者。古往今来这种名人还少吗?
9 查理和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果然十分一致,也与东博老股民的“实验账户”很相似。像一匹独狼,用十天十夜的潜伏摸清敌人的行动规律,在最后一分钟用尽全力出击。在这样的投资理念指导下,频繁交易不可取,“多看少动”“一年只交易几次”“现金流最重要”“永远不要打光手里的子弹”的类似股市箴言值得学习。但关键在于,对这种价值投资法有根深蒂固的笃信,并切身实践之。三公子在《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中提到的一些观点,也是受此影响。实际上,这种道理的有效性并不仅限于股市,在任何个人成长领域都适用,“坐得住冷板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都是如此。耐心,沉静,不放弃。
10 这里就不得不引入查理的一段话。
当沃伦在商学院上课时,他说: “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狀况;这张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有20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将会真正地慎重考虑你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把大笔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得多。” _
11 在选股的原则上,查理、巴菲特和林奇有共同的观点:选股如同选公司,分析股票的逻辑就是分析公司的逻辑,这回归到了股票的本质:公司的股权;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实际上就是林奇所说的壁垒)也是如此,只要公司的护城河不断变宽,那么就应当一直持有,除非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已经无法再盈利(实际上,护城河分析本身也包含行业分析)。
12 查理善于从其他学科汲取知识,应用到投资领域中。这就是认识心里学中提到的知识迁移。做到知识迁移有几个关键:认识并笃信知识迁移的重要性;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行动;对本领域(投资领域)的热爱,时刻想着从其他学科抓取力量应用到这里。这和我一直欣赏的洪堡大学的教训一致:我们培养的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能自由转换并适应职业的通才。这也和warfalcon的自述相似:我就是热爱新鲜事物,我就是想尝试新鲜事物,这是我的特性所决定的。
13 查理对跨学科思维的重视,也表现在他对大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批评上,他认为“美国各所主要大学的人文社科教授的观点都经不起推敲”。最近,我已经看到了很多人重视这种“事实+逻辑”的思想。
14 查理在回答年轻人“如何像你一样有钱”的问题时,说道:“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如果在以前,对这种“老古董鸡汤”我可能不会过多思索。但现在看了不少成功老年人的感悟(包括《人生是一种持续而长期的累积》),真的觉得古人智慧无穷尽——关于恒心的无穷尽的谚语。也更加深刻领会了查理的那句话“我不过是做到了大多数人觉得简单的常识,并且坚持下去而已”。同时,这也不也是复利法则的另一种体现么?
15 失败者各有不同,成功者却相似不少。查理认为阅读极端重要,认为减少无谓物质需求很重要性,认为找到成功配偶的诀窍是成为和一样的优秀者。这些生活智慧和古今智者的箴言十分相似,凡人只是缺了践行。甚至对“凡人只是缺了践行”的认识,也还是缺了践行。这份践行很难在文字中有所体现,需要从内心中找寻答案。
16 1986年,查理在自己的母校——哈佛·西湖学校——发表演讲时,用逆向幽默(我愿意这么称呼,因为这实在称不上逆向思维……)的方式给了小朋友们四个忠告:用虔诚地态度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从他人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遭到失败时,振作起来,以牛顿和艾比克泰德(他的墓志铭是:此处埋着XXX,一个奴隶,身体残疾,极其穷困,蒙受诸神的恩宠)为榜样;明白失败之处,并避免它。(也是从这里,我知道了奥勒留受艾比克泰德影响非常大,决定把他的《沉思录Ⅱ》找来看看。)
17 在1986年的那次演讲中,查理说出了他某种思维模式的来源:达尔文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认自己的理论,无论这种理论他自己多么的喜爱。
18 查理的思维模型
1)数学:复利原理;决策树理论;排列组合;
2)会计学(但同时又了解它的局限)
3)心理学:利用五 W(实际上是新闻学的知识)告诉别人行动的原因,有助于说服他人;核心是误判心理学。
4)工程学:质量控制理论;后备系统;断裂点理论
5)统计学:高斯分布
6)物理学:临界质量概念
7)生物学、生理学
8)(微观)经济学:将市场经济当做某种生态系统;规模优势(在商业竞争中极为重要,查理讲了很多规模优势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在信息优势上、经济优势上)
19 新技术的发明未必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反而有可能只是便宜了消费者。比如纺织技术的升级,最终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企业未必能从中获利。因此,作为企业,在试图采纳新技术时,应当进行第二步分析:新技术带来的利润,多少进入企业口袋,多少进入消费者口袋。
20 伯克希尔不购买科技股是一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逸闻。 在这里,查理做出了回答:这是对自己知识缺陷的正视,“我们认为我们很难理解软件、电脑芯片等科技行业的发展的实质。”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碰科技股,作为出生在互联网行业的一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这一套。
21 从税收的角度,长期持有(伟大的)企业是十分划算的,能多赚取很多利润。
22 查理和巴菲特选股的方法:计算出一家企业打包出售的价格,再除以流通股数,算出其目前的价值。以这个价值和当时的股价作对比,决定是否买入。
23 如果你发现某家公司的产品拥有提价潜力(产品价格还没有达到人们能接受的价格极限,你自己是否愿意购买可以是一个不错的判断方法),那么这家公司就有继续盈利的可能。
24 查理再次提到,这个世界不是由学科思维划分的,所以不能被学科思维束缚住。25 查理提出了5个有用的思维模型:一,简化任务的最佳方法是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二,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三,反向思考;四,跨学科的学习、应用学术思维(基本概念);五,事物的成因总是多因素的,是复杂的。
26 查理在复盘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历史时,提到了不改变产品口味的重要性,因为这样会改变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偏向,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下降。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终归会为竞争对手发现并未消费者认可。此时,发达的现代股份制变为已经占据先手的大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保持竞争优势的机会:买了你。这也是为何Apple、Google、和 FB 都大肆收购新媒体企业的缘故。同时,这也导致了垄断企业不断扩大的垄断程度(2011年,美国媒体行业90%以上的份额由6家巨型媒体财团控制,占同年美国 GDP 的1.3%)。
27 查理所谓的逆向思维,和爱因斯坦的“自我批评”本质是一回事,其效果之所以如此显著,是因为自我否定能够不断把自己的认识往前推进,这也是孔子所讲的“五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而反省的一种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日记。所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下了诸多修身养性反躬自省的文字。这一点自己需要坚持。
28 查理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因为他认为了解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对于理解人类行为有极大帮助,这对他的投资事业助益甚多。关于心理倾向,他归纳出了25种倾向。比如奖励和惩罚的倾向。这主要是指激励机制对人类行为的引导作用。不恰当的激励机制,会导致人们做出破坏规矩、获取私利的事。因此,为公司(或自己)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会很好地促进效益提升。还有比如公平倾向,这就是说人们总希望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公平对待,同时公平倾向特别体现在希望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生活中这种例子屡见不鲜。eg.男友对女友付出了多少,就希望女友也对自己同等付出多少。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强迫他人与自己类同的思维倾向,陷入了“他人即地狱”的陷阱中。
29 查理指出一句警言: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者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重要。这就强迫我们走出舒适区,去寻求挑战。从一般的自然规律来看,获取难度越高,受益程度越高。
30 查理认为,在指导人们做一件事时附加上行事理由,人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做事效率较高。Why?因为得到理由,1)人们从解释中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2)假如理由是合理的,人们会自我说服做事的动机与态度;3)有了理由,也就有了目标,人们会在做事时根据目标去优化方法。以上均属猜测。
31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阅读总是有种彼此印证的感觉,一个是笑来的文章,一个是 查理的宝典,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跨学科学习(跨界思维)的重要性。而这种跨界思维实际上又是德国洪堡大学的校训(培养通识人才),也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学校培养的是和谐的人)。或许它们都看到了真理吧。
32 对于跨学科学习,查理提倡要终生实践这种方法。他对自己的跨学科方法做了一个归纳:
1)必须依照基础性给各个学科排序,并按照顺序使用它们;
2)不管是否喜欢,你们必须熟练掌握,并且经常使用的四门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对于那些比你们自己的学科更加基础的学科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3)在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时,要弄清楚那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并且不要背离经济原则,只要有可能,首先通过自己或其他学科中更为基本的原理对现象进行解释;
4)但是如果第3步并没有对现象解释提供有用的新观点,你们可以通过提出假设和进行验证,确立新的原理,就像旧的原理创建的方式一样,但你们不能使用任何与旧的原理冲突的新原理,除非你们能够证明旧的原理是错误的。
33 加入按照查理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那么在国内购买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其实并不难,这些公司普通人都耳熟能详。关键是好些伟大公司都是在海外上市。
34 查理多次提到复式簿记法和收款机的发明对于改善经济行为(体制)的重大意义。这实际上蕴含了一种思想:技术促进道德。因为技术是固定的程序性事物,它客观、呆板得足以抹杀一切人为控制因素,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刻板的技术堵上了一切违法、损人利己的漏洞,因而能避免为了私欲而导致道德败坏的行为。同理,制度和技术是等价物。但关键又在于,这种实际上深刻地透露出一种否认先天道德观的理念,即认为环境塑造道德。从一个理想主义学者的态度来看,否认先验论似乎总带着一种对伟大人性的污蔑和崇高地位的陨落。但在实际环境中,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环境塑造人性、道德)却似乎更加符合实际。这是先验论者面对现实的一个永远无法规避的难题。
35 查理认为,我们自己要避免自我服务偏向;而与此同时又认为大多数人无法非常成功地清除这种心理。实际上是说:承认多数人无法避免,但又觉得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克服这种倾向。这不是讽刺性的精英主义论调么。而且实际上,从概率论上说,每个人的概率应该一致才对。(是么?)
36 一种选择工作环境的逻辑:避免在我们不想成为的那种人的手底下工作。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非凡的勇气和才能。查理的做法是:选择一个他所尊敬的人,并想办法调到他手下工作。PS 这也是一种思考职业环境的有效方法。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从心所欲。
37 古典的人生智慧是穿越时空的,斯多葛学派的许多智慧论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论断几乎如出一辙。
38 如果说科层制体系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大多数人生存的需要;因为缺乏科层制的社会,协调民众的成本太高,体制则大大降低了这以成本。但是随着互联网征信系统的完善,以及电子智能的推进,是否科层制政府的存在意义就在逐步缩减。那么,未来的政府形式,是什么样的?
2016.09.23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