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不到真理的矿工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对法律的探讨,从来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社会议题。而一旦涉及法律问题的探讨中包含了“情”,基本无解。所有讨论全都被白纸黑字的条约所掣肘着。

“我们不过都是流于现象表面永远挖不到真理的矿工。”

讨论矛盾对立的问题,仿佛就像讨论生死一般需要保持“新生的狂喜”和“死亡的落寞”这种黑白分明的状态。而法律既不属黑,也不属白,它是黑白交界处灰色地带的产物;从不是绝对正义,也并非放纵邪恶,它是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保证,而小部分错综复杂的问题,一定会交织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必定有一方,甚至两方拼死博弈的现象。

• 代表着绝对正义的小夜子

小夜子是“绝对正义”、是对立面中“白”的存在。由于痛失至亲,她在后期走访调查中,对日本法律的死刑判决、无期徒刑判决都提出了质疑:

因困境而犯罪的人们,没有得到足够技能培养以使其脱离苦海,而是将他们禁锢在监狱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再将其释放,直到出狱他们会再度面临困境,再次犯罪,这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罪大恶极,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然而其内心本身本来就毫无悔改之意,即使对他执行死刑之后又能给遗属带来什么呢?遗属们极力要求的死刑判决,那种狂热的报复感和强烈的悲痛,以及在犯人处刑之后所陷入的无尽空虚,也随着恨意对象在人间消失而消失。这样的死刑判决,不过是虚无的,在犯罪份子身上的十字架,是虚无的十字架。

以至于在最后史也和其岳父被指认出罪行,小夜子所坚持的正义破坏了一个家庭的时候,小夜子的正义看起来仿佛是刺眼的,是绝对的白与透彻,是必须达到的目的,是要活生生剥离“善”与“恶”的刀刃。

而我在读过一些书友的评论之后,了解了另外一种可能:“小夜子在青野原徘徊,多次考察,实际上是为了找出婴儿的尸骨。即使史也和纱织最后自首,警方在寻找证据的时候也会因为时间久远、没有直接证据而对两人从轻处罚。小夜子想看到的无非是罪犯是否有悔改之意,而不是将量刑最为最终目的。”

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可能是否成立,每个人所站角度的不同,也并不是“是”与“否”能讲得清的。

• 代表着不完全恶意的史也

如果要问史也部分最令人感到难过的,就是花惠对中原的质问:“他不辞辛苦地拯救一个又一个小生命,即使这样,仍然说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没有任何弥补吗?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这种人背负的十字架或许很虚无,但我先生背负的十字架绝对不一样。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中原先生,你的孩子曾经被人杀害,请身为遗族的你回答我,被关进监狱,和我先生这样的生活方式,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弥补?”

学生时代因为发生性关系没有做好避孕措施从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并不少见,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这个社会议题不断的重蹈覆辙。“在一个避孕套无法在大众媒体上亮相的国家里,却能看到大量无痛人流医院的宣传。”比起“预防”来说,“已经造成的痛苦”难道更重要吗?

史也是恶,也是整个故事情节中最犯规、最矛盾的症结所在。从恶后的人生、职业、家庭,全部都是对恶的弥补,他拯救了花惠、拯救了纱织,更别说那些被他医治过的儿童。而所行善事的源头皆是恶,多么讽刺的矛盾,又是多么有悲剧性色彩的一生。

• 被桎梏着的灵魂——纱织

史也和纱织的生命轨迹,一直不断的以“杀害亲生骨肉”为圆心画圆,史也花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正圆,而纱织的人生圆规从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已经完全崩坏。

她桎梏于梦魇,从噩梦中不断苏醒,以至于后来与小夜子一起再度来到青野原的时候内心道:“所有的记忆好像都保存在大脑特别的地方,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偷窃成瘾,没有被抓包,但却时刻煎熬在良心的热锅中无法自拔。一切的源起也是恶,是年少时冲动的惩罚。史也的“以恶为善”是补偿,那纱织“以恶为恶”又能被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们称之为“自我堕落”吗?

我不学法,关于《虚无的十字架》中案件的分析只能到如此浅显的地步,或许还有某些方面是完全理想化的想法,欢迎探讨。

我们的社会每往前一大步,就需要人民们回头看看:哪些是被新体制淘汰的遗孤,哪些是被新时代丢下的畸形,哪些是挣扎于痛苦的灵魂,哪些是善于自救的真正人渣,哪些是罪有应得却苟活于世的恶人,哪些是百口莫辩却需要以死谢罪的从善者。

纯爱小说 www.shupu.org

你可能感兴趣的:(挖不到真理的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