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中,Netflix就是国外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他家出品过火遍大江南北的《纸牌屋》、轰动司法界的《制造杀人犯》,还有近期口碑爆棚的《火花》、《黑镜》第三季等等。Netflix就是质量的保证。
最近,Netflix又开始搞大事了。他们请了一个专门写历史的编剧Peter Morgan来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就是今年刚过90岁、任期最长、目前还在位的英国女王。
这部剧就是IMDb9.1分的《王冠》。
片头中细致的王冠特写镜头,刚好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的贴切注解。
烧钱程度直追《西部世界》
《王冠》刚放出来第一季的时候,最具噱头的就是耗巨资打造。
当初HBO《权力的游戏》第一季花了6000万刀,到第五季花了8000万刀。《西部世界》总投资超过了1亿美刀。
目前,《王冠》打算出六季,每季10集。第一季的花费就高达1亿美刀。不愧是美剧中的“土豪”。
但这些钱花的是有道理的。为了满足挑剔的观众,美剧现在的制作水准一直是往电影上靠。道具、布景、演员都是高标准,花钱也是在所难免的啦。
导演说,为了符合真实人物不同阶段的形象,他们会找三个甚至更多的人来演同一个角色。比如伊丽莎白二世的青年、成年和老年等等。其它角色包括菲利普亲王、玛格丽特公主以及之后可能出现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等也会有相应的演员调整。
花在布景和道具上的美刀比重也很大。取景地很多,女王办公住所白金汉宫、婚后住的克拉伦斯府、以及温莎城堡、苏格兰海边的城堡等都有出镜,许多画面都是美成一幅画。
女王的婚礼以及加冕仪式,这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时刻在剧中也被很好的还原出来。
细节上,服装配饰十分考究,尤其是那些奢华王冠自然也是原样复刻。
比如官方海报上克莱尔·芙伊佩戴的那顶就是复刻品“乔治四世王冠”。
大婚时佩戴的是“玛丽王后穗状王冠”。
加冕时佩戴的则是“圣爱德华王冠”。
虽然都是复刻品,但高清画质下放大依然能感受到道具的精细。皇室的尊贵也由此可见。
摘下王冠,女王也只是普通人
《王冠》第一集是从伊丽莎白下嫁菲利普亲王开始。
1947年
菲利普亲王为娶伊丽莎白放弃了希腊王位继承权,两人在众多人的反对中成了婚。
1936年
爱德华八世“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娶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自愿放弃了王位。而后“王位”的重任转给了他弟弟,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
乔治六世自小有口吃的毛病,接任王位后,由于工作的繁多,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剧集里,他被诊断出肺癌,无法抑制的咳嗽出血,即使知道是在戏里,但演员的表演也真实的让人心疼。
乔治六世的过世后,王冠的重任传到了伊丽莎白身上。本以为还能和丈夫再自由自在多玩几年的伊丽莎白,片刻间失去了父亲又背负起了重任。
在所有人的认知中,乔治六世的过早离世是因为繁重的工作。本来他的身体就不是很好,天生的口吃又让他的性格偏向于内向。科林·费斯主演的《国王的演讲》讲的就是乔治六世如何克服天生的口吃,在战时演讲,给英国人民带来很大信心的故事。
(《国王的演讲》剧照)
但由于爱德华八世的逃避责任,乔治六世承担起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间接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和她的祖母一样,伊丽莎白一直不能原谅自己的伯父。正如她的祖母所说,因为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我的一个儿子逃避自己的责任,还杀死了我的另一个儿子。
伊丽莎白原本只是想做个普通的女人,享受家庭的美好。但猝不及防的,王冠就被戴到了她的头上。从这一刻起,她不仅是一位妻子,更是一位女王。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坚守,同时也意味着身边所有关系的转变。
和丈夫之间,孩子跟谁姓不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皇室的传承问题;和妹妹之间,无法再亲密无间,承诺无法兑现,因为牵涉到皇室颜面的问题;即使是做决定也不能随心所欲。
许多人都跟她说,因为你是女王,所以你不能表现个性,不要表露情绪。所以女王大人一边在一堆男人和权力中学习,一边给自己树立起一座情绪的高墙,维护王冠高高在上的“神性”。
但是Netflix怎么可能只写女王的这一面?编剧皮特·摩根可是个擅长深度挖掘英国皇家和政客故事的人。
Peter的代表作是《The Queen》(《女王》)以及《Frost/Nixon》(《对话尼克松》),他曾凭此两获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女王》讲的就是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后英国王室尤其是伊丽莎白二世的态度和做法。皮特是个极其擅长创作与真实人物相关的纪实类、历史类剧本。
《王冠》第一季中,每一集选取一个史实切入,首相丘吉尔、菲利普亲王、玛格丽特公主的故事一一展开。有关贵族、皇室的宏大叙事落实到现实中,就是一次次的绯闻、矛盾、争夺。
没看够《唐顿庄园》的人,一定可以从《王冠》中找到填补内心的点。
超高还原度,连乔治六世的荤段子也复刻
《王冠》对史实的还原程度到底有准确?我来给你扒一扒。
第一集中,伊丽莎白婚礼前乔治六世换衣服时很焦躁,在管家调整他的领结时,他完全失去冷静,大骂了一句:"Oh for Christ's sake, James!" 似乎这并不是最令人吃惊的,乔治国王又继续讲述了一个粗俗的荤段子。
历史上,乔治国王真的需要通过荤段子来缓解紧张吗?
根据皇家历史学家卡洛琳·哈里斯,乔治六世的确会偶尔使用粗俗的语言。哈里斯说:“私下里,国王有时候会短暂的爆粗口和发脾气,这个特征在《国王的演讲》中也被描述过。”
在剧中第八集,菲利普因为压力和伊丽莎白产生了争执,而伊丽莎白扔盘子的这一幕刚好被一位澳大利亚电影人拍到了,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一幕吗?
根据皇室传记,这一幕基本上就是现实。悉尼晨报曾经报道,“第二摄影师Frank Bagnall在看到前门打开时本能地打开了他的相机,从而捕获了难忘的婚姻时刻。”
而后女王很快重新出现,并为刚刚发生的小插曲道歉,并且解释说“它发生在每一个婚姻”,摄影师摧毁了镜头,以免违反皇家新闻准则。剧中这一段堪称99.9%还原了。
第四集中,伦敦大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丘吉尔的秘书也戏剧性的被撞身亡。历史上1952年伦敦大雾真的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丘吉尔秘书有真人吗?
现实情况是,伤亡的确惨重,但不及剧集中表现出来的紧迫。而丘吉尔的秘书角色真人是不存在的,而是根据一群秘书的形象构造的一个虚拟角色。
剧中玛格丽特公主和皮特是情人关系,历史上真实吗?
一个词,yes。
编剧说,这部剧中演员都没有得到皇室人员的指导,而他也不想得到他们的反馈。想来皇室成员看到自己的生活被还原到这种程度,心情也是微妙的吧。
吃瓜如我,只想着坐等看以后撒切尔夫人时代和马岛战争,还有查尔斯和戴安娜不得不说的那些事了。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转载
原载于格瓦拉生活网(ID:iGewara)
扫描二维码,关注ONE有影力!
微信:oneyingyin &onemusic-
微博:@一个App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