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诺贝尔奖引发的思考

由诺贝尔奖引发的思考_第1张图片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开始了,基本都会关注一下。从小就是看着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等长大的,谁小时候没个科学家梦想。所以,每到诺贝尔奖的时候,自然科学杂志的专题系列是必买的。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97 岁高龄的 John Goodenough。可为天选之人,读耶鲁大学,一开始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课程,发现都不适合,因为他从小患有阅读障碍,所以需要读太多东西的课程都不喜欢,最后排除法选择了数学。

选了数学,没成想爆发二战,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 John 想和朋友一起参加海军陆战队,结果被数学老师劝阻,说“不要当大兵,我们需要懂数学的人做战争气象预报”,所以没去成前线。

打完战,可能觉得要学学新东西,准备报考物理研究所,结果被管学生注册的老师告知“物理学里所有厉害的东西,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搞完了,你现在才想着开始啊?”他想了想,还是继续读物理。

54 岁开始在牛津研究电池,找到了钴酸锂材料,解决了早期锂电池容易爆炸的问题,但是因为之前的爆炸事故,没有人愿意资助,最后把专利送给了一个政府实验室。然后索尼买走了专利继续研发,成了今天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但是 John 一分钱没拿到。本人倒是毫不在意,因为不知道这么值钱,只是做了件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牛津有 65 岁强制退休政策,John 还是更喜欢研究,趁着临退休前,改换门庭,跑到了德克萨斯,一直做到了现在。期间,做出了锰酸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车。75 岁做出了磷酸铁锂,常用于电动工具。90 岁开始研究固态电池。97 岁因为电池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家。

你一定以为我要说“牛人是坚持才牛的”,鬼才信。明明就一直是牛人的,只是现在是更被大众所知的牛人。还坚持,一看这人就爱死了研究,就像呼吸吃饭睡觉一样,哪里需要坚持了。

我只是觉得他前几段经历很有意思,排除法选数学,被老师劝阻没有参战,被劝仍然选择了物理。冥冥之中,就有个东西在推动着他朝前走,走向最终的命运。我想,这大概就是运气。

所谓“运气”,影响个人或团体的偶发事件。有好有坏,运气不同,结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运气不受人控制,无法预知。

就像 John 一样,如果选了其他学科,可能因为阅读障碍而放弃学业;如果参加海军陆战队,可能因为战争而死亡或伤残;如果听从了劝阻,可能就不会做电池研究。历史假设没有意义,但是却引发了我的思考。成功,实力肯定是要有的,但是运气重要吗?有多重要?

生活中,大多数人学习一项技能是从模仿、犯错开始的,不断重复练习直到能够胜任为止。然后,就会心满意足地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平常的重复练习对实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

需要走出舒适区,刻意地挑战身体或心理的极限,将技能无限分解,持续且专注练习一个动作长达数小时,整个技能刻意练习的时间很长,枯燥无聊,单一辛苦,所以,大多数人永远只是大多数人。

不论是否涉及运气,发展实力都绝非易事。所谓“实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靠实力取胜的领域,也不是每一个技能都需要刻意练习,比如快递员、汽车修理工、超市售货员等,这些人不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正常够用就好。对于音乐家或运动员,刻意练习就很重要了。

当实力起决定作用的时候,历史就是最得力的老师,通过很长的时间、很多的重复、很多的实践就能获得实力。但是,当运气起决定作用的时候,历史就是最烂的老师。

区块链行情起飞,资本涌入,买什么都赚钱,这并不能说明是凭实力获得,只是运气好碰到了而已。短期内,深思熟虑可能一败涂地,横冲直撞反而连连赚钱,想要总结经验,却发现头绪全无,所有过去的经验在现在或将来都不可复制。

往往,我们喜欢用过去的眼光看待现在、现在的眼光看待未来,而不是用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买了很多的课程或书籍,用活生生的例子教你怎么赚钱致富,但是我们都没把实力和运气在成功中都有一定的作用,等结果出现,我们就会把运气丢到一边,觉得一切都是实力使然,没有任何的偶然,忘了另一种结果的可能性。

特别是大的成功,个人实力的比重可能只有 20-30%,运气反而占据更多的比重,即便你的实力更强,按着成功者的套路,也不可能复制成功,因为运气的部分是无法复制的。

现实刚好相反,实力提高了,整体的实力也相应提高了,运气此时就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不断地刻意练习提升实力,也只能无限接近生理极限,相应的其他跟随者水平也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但是领先者却无法超越生理极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最顶尖的实力者其实差距微乎其微,这时候运气就显得格外重要。

调查研究,人的智力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指的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前的知识和经验不起任何作用。流体智力类型的活动会要求你想象事件的空间关系,找出事件中的客观事实,然后完成一系列数字运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晶体智力指的是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词汇测验、地理、历史考试都是对晶体智力的一种考察。对常识的考察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考察,也是对学以致用过程的考察。

所以,数学、物理、诗歌领域是年轻人的天下,但历史、生物、写作可就是中老年人的地盘了。

我已经尝试提前占据中老年人的地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诺贝尔奖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