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博士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将人类与地外生物或不明飞行物所发生的接触,按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接触: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比如,你在上空看到了一架可能是UFO的东西;
第二类接触: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并给目击者及周边环境带来相关的物理反应,比如,在出现过UFO的地方,同时也出现了麦田怪圈;
第三类接触:看清了不明飞行物体,特别是看清了其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比如,你不仅看见了UFO,还看见了里面的外星人。
然而随着人类对外星生物研究的逐步深入,海尼克博士的理论已无法完全概括人类与外星生物接触的综合,于是,后人又加入了两种接触:
第四类接触:人类直接与不明飞行物体或外星生物接触,其方式包括被劫持、被检查、被进行试验等;
第五类接触:人类以一种有意识、积极主动的方式和地外文明沟通。
电影《降临》说的,就是第五类接触。
《降临》改编自美国科幻作家泰德·蒋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小说中,一群外星人突然“降临”地球,但降临的方式并不是驾驶飞船,而是通过在全世界各地放置一种交流的媒介。小说中,这种媒介叫“视镜”,有点像一种清晰度极高的液晶显示屏,全世界一共有112个。
电影中,外星人的飞船直接光临地球,世界各地总共悬浮了12架,外形庞大,像一个蒜瓣(所以12个如果集结到一起就会变成一颗大蒜?)。
其实,这艘飞船在前期筹备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形状,彼得·克尼格参与了影片最初的概念设计,他设计的飞船是这样的:
形状像一个大苹果,而左边的这个则和自行车运动员的安全头盔非常相似。
格尼克还参与了电影中外星人的外形设计。小说中,这些外星人被人类称为“七肢桶”,因为它们“有七根长肢,从四方像中央辐辏,轴心处挂着一个圆桶,整个形体极度对称”(节选自李克勤译本)。
筹备阶段,导演维伦纽瓦给克尼格找到了大量的视觉参考,但整体说来,他的需求是,希望七肢桶看上去像一种两栖生物,柔软,而且没有前后之分。
这是克尼格给出的几稿设计图,看得出来,都有些复杂:
在他对七肢桶和飞船的所有设计中,只有一处最终被用到了电影中,那就是影片主角——语言学专家路易斯·班克斯(艾米·亚当斯饰演)和七肢桶们会面的地方(上图中出现的空间)。
这间“会面室”,就是人类和七肢桶发生第五类接触的地方,他们进行了怎样的沟通呢?答案有些简单,但也在情理之中——他们相互教对方如何写字。
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的最重头部分,就是对七肢桶文字的描述。泰德·蒋这样形容七肢桶的文字——“一堆胡乱图画便出现在屏幕上,略微有些像连笔草书”,“看上去根本不像文字,更像一大堆纠缠混杂的小画,……不是一行一行排列,也不是一圈一圈排列,它们的排列根本不依照线性方式,……就像是把许多语标凑列到一块,需要多少语标就用多少,凑成一大团”(节选自李克勤译本)。
简单解释就是,我们人类书写出来的语言借助的是字符的线性排列,正如你正在看的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地阅读,然后形成了含义。但七肢桶的书写逻辑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是一笔写就的,一段完整含义的前因后果都包含在一个图像里。
于是在电影里,它们的文字被设计成了这样,通过触手中喷出的墨汁书写:
是不是完全看不懂这个图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这几张图可能会让你稍微明白一些:
看似无甚区别的一个圈里其实有很多笔画
为了设计出外星人的文字,《降临》的制作团队特地请来了语言学专家、软件编码专家、设计师,他们为这种“外星文”设计了100种不同含义的书写笔画,你可以将这100种笔画视为100个汉字,它们不同的组合就能够表达出不用的意义。
编剧埃里克·海瑟尔的笔记,内容大致是怎么教会七肢桶人类的语言逻辑
为什么七肢桶的文字是这种古怪的书写方式?这和它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而这种方式与人类是截然不同的。小说用费尔马定律解释了两者思维的不同:
费尔马定律提出的概念是,光在任意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都会选择最短的传播路径。这是人类与七肢桶在进行科学理论的交流时,后者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定律,因为它不以因果,而以过程为依据。
即,光似乎早就“知道”,它在传播的时候需要从A点到B点,这时候,它只需要“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即可,光在一开始就看到了因和果;而人类的惯性思维方式是,先看到因,然后采取一系列行为,最终获得一个果,对于“果”,人类是后知后觉的。
前者是七肢桶的思维方式,所以它们在表达一个意义时,不需要用因推导出果,即人类的线性方式,而是一笔写就,因果皆在其中。
换个更加玄乎但是简单的方式解释,七肢桶可以看见未来。
这正是《降临》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它讲述的并不是人类阻击外星人的地球保卫战,也不是人类通过与外星人学习先进科学理论进而实现飞跃。它要说的东西复杂至极,但也简单明了,它说的,是一个语言学家,通过学习某种外星语言,进而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
她,路易斯·班克斯,可以看见未来。
但是否,她看见了未来,就有能力去改变未来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说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岁月之书”,书中记载了一个人一生中已发生和会发生的所有事,当这个人站在这本书前,阅览着未来她会做的所有事后,会刻意去改变吗?
答案是一个悖论,其一,岁月之书永远是正确的,其二,她可以去刻意改变,因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因此,路易斯提出了两个假设,其一,岁月之书永远不可能被人们发现,其二,即使被发现,看过的人也必须选择遗忘。
站在“岁月之书”面前的路易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所谓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惯常思维的产物,而现在,她拥有预见未来的思维模式,她不是为了改变,而是为了去实现它。
小说中,路易斯预见了未来25年中她和女儿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故事开始时,她的女儿还没有出生),25年的生活中有甜蜜和感动,但也同样存在争吵和痛苦,路易斯当然有能力去弥补那些争吵和痛苦,但如此一来,是否喜悦和感动也就随之消失了呢?
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试着理解为什么路易斯没有改变自己的未来。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篇很短的小说,它甚至没有什么故事,近乎就是一个极其新颖和强大的概念。结尾,七肢桶分布在全球的112“视镜”全部消失无踪,七肢桶们为什么降临地球也并未做出任何解释。
而《降临》的后半段,似乎对小说情节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预告片中路易斯说,“我知道它们为什么来地球”。
这个原因,可能改变路易斯甜蜜又痛苦的未来吗?
微信:oneyingyin 微博:@一个App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