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数据许广彬自述:我的站长岁月

编者按

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做破解网站,个人站长圈内无人不知,是国内第一批玩域名的IT人。他掌握着中国70%〜80%的站长资源,与蔡文胜、戴志康、吴欣鸿、华军、李明顺等草根站长都是好基友,但他却最终成为站长圈的“逃兵”。2004年,机缘巧合他进入IDC领域并一气做了下去;2007年,因为对国内IT资源的深入了解及成熟运营,成为中国第一批云计算领域的探路者。 后来公司转型,他再次创业,于2012年创办的华云数据带动了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变革。他就是不愿接受家族生意的华云数据创始人许广彬。

口述 | 华云数据创始人 许广彬 整理 | 刘岩

坚持走出去创业

我毕业于西安工程学院,学的是热能工程,属于典型的动手强于动口的工科男。1997年在校期间连拼带凑,再从家里骗点儿生活费,买了个电脑,搞个“小猫”拨号,和几个同学开始凭着兴趣玩起互联网,每个月交了网费之后,哥儿几个到处蹭吃蹭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和现在完全不同,比较粗糙,对技术的要求相对现在要高一些,我当年堆代码的手艺要比现在强多了。

后来因为个人爱好,我集结了国内几乎全部破解高手一起做了个破解网站,开始想低调点,取名为“赢征天下”,域名是winzhen.com。后来好朋友送我一个域名yingzheng.com,于是更名为“赢政天下”,口号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有种惺惺相惜的默契和大公无私的良好信任,用现在的话说叫良心论坛。那个时候在中关村卖的盗版碟上面都标有“赢政出品必属精品”几个字,因为不打赢政LOGO的盗版盘不好卖。尽管当时占据整个市场的盗版销量很惊人,但我们不靠这个赚钱,一分钱都没收,所以很多被盗版的软件商也没法找赢政天下的麻烦。

毕业后,根据专业我被分配到兵工部下属的国企锅炉厂,在车间烧锅炉,算是铁饭碗。结果几个月之后就光荣下岗了。

1998年3月30号,户口迁回原籍拿到新身份证之后,我就想出去自己闯荡,但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子承父业留在家里人身边。其间经过还是挺激烈的,最后的结果是我顶着巨大的压力跑出去独立创业了。

站长江湖

离家之后,我就想干互联网,但对互联网的认知很朦胧,那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商业模式或完善的产品。口袋里揣着几千块钱,就开始了寻找之路。最开始去的北京,但混得不怎么样,赶上大学生不包分配,感觉满街都是年轻人在竞争。和同学商量后,我来到中国5个经济特区中唯一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的特区——厦门。那是1998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为企业申请域名,做网站,搞企业邮箱。尽管现在大家很清楚这就是互联网业务,但15年前和企业谈这些,别人都认为我是大忽悠、大骗子。

最难的时候我曾经连续两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但就是撑着一口气不对家里说。当时别人都8点起床,我6点就起来,拿个不锈钢暖水瓶熨烫衣服,烫得平平整整地再出门。因为我的工作希望客户能第一时间对我有个好印象,我很渴望成功,很认真地一点点积累。

我玩过域名,对站长圈子很熟。比如,58同城的姚劲波,还有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当时吴欣鸿还不叫这个名儿。我们玩域名都比蔡文胜还早些。蔡文胜第一次玩儿域名应该是1999年,他后来一直钻研,成了我们之中在域名领域最有成就的。

我和蔡文胜认识十几年了。2000年,他请我帮忙优化域名注册。2003年时,我做着赢政天下,蔡文胜做265,也经常给他干干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儿。当时也不谈钱,因为赢政天下就是一个有点江湖气的凭兴趣和人际关系运营的个人论坛,帮着用户优化都成习惯了。

有一天深更半夜,蔡文胜给我打电话,问是否有办法让265的安装量和首页设置量一月内上升500万。我说这不好搞。但是后来,我看到有人可以搞得定,那就是周鸿祎。当时的周鸿祎还没做3721,在做社区聚合的模式,叫奇虎社区,整天和大旗网对着干。他投戴志康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搞了奇虎社区。尽管名字都叫奇虎,但和后来奇虎的业务完全是两码事儿。

蔡文胜来厦门的第一个员工是张立,也就是今天欣欣旅游的创始人。蔡文胜就是那种老大哥的心态。那时候厦门很小,最早吴欣鸿不在厦门,在老家泉州开了家企业建站公司,后来看到厦门发展机会更大,就过来搞了520.com社交网站,比FaceBook还早一两年。本来网站可以搞好,但后来遇到一些问题,就给关掉了。然后蔡文胜就喊他一起来帮忙,之后吴欣鸿又搞了美图秀秀,现在已经红透半边天了。

当时还有阿飞(《神仙道》创始人姚剑军,先后创办站长之家、CNZZ数据统计、光环游戏),以前完全不是企业家状态,最早他就想搞源代码下载。但我很欣赏阿飞身上的一些特质,就介绍他和蔡文胜认识。阿飞创办了cnzz.com,后来蔡文胜成为董事长。蔡文胜拿cnzz.com域名加7位数现金,换了阿飞一些股份。后来阿飞又搞光环游戏,蔡文胜又成为除阿飞以外的大股东。

我和戴志康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他读大学时我们就认识。戴志康毕业后创办康盛创想,拿了周鸿祎的投资,一步一步把公司做起来。我们中间也一直保持联系。我是他的客户,我又给他介绍了很多客户。2007年,我因为创立世纪互联的云计算公司到了北京,经常跟戴志康一起打羽毛球,和朋友们一块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关系更加融洽。

总之,在厦门做互联网的人我基本都熟,除非他刚进来一年或者半年。当时在厦门互联网圈,大家的小日子过得都不错,虽然我的赢政天下搞破解不赚钱,但是广告费还挺多。hao123创始人李兴平确实是流量高手,4399也是他的。那个时候4399搞一个小游戏,没人玩、没人弄,后来蔡文胜觉得好玩慢慢搞起来。

其实,在2000年前后,大家玩互联网不像现在就想着赚钱。那时候的风气就是大家组成一个圈子,像一个大家庭,在一起非常亲。你做一个牛×的东西,我觉得你就是牛人。大家在一起探讨的不是生意,更多是互联网怎么发展,谈你的论坛应该怎么发展,我的赢政天下未来怎么走,有种很纯粹的革命友情。

逃离站长圈,甘当“包租公”

我算是站长圈的逃兵,最终不做赢政天下了。其实刚到厦门的一段时间靠赢政天下的广告点击费经营起小团队,一个月轻轻松松就能有几万块的纯收入。但慢慢网站流量太大,免费托管服务器的地方不能负担了,我就自己搞个ADSL拨号。后来,网站关掉几个月,广告收入切断,我就不得不开始积极寻求新的业务方向。因为毕竟是盗版,对软件商没好处,国内的大环境也越来越成熟,最终就彻底不做了。但依然参加蔡文胜每年一届的站长大会。

第一次创业是跟朋友合伙,那是2000年,做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等很基础的业务,算是第一次涉入IDC领域。2003年选择离开,独立创办蓝芒。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打算做IDC,而是只做软件。我们团队还开发了一个软件,叫域名虚拟主机管理系统,帮别人管理域名和服务器,是中国第一个服务器管理软件。当时在中国做IDC生意的有五六百家,有一半以上都买我的软件。后来大家都说,软件用你的,能不能连服务器等IDC服务都帮我搞了?反正这事儿我也在行,有生意就做呗,就这样直接进入了IDC领域。

当时的第一单大客户是日本的一家电子游戏公司世嘉。他们带了1.5亿美金到中国搞游戏,办公地点选在上海的南京西路。我给世嘉在汕头开了100多台服务器,他才用了5台,每个月给我交钱。那时候没有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么浪费,当然同时确实给我带来了固定的良好收益。慢慢的,盛大、优酷等一堆优质企业都来找我托管服务器,到2006年时蓝芒已经可以算是TOP的民营IDC了,知名度和口碑在那儿摆着呢。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挨个数,从百度、新浪、搜狐,再到搜狐畅游、乐视等综合类型网站,还有一些垂直网站,都是我的客户。中国几个神级的站长,从一开始就是我的客户。第一个是戴志康,现在无疑已经是领袖级人物了,他大学时创业用的服务器都是我的。阿飞的第一台服务器也是我无偿提供的。265和z.com、51.com、客齐集(现在叫百姓网)的服务器、内容分发也全在我那里。

圈子里沉淀出来很多铁哥们,其实大家不单纯是生意往来。比如,阿飞、吴欣鸿、华军、戴志康、李明顺等,在那个年代我能够想起来的人,大家关系都非常不错。还因为我在背后是提供服务的,和他们不存在什么竞争。我就给这些人做基础接入方案,弄很多带宽、网络、服务器,非常实际地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所以大家一直很信任我。当时中国做IDC的厂家有一半使用我的软件,这其中的一半又使用我的IDC。

后来,世纪互联找我们谈了很久,想收购这部分业务。我经过考虑,最终把蓝芒的IDC资产出售,只保留了软件业务和团队。当时的蓝芒收入有上亿,利润也不少,品牌价值比较高,而且公司处于良性快速发展时期。卖掉IDC业务,我淘到人生第一桶金,对于世纪互联,这更是一桩无比划算的交易。那时是2007年,我还不到30岁。

云计算领域深度探索

蓝芒软件团队是我从最早时就一手打造的,默契度和配合度相当高,一直帮国家互联网主管部门开发系统备案系统、有害信息发现系统等软件。2012年,我在厦门拿到美元融资后来到无锡,成立华云数据,正式开始运营软件业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蓝芒相当于华云数据的前身。

从2009年,我们就开始做云计算软件的开发。五六年前对别人提云计算概念,别人把我当成大忽悠。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被人当成大忽悠。

戴志康投资的博雅互动就是用我的云服务。是戴志康介绍我和张伟(博雅互动创始人)认识的。网站一开始上线时,戴志康也不知道开发德州扑克到底能不能赚钱。我说行,哥们支持你,我给你搞服务器。他就投了张伟50万元。我想还不如我投呢,因为当时戴志康好像就100万元的余款,还得掰成两半花。投的博雅互动上市了,另外一个项目打水漂了。现在,博雅互动还是华云数据的客户。

再比如说华云数据的另外一个客户4399,和华云数据的渊源比较深。从它当时的负责人蔡文胜,再到现在的负责人,大家都非常熟。合作源自信任,我们合作前不需要做太多铺垫。只要把我们的产品、服务讲清楚就行。游戏尤其是网页游戏,开服务器的量是非常惊人的,可能一天开100个分区,每个分区按4台服务器来算,按照传统IDC的方法,你装400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得花多长时间?我们当年就能让他具备5分钟装一个分区的能力,就是说10分钟开服,不仅把应用、数据库装起来,还可以把各种自联网、内容全给你复制起来。我们的开服速度非常快。

站长们之所以愿意把服务器放在我这里,是因为觉得我不会坑他,不可能把50万元的东西卖到200万元。我还会帮他们考虑什么时候加什么样的带宽最合适,不需要一帮人帮他瞎买,可能买50G带宽,结果只用5G。带宽这东西,网管说用多少就用多少,你自己根本说不清楚的。

其实,我觉得站长资源的累积只是合作的一个层面,光靠朋友关系不够,更多的是要明白创业者的诉求。比如当年戴志康的5d6d.com,为什么愿意放在蓝芒,因为我能提供给戴志康意想不到的服务,让他能够在基础设施这个专业方面始终需要我。

在2006年左右时,业界还没云计算的概念,都是买很多服务器进行堆叠。5d6d网站访问量特别大,每分钟的数据库读写量特别大,磁盘IO陷入瓶颈,加上服务又有点乱。后来我与戴志康一起商量,不用硬盘,而是用内存进行读写,把内存虚拟成硬盘,这种效率就可以解决磁盘IO问题。我又帮他重新梳理IT的架构和系统,让读写速度快起来。此外,我们还帮5d6d.com顶住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恶意攻击。其实我们当时的服务也是免费的。

踏实做IT企业的服务商

现在,华云数据更多走代理商的渠道模式,我们做OEM,给渠道商更多的产品主权。中国现在有牌照的IDC厂商有1200多家,基本上90%以上大家都很熟。很多IDC厂商现在还在用我的技术团队当年首次创业时开发的软件,谈合作的沟通成本很低,可能有时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用我们的软件了。

全国各地的IDC厂商算是贸易性的公司,从运营商采购IDC资源,再卖给最终用户,毛利率非常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一直以来并未受到投资人青睐。华云数据想形成IDC厂商联盟,帮助中小型IDC厂商转型到云计算领域。现在我们已经是1000多家IDC厂商的代理商。未来,我们也会在开发者方向上发力,也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一起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开发者工作小组,主要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和应用开发商提供云服务。

这两年,中国的云计算发展非常快,其实大家技术都差不多,拼的是谁最懂用户,懂得以怎样的产品形态卖产品给客户,让云计算落地非常重要。而我其实从2000年就开始接触IDC,应该是中国最早接触云计算的一批创业者。云主机的名字还是我2007年起的,但当时没申请专利(哈哈大笑)。

玩互联网,可能人家一个月的利润就几千万元、上亿元。有人问,为什么我不做互联网,反而做基础设施。我觉得我没有戴志康、吴欣鸿、姚剑军这些互联网创业者聪明。我就想着怎么把这些人照顾好、服务好。可能很多人看玩互联网的人挺苦逼,但他们觉得是一种乐趣。有时候想想,我觉得其实自己也挺苦逼。至少做互联网的能在节假日休息一下,但我们不行,得24小时盯着他们的服务器,不能宕机,要保证他们业务的连续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中国从1997年有IDC开始,业务持续增长。IDC业务最有可能颠覆的就是云计算,这个在美国已经被证实。Rackspace公司就是很好的案例。我们现在从业务规模到客户规模,发展都非常快。到2014年年底,我们的客户数量应该有20万,2015年预计会达到50万。我们还是比较有可能上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云数据许广彬自述:我的站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