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人男,93年12月出身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大学就读于国内一所农林院校的经管专业,现就职于国内一家知名私企,年薪10w+。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毕业这一年多以来,陆陆续续有一些学弟学妹和亲戚朋友来找我询问找工作的注意点以及大学里该为找工作做的准备。趁此毕业之际,也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一些经历和心得体会,如果这些能对你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帮助,那就足够了。
1.高考的阴差阳错
一如大多数高考失意的考生,我高三毕业的成绩并不理想,于是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便没有了那么多的选择面,加之一心有出省读大学的念头,便想选择一所省外的学校。
四个志愿,都填了外省,前三个都是理工科学校,最后一个兜底,便填了一所农林院校,再差,也要有学上不是。
中学的自己总会有有些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填学校专业的时候,我分别填了四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想着,要上也要上最好的。
果不其然。
高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阴差阳错。
我的大学四年对于这句话真的有深刻体会。
我来到了这所兜底的大学,开启了全国前十的园艺学专业的学习之旅。
等等,怎么成了园艺学,不是经管专业么?
别着急,请看下文。
2.园艺到经管,转专业的心路历程
度过军训,度过迎新,终于开始了真正的大学生活。
一如大多数人的大学,从开始的新鲜与好奇,到后面上课的睡觉与翘课,开始有些恍惚大学的意义。
直到一次班会,班主任做了一个小活动:让大家写下自己对一年后的自己说得话,放在信封里,等一年后再打开。
有时候,人的思维转变是一瞬间的。
或许是班主任的动员太过有号召力,或许是到了该转变的时机。我开始正视自己的一年后,正视自己的未来,开始第一次思考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想干什么:
是要在园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还是要重新选择自己的方向?
我考虑了很久,和同学沟通过,和爸妈沟通过,也和学长学姐沟通过。最后确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园艺专业读下去,后面从事专业相关研究或出国;另一个是转专业,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就业。
这两个方向都是正确的,我到现在都这么认为。只是在园艺专业一直待下去的机会成本太高,无论是出国还是做研究性工作,都是不确定的未来,没法给我的家庭以安全感。而毕业直接就业一方面能尽快减轻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让我尽快经济独立。
越长大越知道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这里说明一下,大学生想毕业直接就业的话,尽量不要选择农林类专业,这类专业的就业率差不差另说,就业面是真的窄,我的大多园艺同学都去做了销售的工作。这类专业真的适合潜心做研究做科研,不适合找工作。
最后我选择了转专业去经管学院,方便日后找工作。
生活的方向一旦定了,很多方面都会有了目标和动力。
选择了转专业,我就必须先保证不挂科,并且尽量提高自己的学分成绩。之前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一下子……别多想,依旧是枯燥无味的,但考试前好好复习,跟学霸多多交流,也能拿个90+,最后我居然是以原专业前十的成绩进的经管学院,看到最后的成绩我也是吓了一跳。这让我第一次相信:
努力真的会有回报。
3.怎么利用大学的课余生活
读过农林院校的学生想必都知道,经管专业在农林院校的地位基本就等同于体育课在中小学的地位。所以,我也并没有想着说通过专业学到我想要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是理科出身,在背诵方面欠缺的不是一星半点。除了概率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这些能拿个90+,以外,其他课程基本都是七八十分,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考虑到毕业就工作,我便将重心放到了参加课外活动上,方便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对公益感兴趣,便参加了学校的公益社团,又和几个好朋友办了学校的微博协会,学习运营和管理。
大二下半年,我和几个小伙伴参加了一个世界500强企业举办的公益大赛,并通过创意和微博的运营顺利进入了全国十强,去了500强的中国上海总部参加总决赛。虽然最后止步十强,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1)学到的东西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之前在建立微博协会学到的一些运营技巧和在公益社团学到的公益理念,包括人脉,都在这次比赛里帮到了我。
(2)尽力去做一件事,有时候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是在刷微博的时候发现这个比赛的,当初也没在意,一时兴起参加了,然后被通知过了海选,就想着反正没事,那就去做吧。联系了小伙伴,不断完善创意,改善,运营。最终进入了全国十强。
在被通知进到全国总决赛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懵逼的状态,毕竟过海选的有900+队伍,二度选拔也有100+队伍,最终我们进了,即便没有过前三,我也知足了,因为我知道我尽力了。
大二暑假,我和公益社团的小伙伴们,去北京做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工,给我的人生体验增加了一笔深刻的无形的财富。另外,我们这支公益队伍在大三时还被学校颁了奖。
大三一方面在尽量提一些专业课成绩,另一方面也在考证。我身为农村孩子的努力是有的,英语也还行,所以四六级是一次性通过的。真心推荐所有的大学生:
四六级最好一次性通过!
大学里四六级真的越往后越考不过去,我基本是见证着我的五个室友是如何一次次考,又一次次没过的。
我在大三上半学期考了计算机三级和会计从业,大三寒假就找了个小企业实习,由于之前早就跟学长学姐了解清楚,所以也没想着大学里实习能学到什么,我更着重去了解一些公司的供应链流程。
大学里找工作除非找的是特别好的实习(考虑到学校情况也就想过了),否则基本是事务性工作,很难真正学到东西,所以学不到东西的同学也别恼,毕竟你在大学里其实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开玩笑啦!)
大三下学期,本来已经没作它想,在做找工作的准备工作了。可能是由于自己大学业余时间参加的活动组织比较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有几个大一学弟学妹通过别人找到我,想拉我一起做挑战杯。想到我大二期间做挑战杯流产的经历,我便一口答应了。
内心好像觉得,不参加一次挑战杯,大学就不完整似的。
于是大三的我和三个大一的学弟学妹忙活了一整个学期的挑战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顺利通过校内选拔,不断地答辩,修改,调整,排练,一步一步,到达省赛,并最终拿到了挑战杯省赛银奖。
又一次意外的惊喜!
有时候,你准备好了,机会便会自然而然来找你。
有了大三寒假的实习,大三暑假我就没找实习了,通过两个月的努力拿下了驾照,又一个找工作的砝码。
大四找工作异常的顺利,现在所在的这家企业是我面试的第一家企业,顺利通过,工资待遇都比较满意,就签了。
后面也去试过其他企业,但总不如现在这家,也就放弃了。
大四后期,去了一趟南京,去了一趟青海,也算圆满。身为一个农村孩子,自也不会乱用父母的钱,用的都是之前的奖学金。
奖学金?看后面!
4.总结
(1)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大学是大一发两次奖学金,大四不发,故而我大一拿了两次二等奖学金,合计3k。大一园艺的基础课除了植物相关的,理科居多,我占了理科的优势,成绩比较好,另外也有大一的义工和校舞蹈大赛一等奖的加分,才不至于被其他学霸拉开太多。奖学金拿来买了一部手机,剩下的存着。
大二本来成绩是不够拿奖学金的,但因为拿奖学金是看综合测评的,我的课外活动很加分,有英语配音大赛二等奖、知识竞赛三等奖、创意大赛全国十强等等。帮我拿到了1k的三等奖学金。
大三在背诵的课程里也找到了一些门道,靠着成绩和挑战杯省赛银奖的荣誉,我第一次拿到了一等奖学金2k,并用着4k左右的奖学金,完成了我毕业前的两次旅行,也算圆满。
看到了没,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我在放弃一部分学习的精力去做活动、做项目、参加比赛,与此同时,这些活动和比赛也帮我拿到了奖学金。这种正循环会督促自己越来越好。
(2)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积累过来的
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从没想过毕业能找到一个10w+的工作,我当初的目标就是找个每月6k的工作就绝对的心满意足了。
然后我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努力,去做准备,去参加活动比赛,去锻炼自己,去积累人脉,然后目标就在我的不断努力下,被我甩到了身后。如果你现在再给我一份6k的工作,我绝对看不上眼。
所以,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一步步积累,一步步努力,生活有时候就会带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3)时间总是有的
有人可能会疑惑,我怎么有这么多的时间。除了正常的上课外,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
有人可能觉得我旷了很多课。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很少旷课,非常少,除了一些正常的请假以外,我大学的旷课次数不超过五次。
除了上课之外,
大学里的时间真的要比你想的充裕的多的多。
不信的话,可以仔细想想和规划,你会发现,你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4)做自己最好
我其实是个很内向的人。我平时最喜欢的事情其实是看书,尤其是纸质书,大学里估计看了有100本,不算多,但真的对自己影响很大。最近有参加的换书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换书,真的很有意思。
回归正题,可能很多人通过我前面的描述,已经把我规到了校园达人的范畴,可是我其实并不是。很多我做的事,都是我想做、我愿意做的事,所以我会去努力打开自己去接触,去悦纳。热情这个东西可以打破很多桎梏。但大多数时候我还是内敛的,喜欢安静的。
安静是内向性格的人放松排毒的一种方式。
我举个例子说明下我的情况,也跟内向性格的人说明一下:
内向性格也没什么不好,做自己最好。
我在面试顺丰的时候,一面是群面,就是几个面试的人集体讨论一个话题,然后给出观点,总结发言。(不懂的自行百度吧)
我的性格导致我很难在一群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全场我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每个人都会说的,自己阐述观点,另一个就是面试官问我时说的。
全程我就说了这两句话!
但我还是过了初面。可能性有很多:
可能是我的回答切中要点;可能是我的性格符合职位;可能是我对了面试官的胃口……
但是不管是哪个可能性,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不要放弃,总能遇到合适你的职位。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