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系列(一)

小时候的读书记忆和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给自己形成了一种评鉴文字的标准:

  1. 印成铅字就自带权威属性;
  2. 被主流媒体刊载就一定价值非凡,世界观端正;
  3. 受大多数人追捧就一定是科学与真理的导向;
  4. 被大声在公共场合宣扬的一定是炙手可热的金科玉律。

当时总是可以被轻易地灌输一切信息,而对于此信息的价值高低甚至正确与否并不予商榷,或者是偷懒地“从众”--认为大多数人都赞同的没可能错,又或者对于“权威”有着一种魔性的崇拜。
随着年岁增长和阅历增加,对于很多逻辑关系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当年的壁垒正在逐个打破。人人可以输出可以评判,归根究底自己只能代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对于别人只能是参考而不是全盘接受,没必要绑架他人说什么“大多数”云云,“因此应该怎么怎么样”。
还有段时间痴迷于知乎,对那些抖机灵的简短回答很是乐见。但看了一段时间后也就麻木了,归根究底这也仅仅是抖机灵,诚然有的很戳人,但其研究与学习价值并没有很高。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有逻辑体系的,可经推敲并且能给人提供研究与学习角度的。
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判断变得更加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事务的相关性于逻辑因果相混淆:事物的先后发生并不能代表因果。
有时候很多报道往往是各个细节的罗列与最后结果的输出,对于其中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有严谨的推敲,要么是借助一些条件的假设要么是规避一些可能因素,我们只能说那些事情相关而对于A一定导致B这一结论并不能认同。

科学不分多寡,合理性与其拥趸多少并不直接相关。

事物的出现总是会经历很多的质疑和否定,但其对错或是合理性并不是由支持者的多少而决定的。很多“念旧”的人对于生活中的新事物有抵触,要么是觉着麻烦要么是对“学习”这项活动有抵触,认为没有这个事物的出现世界照样运转,诚然,太阳照常升起,但精益求精,更上层楼的体验或许对他们来说并不常见了。
再如,果壳上面很多科普辟谣贴对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事物的重新分析与评判也是“求真”的体现,是开始质疑并逐渐寻找真相的体现。
还有另一句让我一直很在意:

读书是启蒙。

并不是要直接在书本中找到具体事物解决方法的标准答案,毕竟人是独立且有差别的个体,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处理方式需要自己整合所有信息来得到。在这条路上其他所有的存在都是辅助,差异在于帮助的大小,因为最终的取舍判断是自己作出来的。
我们的大脑作为自己的中枢处理系统是需要整合所有信息并作出合理回应的,不应该是刻板的套用前人的路,要勤于观察思考,并敢于尝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洗脑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