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1张图片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作者:张良计,一个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BOY。


导 读

麦肯锡的PPT模板,重点不在花哨,而是让思考流程具体可感。这些PPT仿佛是“思维地图”,其内含的分析问题的技巧满满都是“宝藏”。


工作这么多年,我写过无数的PPT,也看过无数的PPT模板。可在我看来,只有麦肯锡的PPT模板能称得上“PPT圣经”一般的存在。


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它有多酷炫好看(实际上并不好看,反而很朴素),而在于这套模板中所蕴含的思维技巧非常实用,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它们在我职场前几年一度纠正了我许多错误的思考方法,是我高效思维的启蒙教材。


这套麦肯锡的的PPT模板在网上就能找到,一共306页,包含了众多基础却经典的咨询公司思维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搜索关键字“麦肯锡PPT模板”,记得找306页黑白版的。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2张图片

(麦肯锡经典的PPT模板)


今天的文章,我挑选了其中3个有代表性的模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高效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对各位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1

“拆分和总结”的思维


该思维方法来自经典的“波特5力竞争模型”


波特5力模型在分析企业的竞争力量时,将它们总结为五个方面: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5个力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


麦肯锡的PPT模板第94页将它进行了呈现: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3张图片


然而今天我们的重点不是讲解竞争五力模型,而是这个模型背后的思路。它是一种“先拆分,后总结”的思维方法。


即,将影响一个事件的核心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进行拆分,然后并排罗列,逐个分析。


这是逻辑思维中最基本的思考方法,运用范围也最广。


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在商业竞争领域,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按照现有竞争格局、供应商、消费者客户、替代品、新进入者5大属性进行分类,而后逐个击破分析;


再比如市场营销行业经典的4P理论,就将企业的营销方法按照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4个属性来进行细分。这4个P就是决定一个企业营销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拆分和总结”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一种将复杂事物先分解成简单的组成单元,然后再统一进行归纳的思维过程。


除了商业上之外,在职场个人发展上我们同样也能运用这个思路。比如我们在分析自己在职场上的求职状况时,就能运用这个方法。


倘若把职场也比作一个竞争市场,借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来对影响我们求职的“力量”进行拆分,就不难发现一一都能找到对应(如下图)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4张图片


看不清楚的同学,我用文字再写一遍:


供给方:

本行业的求职人才整体概况;


购买方:

本行业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整体概况;


新进入者:

人才新鲜血液(比如新的毕业生);


替代者:

非本行业,却能提供价值的人才,或者人工智能和机器;


以上就是一个人才求职市场的竞争分析模型。接下来我们只用把这5个方面分别进行填空,最后就能得出一个完整的格局图景。


“拆分和总结”的思维就简单介绍完毕。这一小节的最后,提醒大家几个平时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事项:

在进行影响因素拆分的时候牢记MECE原则。事无巨细,绝不遗漏,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方面。


在进行总结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重,把有重合部分的因素剔除只留一个。比如市场营销中,做广告,做公关,做活动都是在做推广,所以只留一个“推广”来进行总结即可。这样最后看大的图景时就非常简单清晰。


2

“二维坐标系”的思维


大家不要看到“坐标系”三个字就头疼,想起上学时一度被数学老师支配的恐怖。


相反,这个一点都不恐怖,反而非常实用。


“二维坐标系”分析的是事物的发展状态,它通过在轴线上的坐标来演绎出不同的形态,从而方便我们清晰理解。


麦肯锡的PPT模板第105页将它进行了呈现: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5张图片


上图的模型,描绘的是在一个特定市场中所有企业的产品竞争现状。


其中,横轴代表产品的市场吸引力(Product/market attractiveness),按照低、中、高的顺序共有三个坐标区域;


纵轴代表该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定位(Competitive position),同样按照低、中、高进行了三个坐标区域的分类。


这样画出来,实际上就是一个3x3 的九宫格。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竞争者都塞进去,大家来排排坐,分果果。


例如像下面这样: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6张图片


再比如,我曾经在分析为什么“咪蒙教你月薪5万”的课程是扯淡时,就用到了二维坐标系的思维方法。


我按照“业务类型”和“用户群体”两个维度来构建坐标系,然后进行阐释说明(如下图):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7张图片


从业务模式上来看,咪蒙之前是写情感鸡汤,给用户提供感情慰藉和陪伴,然后赚取不菲的广告费。现在一下子跳进职场培训领域,可以说和以前的业务八杆子打不着。


这是由业务A向完全不同的业务B进行转型,于是我的纵轴按照业务类型来划分坐标。


从用户群体来说,咪蒙的核心粉丝是初入社会的无知少女,还有生活不幸的家庭妇女。可从她的课程说明来看,她想要服务的是那些“有能力,但迟迟得不到加薪的人”。


这是由用户群A向完全不同的用户群B转型,所以我的横轴按照用户群种类来划分坐标。


最后不难看出,咪蒙月薪五万的课程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动作,未来效果如何非常值得怀疑。


以上就是“二维坐标系”思维的简单介绍。在实际运用中,同样有一些地方需要提醒。


注意事项:


运用“二维坐标系”的思维时,最难地方的是定维度。


怎样的2个维度,能够恰到好处地描述你想要分析的对象,既不会有失偏颇,也能够精准概括?这是值得花大功夫去研究的。


例如在上文麦肯锡的PPT模板中,将“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定位”作为描绘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这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做法。


因为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受欢迎,就是看它对消费者的的吸引程度以及塑造出来的品牌形象如何。相反如果用诸如“产品包装”,“产品价格”等维度来描述,就说不通。


其次,你定下的维度一定要有线性变化的特征,这样才能分割出不同的坐标区间。


例如时间的变化:过去,现在,将来;


也可以是程度的变化:低,中,高;


或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种类变化:用户A,用户B,用户C...


总之,“维度”一定要具备变化的属性。这样你的横轴和纵轴才能分割出不同的坐标区间,进而演化出那些四宫格、九宫格甚至十六宫格来。


3

“由下至上的金字塔”思维


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思维模型。


金字塔思维,描绘的是事物层层递进的关系。它的展现形式是由下至上,一层扣一层,从基础到高阶。


麦肯锡的PPT模板第12页将它进行了呈现: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8张图片


金字塔模型多用于对一个事物进行分层分析。它从底层基础开始找起,逐渐向上拓展,直到顶端。越往上,越稀有。


最为大家熟知的金字塔模型,应该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下图):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9张图片


在上面这张图中,最下面的“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础最底层的需求。在“生理需求”之上,逐渐拓展出“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直至“自我需求”。


在这个金字塔中,每一个上层需求,都必须建立在它的下层需求“被满足”的条件上。


例如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我们才会对社交有需求;反之如果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谁还会有心思去交朋友?


再比如,只有我们的社交需求被满足了,才会衍生出让自己被尊重的需求;反之如果连基本的社交朋友圈都没有,谈何尊重不尊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模型。在日常工作中,这个思维可以运用在多个方面。


例如,在品牌咨询领域,经常用这个模型来描述一个品牌的理念和定位(如下图)。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10张图片


上图金字塔的逻辑是,首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具备针对性功能的产品,然后从产品的功能特性中提炼出品牌的感性价值,最后将这些感性价值抽象成精炼的品牌定位语言。


比如白酒品牌江小白的定位,就可以用下图去呈现: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11张图片


看不清楚的朋友,我用文字再写一遍。


品牌定位:

最懂年轻人的白酒;


产品的感性价值:

给年轻人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情感陪伴;


产品的理性功能点:

轻口味(小曲清香),休闲型的高粱酒;


消费者需求:

年轻消费者不喜欢传统白酒的厚重口感,更倾向于舒适利口的白酒;


从下至上,先研究消费者需求,然后研发产品的理性功能,再上升到感性价值,最后升华成为品牌定位。


这就是金字塔模型的运用。大家在平时使用这个思维时,同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事项:

金字塔模型,和我平时经常说的“金字塔原理”,有联系也有区别。


联系在于,它们都描绘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发展逻辑。


区别在于,“金字塔原理”是由上至下的总分思维。比如先说结论,再依次摆出论据,层层剖析;


而今天介绍的“金字塔模型”是从下至上的“盖房子”思维。先从最根本基础的东西找起,然后逐层上推,层层加码,不断拔高。


虽然都是金字塔,但是起点不同,用处也不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我用一张图来总结这三个思维模型: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12张图片




你有一份福利待领取


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麦肯锡的PPT模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高级的思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