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个奇迹,没有他,就没有奇迹的开篇。
作者丨王巍峰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网络
2019年10月23日下午,“义乌奇迹”缔造者、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谢高华离世,享年88岁。
为民谋利
当工商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来到她的地摊前,章华妹下意识地快速收拢货物,准备“逃跑”。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对方并不是来查封摊铺,而是邀请她去办营业执照。
得知消息,身边的朋友劝她:“千万不能去办。一旦登记就留下了证据,‘文革’刚过去,谁知道过两年政策又是什么样,说不定到时你就成了被打倒的对象。”
章华妹是章家7兄妹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是国企工人,母亲没有工作。由于生活实在窘迫,在父亲的劝说下,她才在家门口附近摆了一个小摊。
“最害怕的就是见到熟人。那时候,做生意很让人看不起。”何况,当年的章华妹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除了躲熟人,每次远远看到工商管理所的人要过来,她就要赶紧收拾东西躲起来。否则,货物就会被没收。
父亲深知女儿需要一个“身份”。就替她拿了主意:“华妹,你还是去办一张吧。”
1980年12月11日,这个19岁的温州姑娘“胆战心惊”地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然而,直到1982年,温州向北200公里的义乌,发生了“提篮女”叫板县委书记的故事,章华妹才更加安了心。
当年4月的一天,金华地委副书记告知谢高华:“省委决定让你到义乌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谢高华正在金华所辖的衢州担任县委书记。由于衢州的水利工程还未完工,他提议:“能不能让我继续留在衢州搞水利 ,哪怕给新来的书记当副手?”
“这是省委的决定,你执行吧。”
谢高华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杯水,抽了两支烟,一声不吭离开了地委办公室。
4天后,他刚到义乌县上任,就被“提篮女”冯爱倩盯上了。
冯爱倩了解到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不爱坐办公室,而是喜欢到处视察,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有一天,谢高华去街上理发。刚出巷子,就被盯梢多时的冯爱倩迎面拦住:“你是不是县委谢书记?”谢高华点头说是。
冯爱倩的义乌土话说得很快,来自衢州的谢高华听不懂她说什么。冯爱倩很生气,嗓门就更大了,远看就像吵架。很快,就围上来几十个人看热闹。
眼看这样不能解决问题,谢高华就邀请她去县委办公室详聊。
他安抚着冯爱倩坐下,并倒了杯水递给她。冯爱倩有点不好意思,从兜里掏出“大重九”:“烟差了点,你吸不吸?”
看到谢高华顺手接过一支,并且还要给自己点烟,冯爱倩的语气瞬间就缓和了。在一支接一支的让烟、点烟中,两人开始了真正的沟通。
原来,冯爱倩家里5个孩子以及老母亲都需要她养活。“日子太苦了,有一次家里没米,我借了7户人家都没借到。”
1979年,她卖了家里10担谷子换来80元,又从信用社贷款300元,决定靠摆摊做点小生意来谋生。
冯爱倩每天起早贪黑进货卖货,却被当时“投机倒把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赶来赶去。从北门街到廿三里再到湖清门,“天天抓,天天跑,抓到一次罚款1元,两三天就白干了!”
冯爱倩说,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被赶得没办法了,“宁愿被打死也不愿饿死”,就大着胆去找当地官员起诉。但当时风向不定,大家怕丢了“乌纱帽”,顾虑重重。
谢高华最初也是向冯爱倩解释说,政策不允许摆地摊。
“我靠自己劳动,有什么不对?”说着说着,冯爱倩就哭了起来。
谢高华想了想,下定决心:“你回去继续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赶你,也不罚你。”
有了这把“保护伞”,冯爱倩十分高兴,逢人就宣传。
冯爱倩前脚刚走,谢高华后脚就把领导班子叫过来开会。会上,他明确表示:“尊重老百姓需求,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事我负责,宁可不要乌纱帽!”
随后,义乌县颁布了“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
其中,“长途贩运”是当时法律明令禁止的。其他三项,也全都找不到法律支撑。
省委点将
“义乌你人生地不熟,还是带上两个衢州的干部一起去吧。”去义乌履新之前,不少人听说义乌派系斗得厉害,都这样劝谢高华。
谢高华却婉言拒绝:“去义乌是省委决定,我没有权力带人。再说了,做事还是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
后来他才知道,省委专门调派让他去义乌,是有着特别的期待:义乌位于浙江的中心,要给温州在内的周边城市做出个表率。
而就在去义乌的前一年,谢高华在衢州任职时,还曾被《人民日报》当成“破坏国家计划搞市场自由化”的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批评。
当时,国家对橘子统购统销,衢州每年产橘8万担,每年任务只有6万担,剩下的橘子国家不收,自己也不能卖。
“橘子大丰收,橘农却要上街要饭。”谢高华深思之后,做出决定:“完成计划前提下,农民多余的自留橘,哪里价格高就卖哪里。”
一时间,很多外地人来衢州收橘子。结果自留橘“卖超了”,计划没能完成。
被点名批评之后,衢州橘农都不敢再种橘子。谢高华却鼓励大家:“不用怕,继续种!继续卖!”
有了谢书记支持,最关键是,卖钱更多,橘农积极性提升,产量也提升了。有关媒体实地考察后,又对谢高华的行为进行认可和赞扬。
衢州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当地典型。谢高华就这样被省委重点关注了。
到了义乌之后,谢高华的第一印象就是:穷。
3平方公里的市区,“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据义乌陆港事务与口岸管理局王建明回忆:“城区人很少,大家都很熟,街上看到一辆自行车,都能说出谁家的。”
第二印象是:“恶”。
谢高华一到任,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告状信。今天左告右,明天右告左。有人要提倡市场经济,马上就有人说:“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子,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子。”
为此,他召开干部大会:“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老百姓利益出发。”强调大家都是义乌的干部,都要为义乌老百姓着想,否则,“不管你是哪座庙里的菩萨,全都得搬出去”。
政令一出,告状信锐减,干部们开始集中精力思考经济发展。内部整顿的同时,谢高华带着干部们外出考察,最终认准一条理:
农民致富无罪,繁荣市场有功。
为带帮大家致富,他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带领大家“钻空子”。
他去大陈乡调研,一个叫徐爱巧的裁缝前来诉苦:“有几十个乡亲跟着我学裁缝,每个月总收入能达到800多元。但是招工5人就是‘小业主’,万一以后要打倒我怎么办?”
谢高华听了哈哈大笑,然后说:“你不要说是招工,说培训学生就没事了。”
孙荣福原是大队干部,后来自己开了作坊,却被开除党籍。他想继续搞经营,试探着问谢高华:“村里的山地我能不能承包5年?”
“5年太少,你可以承包二三十年。”孙荣福听完大喜。此后,又是种葡萄,又是挖鱼塘。
谢高华要求公安机关把因为经商被定为“流窜犯”、“投机倒把”的“犯人”放出来,要求公检法负责人在全县大会上逐一表态,支持经济发展,保护“合法”经营。
他还鼓励那些“犯人”上台发言。其中,一个叫朱明忠的人,上台后只说了一句话:“来来来,大家一起来义乌发财。”
朱明忠说完,满屋子都是笑声和掌声。
义乌崛起
上任4个月,谢高华还推出了一项大“政策”:在义乌县稠城镇湖清门划出一条长约1公里的街,鼓励小商小贩都到这自由交易。
而他和义乌县委,是这条街的“保护神”。
开街的那天是1982年8月25日,日后扬名天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
有了硬核书记“撑腰”,老百姓热情高涨。两个条凳,一块门板,就是一个摊位。摊子越摆越多,一直从湖清门延长到县委大门口。
才3个月,摊位就增了一倍。谢高华没想到,小商品市场的“生命力这么强,冲击波这么大”。1982年底他到市场调查时发现,市面上已有超过2000多种小商品,吸引了附近10多个省区市的采购者。
从这条街,谢高华看到了义乌经济发展的未来。
1983年,他提出“兴商建县”:通过商业发展带动工业、城镇、农业发展。
省委看到他的提议,又在后面加了四个字,“振兴义乌”。
期间,时任省委副书记陈作霖到义乌视察工作。谢高华从早晨等到上午还不见人来,就给省委打电话,对方却说早就出发了。
最后见了面才知道,摊位太密,人又太多,省委的车一直开不进来。
“这可不是办法!”谢高华认识到市场要想持续发展,需要更大空间,也要更加规范有序。于是,他产生新想法:建一个室内的集中商场。
但当时的银行没有贷款建商场的先例,都不敢放贷,谢高华就直接找到农行的省行行长。
1984年,谢高华拿着贷来的50万,县委拿出的四五万,再加上多方集资,一共凑到57万元。义乌火车站附近,一栋占地35万平米,两层高的“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新马路市场平地盖起。
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露天进入室内。
新马路市场开张后,人气再一次提升,2000个摊铺前,每天前来交易的客商超过1万人。义乌成为国内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
第二代市场的物理空间也很快达到了极限,谢高华又着手将店铺向朱店街扩展。
交易量大增,税收矛盾也更多了。到底该怎么缴税?
谢高华深入调查后提出,要“放水养鱼”,绝不能“杀鸡取卵”。最后,他力排众议提出“定额计征”:每个摊位核定一个固定税额,营收高出目标额的那部分不再纳税。
他的开创性征税方式,受到商户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刺激了商家积极性——大家都想超过目标额。
义乌市场的发展也再次超出谢高华的想象,扩大商场规模的呼声日益高涨。
1986年,拥有4100个铺位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张;4年后,该市场铺位增加到10500多个。
如今,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建到第五代,线上线下商品数百万种。数据显示,全国零售网商70%商品、批发网商80%商品,来自义乌。
当年一穷二白、“土不拉几”的小县城,如今涉外机构68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合作企业2500多家,占全国75%。义乌从“买全国,卖全国”,蜕变成为“买全球,卖全球”。
不塑雕像
1984年12月,谢高华被调任金华地委农工部部长,然后在第二年回到了老家衢州,担任常务副市长。
白居易曾写过“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谢高华的童年记忆中,衢州不时会有大旱,导致颗粒无收。1978年在衢州任职时,他就力推将乌溪的水引过来,即“乌引工程”。
回到衢州后,谢高华决定完成一生最大的心愿:
完成乌引,修好水利。
乌引工程难度极大,要拦截乌溪,跨过10条河流,打通18座山,搭建30多处大型建筑物。
回到衢州之后,谢高华就上马了乌引工程,并亲自担任工程总指挥。
他吃住都在工棚,常常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中山装,手里夹着烟,席地而坐,和工地上的工友探讨施工方案,经常开会到12点。
床边放着解放鞋、胶鞋,他时不时要出去巡查一趟,生怕出现问题。
1989年8月,渠首枢纽工程开工典礼上,看着眼前的衢州和远方的乌溪,58岁的谢高华含着泪说:“有生之年,我要同大家一起为工程建设作最后冲刺。退休也要退在工地上!”
5年后,乌引工程竣工,衢州不再有旱灾。
此后,谢高华和老伴住在衢州市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
身高不到1米65,体重不到90斤,头发花白,烟不离手。坐在小区的长椅上,谢高华看起来和普通的老头没有区别,只是更瘦。
他在义乌只干了2年零8个月,义乌的老百姓和商人却始终牢记这位“开门人”。他离任后,每一年义乌商团组织义博会活动,都要迎接谢高华回来“探亲”。
有商人提出要给他塑像,谢高华总是拒绝:“成果都是群众创造的,我只是尊重民意。”
2018年,衢州、义乌两地,陆续有人顶着烈日前往杭州一家医院,看望这位骨折的老人。
当见到病床上瘦弱的谢高华时,有人还没开口,就当场掉了泪。
同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谢高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谢高华回顾一生:“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实现了我的‘富民梦’,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追梦人。”
接着他说,“愿义乌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今年5月,建国70周年之际,谢高华又被中央评为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
“那时改革情况复杂,我们也搞不清往哪走。”当时的处境下,谢高华尽管时常有“出格”的行为,而他作为先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探路。
2018年12月,他在自述的最后一句说道:“我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对明天和未来信心十足。”
再此前面的一句则是,“把改革进行到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授权敬请联系小客服微信:hstlkf
◆◆◆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