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负能量的人,你这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媒文章里,都在一边倒地口诛笔伐负能量的人,朋友圈也纷纷表态要远离这样loser。负能量的人如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了。

        我看到这种文字的第一反应,是心虚。我是负能量的人吗?——现在也许不是,但是在过得不好的那些年里,在不设防的好朋友面前,我肯定是。

        那是我人生走麦城的岁月。诸事不顺。工作压力大,孩子到了叛逆期,感情遭遇瓶颈,经常顾此失彼。情感的重要出口,就是和一两个闺蜜聊天。你能指望一个生活在种种压力之下的女人能有多阳光呢?我经常说着说着就掉泪,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是,我不够坚强。可是,谁的坚强,又能够一日修炼而成?

      生活的压力,情感的易变,将人们锁定焦虑之中。有多少人真的拥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我的一个死党,如今在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里,一个人过着如鱼得水的生活。月入数万,有明媚开朗的笑容和像风一样自由独立的心。可是我永远记得,在十一年前,一个哈气成冰的冬日下午,她回湖南老家过年。我俩在茶楼相聚,在大厅低矮的卡座里,她哽咽着和我说起她生活的种种艰难。窗外寒风呼啸,雨夹雪一阵紧似一阵,啪啪地拍打着落地窗玻璃,我默默地、心疼地看着她泪水自眼角涌出,从头至尾,没有停止。

远离负能量的人,你这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第二天,她要收拾心情,背起行囊,独自一人,继续去远方打拼。

      我们的友谊延续至今。生活遇到瓶颈时,我们会找对方倾诉,基本是夜深人静,情绪低落的时候煲电话粥。而平时,我们很少闲聊。一年之中,基本是她回家过年时,我们才能匆匆见上一面,然后天各一方,继续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我们就这样相互温暖着,鼓励着,努力向着阳光奔跑,最终把阴影丢在了身后。

        低谷期的我们,何曾不是负能量的人?假如负能量的人都应该被远离的话,我们都应遭唾弃。我们活该就应该像溺水者那样挣扎自救,旁人谁也不该伸手来拉一把。

        换个角度,假如你害怕被周围人的坏情绪污染,厌恶做所谓的“情绪垃圾桶”,那么好,请你生下来就操练刀枪不入功,学会自我疗伤,永远不要找朋友倾诉苦闷,做一个对自己狠、对朋友冷的高冷君。如同《欢乐颂》中孤儿院里长大的安迪,独立冷漠,工作生活,样样自己都能搞定。唯有这样,才有资格说“远离负能量的人”。


远离负能量的人,你这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_第2张图片

      我的第二反应,是反感。这样的标题,流露出浓浓的恶意。还记得我的一位师长说过:所谓绝对的“阳光心态”,辩证的来看,其实是唯心主义。人的情绪是生活状况的反应,假如他过得好,自然有阳光心态,充满正能量;假如他过得不好,难道情绪低落不是正常?只能说,积极的心态相对来说可以促使生活态度变得积极,作用仅此而已。

        你管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阳光心态,这是“修身”,没错;可是“远离负能量的人”,宣扬的,却分明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处世观点。

        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门对门的邻居互不相识已是常态。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虚拟身份,说着亦真亦假的悲伤;却在真实的生活中,虚拟坚强——因为我们怕被人嫌弃,被朋友当做“负能量的人”远离,而与此同时,患心理暗疾的人却越来越多。

        我们同样也被教育要“远离负能量的人”,要收起自己的善意,杜绝对他人的悲悯。最终,大家都关门闭户,对着葵花宝典,修炼绝世武功,最后殊途同归,成就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网络媒体已经模糊了善恶的界限?“远离负能量的人”、“朋友应该交比自己强大的人”等等言论,随处可见。我们信仰成功,鄙视失败;我们膜拜强势,摈弃弱小,已然理所当然。

        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处世信条成了“利与弊”?“善与恶”似乎已被社会发展的滚滚车轮碾压而过,不再是区分是非的标准。我们被本能驱使,被生活裹挟,被时论引导,一步一步,迈向人机合一的智能时代——对,人机合一!机器进化出意识,而人类,淡漠了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离负能量的人,你这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