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股高能“污力”笼罩了网综界,一众网综几乎集体沦陷。明星老司机们一言不合就飙车,但“刷下线”也是有技巧的,如何刷得个性而不任性,解痒而不出格就是一门手艺了。那么,爆款网综的背后都有哪些“污术”套路和传播动因?这棵招风的“污树”又能庇护网综多久?本期全媒派(qq_qmp)为你全盘解析。
“污力”弥漫的网综界
一切迹象表明,网综们似乎已经在误打误撞中摸索到了新的综艺“万金油”——“污力”,它几乎成为收视神药,一剂下去就能陡然而高,而且大有上瘾之势,维持收视峰值就要加大剂量,着实像个黑洞。
如今,以“污”字为焦点词随便一搜,话题画风都是这样的,“污力”与网综大有连体共生之趋势:
作为网综污力鼻祖式的存在,马东带领的《奇葩说》“污力军团”在打造经典污段子上劳苦功高。
在讨论“选择一年不能啪啪啪还是一年不能买买买”时,大张伟选择啪啪啪,因为觉得一年不做“进出口贸易”跟一年不吃饭一样的...而蔡康永选择买买买,因为“啪啪啪可以用买的...”
还有那个没眼看的梗——“快到飞起来...”
至于汪涵首次“触网”加盟的《火星情报局》,更是在语言和肢体动作上污力全开。
不仅涌现出了画风撕裂的潜伏老司机张宇,假设应采儿和老公的对话:“上来”、“你不上来我就上去了”:
更有污妖王世子薛之谦和钱枫的“枫之夫夫”梗:
还有《拜托了冰箱》里,化身“何首污”的何老师带着耿直boy王嘉尔一唱一和。
比如嘎嘎会一脸耿直地说出“我下面比较厉害...”
在进行“种草莓”技术交流时,撒贝宁问的那句很多人没懂的污梗“你是农夫还是地?”
《约吧大明星》里,大老师问阮经天和古巨基是不是特熟,毕竟你俩是反义词啊!(阮经天全程无辜懵X脸)
不难看出,或多或少的卖污,似乎已经成为网综提升话题度、打造爆款的一条蹊径。
正经脸明星自崩人设:没想到你是这样的XX
在这个真人秀泛滥的网络时代,展露明星B面的信源越来越丰富,明星们自己也清楚,完美人设的崩坏可能就在一夕之间。再说,大多观众早已不相信也不感冒于那些无瑕的偶像人设。既然大家出来混都是为了哄观众开心,倒不如做个耿直活泼的老司机段子手啊!
西装笔挺的妈妈辈儒雅男神费玉清凭一句“嘿嘿嘿”化身首代污王,这样的形象颠覆却并未给他带来多少负面声音,反倒让他在年轻人的表情包里焕发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有了这样的成功先例,一大波昔日的正经脸明星纷纷在网综中主动自崩人设,娱乐圈潜伏的老司机们陆续上线...
加盟网综的何老师化身“何首污”,带着呆萌大眼仔嘎嘎一起飙车。
走了20多年苦情路子的张宇,终于决定以老司机面目重新示人:
至于早就在《了不起的挑战》里崩坏了人设的“吉娃娃”撒贝宁,也在网综的世界里彻底解放了天性:
而每当一批昔日的正经脸明星公开卖污,网友们就会很给面子地兴奋一次:啧啧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雪姨/张宇/何老师!可以,我很欣赏!
根植于段子文化:会卖污也是种才华
为何网综语境下的“污”,就能抹平传统意义上黄段子的猥琐,博得观众很受用的会心一笑?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根植于段子文化的“污”,具有纯粹的娱乐属性。
网综中的污,处处涌动着股股“精致黄暴”式的“智慧高潮”。“污”根植于段子文化,而讲段子也是需要文化和技巧的好吗。拿高产妙语的《奇葩说》举个栗子:
有一次,马东嫌一选手体型大,被对方回击“你老用肉眼去观察一个人”,对此,MM马的回复是“我不用肉眼看你用什么眼看你,我转过身来拿别的眼看你?”
他们还讨论过一个烧脑话题:“如果知识可以通过性传播,是好事还是坏事?”顺便调侃高晓松“年轻时传播过一些知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传播知识了...”对此,高晓松表示:“我说我最近怎么满腹经纶”......
港真,这些污得捂脸的段子,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着实欲罢不能。
在网综中,以段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污梗,无形中消解了猥琐感,反倒带来丰富的娱乐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污段子的高阶形式,也就成了“进出口贸易”、“快到飞起来”这样才华侧漏的“梗”。
可以说,网综界的“污文化”具有极强的娱乐属性,能让观众们兴奋地从无比“羞耻”的内容中挖掘趣味。而这些污段子,关于性,而又不止于性。想要get到其中的点,没点文化真不行......
黄而不腻:把握污的边界
笑果文化CEO贺晓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寻找的是中国的禁忌边缘在哪里?你想服务的这部分人的心里适配点在哪里?你只能比他们前0.5步,这样才可能是一个既能商业化,又具有操作性的文化产品。”
网综中的污段子想更好地呈现,就得把握住“污”的边界,正可谓“荤而不色,黄而不腻”,“多一分则无耻,少一分则则无趣”。
在去年的《奇葩说》第二季中,“好朋友之间能不能约炮”、“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这两期节目就曾因内容不当遭遇下架。而对于网综的“边界”问题,马东曾表示:“下线其实是一件好事,让我们知道边界在哪里。《奇葩说》不是靠过界的话题来博取什么。网络综艺有时候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所以需要管理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其实是创作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互动。”
“优雅的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场全面狂欢,除了娱乐上的基因之外,更是因为迎合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和受众审美偏好的变迁。
网综审美疲劳期,“污”成刺激性卖点
当前国内网综市场的竞争早已白热化,蠢蠢欲动的叉子可远比市场蛋糕的块数多。各大网综都试图通过更新奇、吸睛的节目形态抢占先机,争夺各路细分受众。
争夺受众靠什么?经典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告诉我们:切合受众需求。在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承受着各路娱乐信息轰炸,受众严肃思考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对层出不穷的网综也逐渐有了审美疲劳。网综的受众需求很直白:最大化的娱乐+最酣畅的刺激。
可以说,当前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网综市场存在强烈的爆款诉求,而当这与受众寻求新奇刺激的诉求相契合时,“卖污”的策略就横空出世了。
“狂欢理论”下,黑暗系文化成受众情绪出口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提出了狂欢状态下的4种大众情感需求:“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俯就、粗鄙。”由此反观网综市场,在网络这一“狂欢广场”中,人们通过戏谑的言语,收获“卖污社交”的趣味性认同, 通过明星的“俯就”和污段子,消解无聊的宏大叙事,实现草根阶级的情感狂欢。
网综的主流受众是90后、80后,归根结底,大家是在以“污段子”的形式,或自娱,或社交,来为自己寻找情绪出口。
一方面,“污”正在成为一种年轻的价值观。“性话题”作为一种禁忌,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而信奉反叛亚文化,追求解构主义精神的年轻人,可以在盛行的“污文化”中尽享触碰禁忌的快感。
另一方面,“污”、“丧”等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黑暗系”文化,成为压力焦虑的都市青年情绪宣泄的出口。他们通过搞笑的恶趣味“污”段子,和“葛优躺”这样生无可恋的颓废“丧”文化,消解着“分分钟焦虑给你看”的都市生活压力。
不难看出,“污”正在成为一道界限分明的分水岭,将不同代际的受众区分开来。这就是辣哭爸爸妈妈眼睛的,属于青年人的狂欢。
虽说卖污是网综万金油,但也并非灵丹妙药。很多时候,网综卖污失效,可能出于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为了污而污。梗不够,污硬凑。
比如...给一根香肠打上马赛克,硬凹大尺度造型。
再或者..一个普通的拥抱,也要强行开污解读...
二是高污力,低口碑的尴尬。
MM马率领下的《奇葩说》虽是卖污鼻祖,但污得有梗,污得带感,“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不是歧视?”“时保联是不是暴政?”等多数议题聚焦社交和社会问题,还算蛮有意义。第三季也收获了8.6的豆瓣高分。
而相比之下,豆瓣评分6.9的《火星情报局》虽然全程高能污,但口碑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段子都稍显老套,比如还在努力卖着“枫之夫夫”的基情梗..
至于节目中号称从四万六千个提案中甄选出的54个提案,很多却画风清奇:
周杰提案:两个手使劲地搓,搓个十几秒,会有鸡屎味。
钱枫提案:人生处处充满尴尬。
刘维提案:笑是会传染的。
...(微笑脸)
不错,“污”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再好的卖污耍宝,也得有强内容支撑不是。随着大波新生网综的涌入,网综市场的红利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网综可以通过卖污博收视,但也要当心自己“被套路”。毕竟,卖污也是讲格调的,也该“污得有水平,污得张弛有度,污得有底线”。
马东曾讲过一句蛮有道理的话:“虽然未必每个社会现象背后都有所谓的文化归因,但一定有心理归因,尤其是在年轻人心里。”网综想造爆款,就是要去迎合90后“要么有趣要么死”的价值观。
毕竟,有趣,才是唯一的套路。
参考文章:
《双面马东:文青污王的商人修养》
http://view.inews.qq.com/a/TEC201606290080660C
《火星情报局收官:往期黄段子污点大盘点》
http://www.ahtv.cn/c/2016/0703/00808622_5.html
《网综污力大,这是一种“性骚扰“吗?》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69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