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

北京时间2月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上任一年之后的首次“拉美秀”落幕。自蒂勒森1日抵达墨西哥城,到7日晚离开金斯顿,旋风般地访问了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但他此行最大的“亮点”却不是对这五国的访问成果,而是他在得州小城奥斯汀的“行前秀”。2月1日,蒂勒森在其家乡母校发表公开演讲,对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的合作指手画脚,妄称中国是拉美的“掠夺者”,而美国是拉美“最持久有力”的伙伴,“警告”拉美国家不要过度依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_第1张图片

蒂勒森此番演讲可谓是“中国威胁论”老调重弹。谁是拉美真正的伙伴?美国说了不算,拉美人心里有杆秤。数据不会说谎,据盖洛普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中国在拉美的被接受度不断上升,美国则在下降。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的是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巨大魅力,反映出的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涉拉政策“伤透”了拉美的心。

无论是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美墨边界修墙计划,还是收紧对古巴制裁、指责海地和萨尔瓦多是“烂国家”,特朗普政府对拉美国家的轻视毫不掩饰,拉美国家的不满情绪可想而知。舆论普遍认为,蒂勒森此访旨在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回应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疑虑,安抚拉美国家的不满情绪。但是从结果看,蒂勒森非但没有成功救火,反而处处煽风点火。

【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_第2张图片

特朗普政府此前一直试图重塑美国拉美政策,从蒂勒森此行来看,其新拉美政策恐怕依旧是令人失望的。190多年前,羽翼未丰的美国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门罗主义”,警告其他大国不要染指拉美地区。之后拉美地区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一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甚至因此将“门罗主义”视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在经济自由化、贸易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门罗主义”作为一种打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标签的陈旧国际政治产物,早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连美国政府自己也难以启齿提及,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已经宣布“门罗主义”终结。但换汤不换药,美外交政策依旧难逃传统地缘政治的窠臼,“门罗主义”依旧幽灵般徘徊在美洲大地。对于处处打着“美国优先”旗号的特朗普政府而言,显然根本无法真正做到“别了,门罗主义”,此次蒂勒森的拉美之行特别是那场行前省亲壮胆演讲,将美国把拉美当作“自家后院”的心态再次表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这次矛头对准了中国和俄罗斯。

对此,委内瑞拉南方电视台的评论一针见血:美国的“焦虑症”不难理解,但把中国当成假想敌,显然用错了力。通观蒂勒森演讲,对中国的指责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中拉经贸合作部分,认为“中国正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将拉美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说法。从外交政策来看,中国一以贯之反对霸权主义行径,倡导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互惠互利,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坚持平等相待,始终真诚相助,是中拉关系发展的根本前提”。“新帝国主义列强”的帽子是无论如何也扣不到中国头上的。

【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_第3张图片

从经贸关系来看,中拉合作并不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的产物,其目的在于通过优势互补,挖掘发展潜力,共同应对在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维护和推动经济社会包容、可持续发展,而绝非挖美国墙脚。实际上,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合作向来都是开放的,以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为例,“一带一路”是一种开放、共赢、包容的模式,一方面,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参与;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担心其他国家建立竞争性计划,相反,如果其他国家按照“一带一路”这种模式开展国际合作,最后受益的将是整个世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此次蒂勒森拉美行传递的是过时的地缘政治思维,和者自然寥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月底刚刚结束的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上气氛热烈,与会中拉国家就“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更高水平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传递出共同发展的新信号和新希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蒂勒森挑拨离间的演讲与其“发展未来50年的美中关系”的表述南辕北辙,对美国关注的“实现西半球的繁荣”毫无助益,也注定无法影响新时代的中拉合作势头。

(本报记者曹元龙)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8日 12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等。

【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际】“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