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是北京西北方向的门户,居庸关至大同这条路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路,连接着内三关和外三关,如果说大同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北京则是争夺的核心地带。
榆林堡、土木堡、鸡鸣驿则是居庸关外的京北三大堡,作为拱卫北京的重要
堡垒。
一键报名
3月19日,“大明征途:兵出居庸关—屯兵土木堡—征服鸡鸣驿”
徒步活动 三大堡垒历史发展的共性 一言以蔽之,“因驿而兴,因驿而衰”。
(明朝时期的三大堡所在位置) 均始建于元代,元代建设了元大都和元上都,这三个堡垒位于元大都和元上都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元代皇帝由于是游牧民族,有巡游的习惯,每年元皇帝都往返于元大都和元上都。 明朝,这里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军事堡垒和驿站。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洗劫了居庸关至宣化府的堡垒,这三个堡垒均遭洗劫。明朝中后期重修了三座堡垒,鸡鸣驿得到了加固,土木堡修建了显忠祠来纪念土木堡之变,榆林堡则异地重修。 清朝初年,三大堡垒的军事作用下降,更多的是物资运输和储存的功能,但由于商贾的发展,各个堡垒的经济情况得到发展,尤其是鸡鸣驿发展的最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西逃,经过三大堡垒,并在榆林堡和鸡鸣驿驻跸。 1909年,经历辛丑条约之痛的清政府下定决心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途经三大堡垒,三大堡垒也因京张铁路的修建而地位下降。1913年,民国政府下令取消全国驿站,大修全国铁路,三大堡垒因此开始衰落,至今日成为了村落。 鸡鸣驿 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驿站。 鸡鸣驿因鸡鸣山而得名,太宗李世民征讨东突厥,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
(站在鸡鸣驿城墙上看鸡鸣山) 鸡鸣驿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鸡鸣驿的平面图) 鸡鸣驿占地22万平米,最古老的建筑永宁寺距今已有800年历史,贺家大院墙上“鸿禧接福”为慈禧所提。如今鸡鸣驿的村名还都居住在鸡鸣驿城内,一派原汁原味的景象,很多景点其实就是老乡自己的家。当地老乡热情好客。 鸡鸣驿城内的重要明清遗迹主要有泰山
行宫、文昌宫、公馆院、财神庙和贺家大院等。
(鸡鸣驿城内的村庄)
鸡鸣驿著名事件 1、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至此驻跸于贺家大院内,并题词“鸿禧接福”。 2、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在这里拍摄。
土木堡 土木堡村曾经有完整的城墙和城门,并有泰山庙、三清宫、马神庙、七神庙、城隍庙、玉皇阁、花园寺、龙王庙、老爷庙和显忠祠等。 但如今的土木堡,残城墙、显忠祠、古战场遗迹,但村子里的老建筑和古迹依然能够告诉你,这个村子以前绝对不一般。
著名事件 1、永乐大阅兵
2、土木堡之变 永乐大阅兵 永乐19年(1421年),永乐皇帝举行了一个规模和持续时间上都空前绝后的阅兵,并将行营设在土木堡,接见各国使臣。 共调集军队10万人,持续了近1个月。 朱棣精心挑选的明朝“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
“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火龙枪”(骑兵专用火枪)、安南铳(抬枪)、“一窝蜂”(火箭炮)、“火龙车”(火焰喷射器)等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 阅兵前
1、西亚各国朝贡关系脆弱,中亚各国“反明势力”仍在。
2、帖木儿帝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
3、郑和第5次下西洋,因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严禁东方船只进入,止行印度洋。 阅兵后
1、巩固了西亚各国朝贡关系。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
2、帖木儿帝国使臣带头向永乐皇帝行跪拜大礼。
3、埃及解除了在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郑和下西洋实现了作为一个穆斯林终生的愿望——麦加朝觐。 可惜,这样的盛况没有维持太久。28年后(1449年),就在永乐皇帝接见各国使臣的土木堡行营边,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军队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如今提起土木堡,给人的记忆是土木堡之变,而不是永乐大阅兵。 土木堡之变 公元1449年(明正统三年),统一中国仅80余年的明王朝爆发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土木堡之变”。
(正在热播的《大明女医明妃传》中的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强大,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进攻明朝。前线告急,震动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率军迎战,企图侥幸取胜。大臣们竭力反对,明英宗不听。经过两天仓促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
仓促调来的50万大军几乎没有后勤准备。到达大同以后,前线又时有战败消息传来,王振得知各地明军惨败的真相,慌了手脚,竟不战自退,急令班师回朝。王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便邀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可是大军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怕毁坏自己田里的庄稼,于是又下令从原路折回。这就使瓦剌军赢得了时间,逼近明军。
正在热播的《大明女医明妃传》中太监王振的形象)
(土木堡之变遗址) 当明军退到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土木堡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迫的将士陷入绝境。瓦剌军假装撤退,并派人赴明军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这时,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丢盔弃甲,仓皇奔逃,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祸首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护卫军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刑部尚书丁铉、工部尚书王永和与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等文武官员六十六人俱于土木堡丧生,明朝精英尽失,明军亦死伤十余万,此战,明军以50万对付瓦剌军的三、五万人,竟以全军覆没。
(土木堡村内,显忠祠,始建于景泰初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景泰皇帝)
正在热播的《大明女医明妃传》太上皇朱祁镇与皇帝朱祁钰对峙) 榆林堡 榆林堡始建于元代,现存榆林堡始建于土木堡之变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扩建南城,北城占地59276平方米,南城占地103092平方米,“大跃进”、“文革”时期榆林堡城北城被严重破坏,仅存部分城墙。 榆林堡是出居庸关的第一个驿站,规模和地位高于土木堡和鸡鸣驿,但如今保存的古迹并不多,老房子也不多了,如今面目全非,早已经不是过去的康庄了,完全是一个城镇,与北方其它城镇已经没有什么不同。
著名事件 1900年慈禧西逃在此驻跸。当时怀来知县
吴永借用一位刘姓人家的四合院及简单的饭菜伺候慈禧。《庚子西狩丛谈》,其中详细记录了慈禧夜宿榆林骤的过程,“完全成一乡姥姥”的慈禧“自诉沿途苦况”“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即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林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吴永为慈禧一行进上了一锅小米绿豆粥,一干人“争饮豆粥,唉喋有声,似得之甚甘者”
(慈禧驻跸处)
一键报名
3月19日,“大明征途:兵出居庸关—屯兵土木堡—征服鸡鸣驿”
徒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