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智利的渔民
如果去南美洲的智利旅行,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景象:在蔚蓝的大海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贫瘠沙漠。
但这里的居民却非常惬意,因为智利的太平洋海岸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捕到很多名贵的大鱼:鳀鱼,鳕鱼,凤尾鱼。
然而,从1982年的春天开始,这些渔民突然发现:鱼不见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无论用了怎样的祖传技巧,他们再也捕不到那些大鱼了。
那么鱼都去了哪里?
渔民们不知道的是,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自然奇观的受益者。智利沿海之所以富饶,是因为一条潜伏海底1000米的冷水洋流,从南太平洋的中央流向东方。
在遇到智利的海岸后,这条洋流带着海底的营养浮出水面,吸引众多的鱼群来此觅食,它们最后落入渔民的的网中。
但在1982年,一股来自东南亚的暖水洋流,跨越半个地球侵入了这片海域。密度较轻的暖水,牢牢地盖在了冷水洋流的上方,阻止了海底营养的上浮。
这个现象,后来有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厄尔尼诺。
没有了海底的营养,鱼群都被饿死了,这是渔民遭到重创的真正原因。
他们浑然不知是,真正决定他们产出的根本不是日常习得的捕捞技能,海底1000米的洋流,那才是驱动一切收获的真正原因。
没有海洋学知识的渔民,无论如何努力,只能对自己的命运后知后觉。
我们无法去嘲笑他们。
因为在今天,中国的很多企业,正在沦为一群“智利渔民“
02
太平洋对岸的“智利渔民”
浪潮已经逆转了方向。
曾经推动中国高速发展的那些洋流,已经不再流向东方。
这样的变化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是来自不可逆的底层规律。
人口红利的衰竭,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社会结构的变迁,诱发了反全球化的逆潮。技术进步的信风,也在一天天减弱。
这些变化潜藏在海底,在2019年形成了惊涛骇浪。
无论是为企业寻找增长的出路,还是审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们都需要在此刻问自己一个问题:
新的”洋流“在哪里?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甚至在之前的很多年里,这是个可笑的问题。
因为从中国人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太不实际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浅海”里,我何必要知道“洋流”运转背后的科学道理?
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实用主义的民族。
不用说商业,连我们的信仰都是实用主义的思路:拜佛、吃斋、供香火,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如同给佛堂押了一笔尾款,愿望实现了就来还愿,要是期许落空了,那算你毁约,我换一个庙去拜。实在精明。
我们热爱一切立刻能看到成效的东西,越快越好。去看看机场里卖的畅销书,你就知道中国的商业人士,有多么喜欢捷径,喜欢秘诀,喜欢一夜暴富。
如果一个中国渔民在智利,他会勤奋捕鱼,不断积累捞鱼的经验。拼命扩张,和其他的渔头天天斗劲,你争我抢,其乐无穷。
知道了“洋流”的规则,今天能多捞到几条鱼吗?有这个闲功夫,还不如多下一轮网,再使劲薅一波鱼。
上个世纪70年代,东海的野生大黄鱼,就是这么被中国渔民全部薅光的,甚至让水产专家都来不及驯化饲养。
当习惯了在浅海捕捞大鱼,他不会关心海底1000米的地方,到底在发生什么。
但是有一天,他所熟悉的鱼群或许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他对真正的原因,却一无所知!
03
为何我们看不到洋流?
我们可以让自己向下深潜,感受到洋流的脉络吗?
很难。
你,是你全部经验的总和。每个人都是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人生的经历迭代收敛的结果。
但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曾经受到的教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极端的实用主义。
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自苏联老大哥的榜样,而苏联的教育制度,则脱胎自19世纪普鲁士的国民教育。然而,所谓的“国民教育”本是训练铁路和邮政职员的技工教育,因为工业革命中的普鲁士,需要的是标准化的,可替换的技工螺丝钉。
毕竟,帝国需要的是熟练的手,而不是会思考的脑。
而当这种技工教育传入东方,和中国的实用主义一融合,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我们在本科,甚至专科就设立医学,法学和商学的学位,巴不得学生一毕业就去会问诊开刀,会出庭辩护,会经商赚大钱。
然而在西方,甚至德国自己,都只敢在研究生的阶段开这些学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技能不是靠着3、4年的读书就能掌握的,也不应该在教育的一开始就揠苗助长。
那么西方的大学教育,真正在学的是什么?
是Arts。
很奇怪吗?其实不然,这里说的Arts,不是通常理解的文艺,而是一种 Liberal Arts——“自由之艺”。所有大学生上的第一个学院,都叫做College of Liberal Arts,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是liberal Arts呢?
哲学,逻辑,物理,心理,博物,天文……
当你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意识到,所谓Liberal Arts,其实都是自由而无用之学。
但是它们真的无用吗?
哲学,是大脑建构世界的方式,引导我们询问人生的目的,清醒地活。
逻辑,是大脑拆解问题的利刃,帮助我们澄清复杂的局面,直接要害。
物理认知世界,认知。心理看清自己,看清他人。而博物学则是从地球万亿年演化出的生命奇迹中,发现创新进化的法则。
即便是天文这样高冷到天上的学科,教会我们的,也是世界观的迭代历程。
所有这些“自由而无用之学”,其实都是人类向内理解自己,和向外认知世界所必需的工具。
在成为“专”才之前,首先,你要成为“人”材,你无法在一个诺基亚的过时系统上,运行今年最新款的手机App。
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能力。在尚未掌握这些底层工具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就被强行灌输了那些实用性的教学和知识。因此,我们难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推演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思想路径。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够做到的,仅仅是用类比思维去模仿,去跟随,去单调重复别人的思考。
但是你把马车重复一百遍,它也无法变成一列火车。
所以西方老是指责中国人抄袭,从事实角度上看是诬告,但从思想的角度来看,恐怕有那么一点的道理。
在实用主义的教育和思考方式下,我们满足于“浅海”捕鱼的雕虫小技,而这种短视,最终透支了太多本可以用于深潜的能力。
04
寻找底层的“洋流”
我们身处工业时代的成熟时期,在经济社会的逻辑已经定型的基础上,像智利的渔民一样,只要习得一些“技能”,便能应对基本的商业和人生问题。根基处文理教育(Liberal Arts)的缺失似乎没有显性的后果。
但是,潮水的方向已经逆转,浩浩荡荡的数字智能化大潮袭面而来,面对商业、社会底层的逻辑转变,奠基于工业逻辑上的经验、模型、理论正全面失效。
我们恍然大悟,原先缺乏的内功训练——文理教育——的后果,正报复性地置我们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今天,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新的,我们已有的“技能”、“工具”开始捉襟见肘。
怎么办?
我们的答案是回到基本功的训练,从自由之艺(Liberal Arts)的内在逻辑处把握底层规律,提高应对变化的内功和判断力,培养引领潮流的独立思想。
我们相信,真正驱动商业变革的洋流,来自科学革命的范式爆破,更来自企业家自身认知的转换。
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推出了混沌文理学院。
多位课程主任访遍了国内外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所,找到那些在学界沉淀多年,又兼具传道精神的大师。凭借多年的做课手艺,与老师共同打造了12门经典哲科课程。
这一次,我们将自由之艺发挥到极致,探索人的起源、生命的进化、宇宙的边际、脑的构成、心灵和美。
这一次,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撇去商业流变现象中那些浮光片羽,回到理性的推敲、严谨的逻辑、科学的实证与哲学的反思。
这是一场思想流淌的学术盛宴,更是一趟重塑世界观的精彩旅程。
这趟旅程将如何开启?
下周二,我们不见不散!
混沌文理学院
7月30日重磅发布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