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精选:
“我们正处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寒武纪’时代”,这是一段标志着地球生命进化大爆发(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的地质时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2015年启动改革以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表现持续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开始重塑全球生物制药行业。自2018年港交所开启生物医药板块以来,已有六家公司赴港上市。
当前,中国生物制药生态圈来到了进化的十字路口,未来谁将茁壮成长?哪些中国实验室将孕育真正创新的科学?
本文作者乐诚铎(Franck Le Deu)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自2005年起驻扎上海&香港工作;他也是中国区医疗保健咨询业务负责人、亚洲医疗保健咨询业务联席负责人。
他从自身十余年从业经历出发,阐述了对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现状的四点洞察,并针对企业如何抓住这一爆发红利提出了自己的五点建议意见。洪泰医疗团队倾情推荐。
1
在“真正的创新”到来之前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以授权为主
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管线的一个有趣特征是,正在开发的分子药数量往往比美国同行要多。
原因在于许多公司已筹集资金来获取已在美国或欧盟进入III期临床甚至商业化阶段的全球分子药在华授权。
这是进入市场合乎逻辑的“去风险” 的好办法。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概率会很高,而这些领先分子药将带来开发工艺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打造商业布局,以及获得宝贵的现金流。
2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
遵循着经典的“羊群效应”
截至2018年末,按照临床试验申请(CTA)获批的分子药来衡量,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已开发的所有分子药中超过60%用于治疗肿瘤。
的确,在这一治疗类别中,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巨大的。中国每天新增近10,000例癌症病例,癌症患者五年存活率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患者常常在经济上无法承受相应的治疗,因此需要更多负担得起的方案。
由于分子药的差异化程度不大,如果在这一治疗领域编入索引和聚集的新药过多,那么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创新免疫肿瘤疗法PD-1就是一例。竞争是必要的,也应受欢迎,但中国的医院和患者是否真的需要20种以上的PD-1方案?
3
质量控制是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
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对于关键意见领袖、监管机构、处方医生甚至患者而言,确保最高质量标准是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它将决定定价和市场份额,并最终驱动公司的价值成长。
达到最高质量标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的创新体系(包括临床试验基础设施以及合同研究组织和制造)仍然不成熟。说到底,具备合适经验的人就是没那么多。
此外,中国的医疗体系仍在努力统一质量标准,近期爆出的疫苗或血浆丑闻便是佐证,而一些临床试验中心的做法依然存在疑虑。因此,在这一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质量控制不力,声誉很可能受损。
4
要有耐心,
但突破性创新即将来临
去年11月我们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BioCentury中国医疗健康创新峰会上发布了麦肯锡最新的中国药物创新指数,该指数强调了中国创新生态体系的“快和慢”。
“快”是指监管改革和与全球创新的整合,而“慢”是指能力建设和中国创新的质量。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在中国实验室开发的分子药都具有已知的作用机制(MoAs)的“me-too/me-better类药物”。
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很难将差异称为突破,尽管有几个例子很突出。例如,华领医药正在开发一种首创的GKA抑制剂,目前正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从根本上说,突破性创新所需要的元素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制度应着眼于促进合作和冒险(好的一类),但若低估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热土的潜力,则是不明智的。资源、人才和政策聚合的势头正劲。如果要打个赌,我们就赌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创新的质量将会大幅提高。中国将在全球舞台上变得更加重要吗?毫无疑问。
针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身处其中的企业如何胜出?作者由此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意见:
一、在风险、规模和创新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在中国当前的创新环境下,企业若能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商业战略,便可主宰市场沉浮。企业应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利用专业知识来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把握好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平衡。
在企业扩大规模,尤其是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团队在与跨国公司接触时,应首先确保自身可信、可靠。
此外,团队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对产品组合策略进行思考。比如,全面、切实评估分子药的潜力,即使它的定价机制和医保报销规定还不明朗。
二、留住人才,快速调整企业文化
跨国公司高级人才流向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之势越演越烈。最开始以研发人员居多,现在高管也加入了跳槽大军。对中国生物制药企业而言,他们既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保留了一些思维定式,包括对跨国公司内部基础设施和流程制度的依赖。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带来了一种集体决策式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鼓励彼此协作。
中国本土生物制药企业在很多方面与跨国制药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比如资源缺乏,且创始团队对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有极大的话语权。因此,对于渴望大展拳脚的“新人”而言,可能倍受挫败,无法适应,转而另谋高就。
如果要留住人才,就应该快速调整企业文化,吸取跨国公司的长处,保留中国初创企业独有的“DNA”,如快速决策、敏捷和更好地领会法律法规的精神。首席执行官应着力培养核心人才,并将他们列入管理团队。
三、速度为重,质量为先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是,企业发展大幅提速。以创下新纪录的基石药业(CStone Pharmaceuticals)为例,三年不到,就从白手起家到公开上市。
速度也体现在决策、临床药物开发、规模化和组织成熟度等方面,更不用说实施差异化监管战略以及商业化准备了。竞争如此激烈,谁能抢先上市,谁就能跑赢比赛。
若想全速前进,企业就必须遵循敏捷原则建立内部流程,这样才能赋予首席执行官多线操作的能力。此外,准确的判断力,以及风险评估能力也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速度和质量之间达成平衡。
我们建议CEO应时刻铭记质量为先。在提升速度的同时,也要对质量进行适度监控。在推行全球性开发战略时,留意其他国家的监管合规要求。
四、创新需要正确的商业模式和伙伴关系
面对竞争激烈的生物制药市场,中国生物制药领军者应明确定位,结合自身的本土化优势,积极学习跨国公司的标准化及质量管控。鉴于当前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推出新产品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准备好应变计划,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作出相应调整。
在市场准入和市场渗透方面,公司必须推陈出新。外国公司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常会受到现金流方面的束缚。因此,想要有效渗透市场,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五、走出去是必由之路,但要有周密的应变计划
从规模来看,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跃升为全球第一。不过,鉴于发达市场对创新的激励,且拥有更先进的医疗基础设施,这部分市场的价值也不容小觑。一些渴望走出去的中国公司已经主动出击,它们或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成立临床试验中心,或在美国开设研发基地,有些甚至已开始在海外市场探索商业化机遇。
有一点很明确: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战略要求企业投入足够的资源,且走出去并非毫无风险。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必须知道不同市场孰轻孰重,必须清楚进入市场的时机,必须选择正确的进入市场的模式(独行或结伴)。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正确评估商业可行性也是成功的关键。
此外,中国企业在吸引美国、欧盟或日本的优秀人才方面,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如果海外扩张计划受挫,企业在国内的业务也会大受牵连,使得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因此,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试水全球扩张之前,必须制定好周密的应变计划。
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寒武纪大爆发”的关键时刻,这场竞赛只会如火如荼地持续下去。只有打破价格竞争的陷阱、提升产品质量、培养人才,并做出明智的决策,企业才有机会胜出。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段令人激动不已的征程,其影响也会波及世界各地。
推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