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裁员的马蜂窝转型失败了?

上周末,马蜂窝裁员的消息在职场论坛脉脉爆出后,媒体关于裁员消息的猜测不断。爆料人在内容中表示,裁员的重灾区主要在除内容中心之外的一些非核心部门。比例高达40%,今年上半年已经裁员10%的马蜂窝这次还在加磅。

马蜂窝在最近的这两年从一个一直以来不被主流人群注意的小角色已经演变成为搅弄OTA市场风云的弄潮儿。其中最明显的一次就是2018年更名为“马蜂窝旅游网”引发的产品架构大变革。进入主流媒体重点关注后,紧接着就发生了马蜂窝1800万点评内容抄袭的新闻大讨论。这次事件也将原本计划的去年末要完成的新一轮融资向后顺延了大半年。

2019年5月,马蜂窝完成由腾讯和其它资本共同投资2.5亿美金的E轮融资,至此马蜂窝在自己13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完成了总计约50亿元的6轮融资。尤其是获得最近一轮融资前后,马蜂窝想将游记攻略这个生意变现得意愿非常强烈。而腾讯此次参与最后一轮的融资也正是看中了马蜂窝身上的内容价值。终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内容成为自己生态查缺补漏中的一个小补丁。但马蜂窝似乎错误理解了自己的价值,一心想着能利用内容全域变现。

马蜂窝将之一当成了唯一

游记攻略本身是无法变现的,即使马蜂窝拥有百万级别的日活用户,如果不思考转型,那么它无钱可赚。尝试开始转型变现的2012年,马蜂窝利用自己由庞大体量的UGC内容插入广告,电商转化等方式变现。但在很短的时间内,马蜂窝就已经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这个规模太小了,在一家小众的网站上依靠流量卖广告根本是不可持续的。

两年之后马蜂窝开始加入到在线OTA领域。游记本身是旅行者对自己旅行中点滴的记录,观看游记的人同样是有旅行需求的人,将这些平台上现成的用户流量转化,不是商业模式中本就应该有的吗?在这样的认识中,马蜂窝开始与携程、飞猪等不同OTA领域的大佬抢食,2018年2月的品牌升级我们可以看成是马蜂窝正式的从一家UGC内容平台转型成为旅行预定服务平台。

内容变现这几年是一个时髦词汇,但UGC内容变现困难也是行业共识,在资本注入之后,资本对于盈利的要求是刚需,但马蜂窝从各个方面看真的很难有规模化盈利的能力。转型OTA对于马蜂窝只能算是多了一个赚钱的门路,但绝对不是唯一法门。

因为和携程、飞猪相比较,马蜂窝的流量根本不值得一提,对于供应链上游的议价能力是三者中最差的,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也是三者中最差的,唯一的优点就是有一篇甚至几篇其它平台没有的攻略游记供用户观看,但在旅行中仅有的这点优势是不是完全可以被旅行社所替代了,因为追求那种极限体验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裁员是表象,上市才是本质

刚刚融资完成半年的马蜂窝其实并不缺钱,也并不是因为负担过重而不得不出此下策。裁员的背后是马蜂窝在显示自己改变的意志,以及在向外界展示,自己正在重新整合,业务聚焦更具创新力。这些指标都是影响未来上市市值的重要的关键指标。

如果说马蜂窝一两年后上市之时,只是一个多业务板块的叠加体,丝毫没有核心的商业壁垒,即使到时它的业绩指标不错,但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不会好,因为资本看的是预期而非当下。

另外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已经参与马蜂窝6轮融资的资本在要求马蜂窝尽快实现上市,这样它们才能变现退出,现在精兵简政的目的也是为了加速上市,即使马蜂窝愿意等待,难道资本同样也愿意和它一起等待吗?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大裁员的马蜂窝转型失败了?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裁员的马蜂窝转型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