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 主播:天爱)
儿子3岁半,玩打仗游戏的时候,他拿枪对着我得意地说:你死了!过一会儿又笑嘻嘻来拉我:你又活啦!
画画时,我建议他画个小人,他画了一座小山,说:这个人躺下来,他死了!
太诗意了,我都忍不住要念两句: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
他问,“妈妈,死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或者说,该不该回答他。
上周末,我带他去看了口碑爆棚、票房新高的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Coco)。虽然很多影评的建议是合适带6岁以上的孩子去看,可是……我实在太想看了,做好了大不了提前退场的准备,就去了。
这是一部拥抱死亡的电影。
在电影里,亡灵以骷髅人(虽然做了萌化处理)的形象出现,这是个容易吓跑小朋友的大胆设定,据说片方对引进并不乐观,但是过审时,看哭了所有广电审查人员,所以破例让过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3次,小朋友吃光了一包巧克力豆。
(此处不剧透,你值得自己去电影院看)
因为小朋友全程心不在焉(不然我可能会哭更多次),我以为他没看懂,让我没想到的是,连着两个晚上,他都在睡前和我讨论关于死亡的宏大问题。
第一天他说:
“妈妈,人死了都会变成骷髅人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语重心长地嘱咐我:妈妈,你要好好活着啊!
第二天,他又想明白了一些事,说:
“妈妈,是不是我们都会死?”
再次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慌了,带着哭腔说,“妈妈,我怕死!”
他终于发现,死不是游戏,是一件真正残忍的事。
是的,死这件事,没有一个人能躲过,可是我们却总习惯了逃避。
《奇葩说》里,曾进行过一次关于死亡的讨论。
马东说,父亲突然去世,三年后,自己做了一个梦,父亲说:
我相信,这个梦境,并不是父亲有灵,而是他花了3年时间,才接受父亲已经离开的事实。
他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所有汉文化里面的人所缺的一课。
其实,关于死亡教育,有一封信我一直想和大家分享。
也许你们还记得,今年6月份,杭州发生了一起保姆纵火案,妈妈和三个孩子在事故中不幸罹难。
遇难孩子中,有两个都就读于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而最小的孩子,原本今年9月份也会在这所学校入学。
事故发生后,我看到朋友转来的一封信。
总校长Bruce Major给家长一封信的全文——
那天看到信就忍不住想为学校的做法点赞,在我的认知范围里,这可能是国内的学校第一次在面对学生突发遇难时,迅速反应做出的死亡教育。
只是,当时这起惨案正在舆论的漩涡中心,本地媒体报道中并没有发布这封信,我们也不愿意再为悲痛中的师生们增加困扰。
直到最近,我们联系到了校方,学校表示愿意分享学校的经验,以便能让更多家长和教育同仁对于死亡教育有更客观、理性的看待和理解。
我们得以知道,当天同学遇难的消息传来后,教室里孩子们哭成了一团,作为心理学家的总校长Bruce Major希望帮助孩子们一起度过难关,除了在校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外,他也给遇难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们写了一封信,就“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给出了建议。
就像这位值得尊敬的校长所说,谈论死亡绝非易事。
而仔细读这封信,我对校长的死亡教育理念非常认同,值得每个家长学习。
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死亡是残酷的,并不是童话里被美化的“睡着了”。
允许孩子谈论自己的感受,鼓励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以及,给予足够的爱护和关心。
我理解,它的核心就是:接受,以及感受。
校长的信,可能解答了很多人会有的疑问,死亡教育有必要这么早开始吗?让孩子了解这件事真的有帮助吗?
我相信是的。孩子第一次失去身边的人,他如何建立自己对死亡的认知、化解对死亡的感受,这种影响,可能陪伴他终生。
这让我想起美剧《绝命毒师》里的一个片段,一架飞机在小镇上空失事坠毁,飞机碎片和遇难者残骸掉进很多人的院子里。
清晨推开门看到这样恐怖的场景,是非常大的心理震荡。
然后,镇上的中学把学生们都聚集在体育馆,校长说:希望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不分对错,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一个女生说:
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怎么能让这么多无辜的人就这样死去?我睡不着,有人也像我这样吗?
很多人点头了。
没有人说励志的鸡汤,大家只是诉说这件事带来的困惑和伤痛。老实说,真正残忍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安慰都是无力的、逃避只是阴影的开端,不如拿出勇气来,只是实实在在地,接受,以及感受。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哭、可以悲伤、可以困惑,但你终会因此前进。
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希望和大家分享这封信。我们过去教育里缺失的一环,补上了。
同样是怀念死去的亲人,和我们肃穆的清明节不同,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墨西哥亡灵节,就像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派对,在迎接亡灵回家的那一夜,人们唱歌、跳舞直至天明。
当人们能坦然接受死亡存在之后,就会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
当我的孩子带着哭腔告诉我“妈妈,我怕死”的时候,我只是说:
你还小,爸爸妈妈会爱你,保护你长大、长强壮,长到什么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