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锦鲤周小凡
如果你不是一个游戏和电竞爱好者,你可能感受不到,每年的10月份,对于英雄联盟的粉丝而言,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狂欢。
今天凌晨(10月9日),英雄联盟“S9”的MV,终于在小组赛之前发布,我特意去各大视频网站看了下评论和弹幕,口碑基本呈现两级分布,有的表示吹爆,有的发出“就这?”。
虽然我从S6时期就开始看LOL的比赛,但是真正玩这个游戏,也只有最近这一年的时间。
说实话我很好奇一点,那就是:
在这个“端游”被无限唱衰的年代,为什么英雄联盟却能保持如此高的热度呢?
要知道,隔壁的“DNF”(地下城与勇士)为了留住玩家,真的是什么招数都用了,据说已经把“60版本”的策划请回来了。
作为一名游戏爱好者,我觉得除了游戏本身的机制设计,以及良好的游戏体验之外,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营销和宣传做的很好。
今天我们不聊专业,也不说各种拗口的专业名词,我就想以一名玩家的身份,来解析一下,为什么英雄联盟至今仍有这么高的热度。
英雄联盟永远不缺少话题
关于英雄联盟,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
不管到什么时候,这个游戏永远都不会缺少话题。
任何版本的改动、游戏的更新、玩法的迭代、乃至职业选手的操作、转会等等,围绕这个游戏所产生的话题,几乎可以绕“召唤师峡谷”N多圈。
这其中以粉丝造梗、操作集锦以及背景故事宇宙讲解为主的二次创作,更是居于话题的核心。
一个上古时期的“天秀”操作,至今仍被粉丝津津乐道;某个围绕职业选手所起的“昵称”和梗,直到现在,打开直播仍然被弹幕占据;而像著名视频制作者“徐老师”团队所打造的背景故事系列,如今也是异军突起,在游戏圈里成功站稳脚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看一个事物火不火其实很简单,就看围绕这个事物所产生的二次创作是否足够多、足够优秀。
显然,以英雄联盟为题材的二次创作在全网随处可见,而且高质量的作品也不在少数,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正向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参与二次创作的人多了,作品也就五花八门,什么搞笑的,极限操作的,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满足了各种观众的需求,因而也使得英雄联盟的影响力,才能持续的进行扩散。
顶级赛事和造星运动,是保持热度的秘诀
回到电子竞技的层面来看,没有什么比打造一项顶级赛事,和打造一群电竞明星,更能够保持一款竞技游戏的热度了。
这首先要归功于传统职业体育的成熟,像是早年的NBA,当年的大卫·斯特恩塑造了乔丹、“魔术师”、拉里·伯德等一众运动偶像,才使得篮球运动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并迎来了全新的商业化模式。
只不过愚蠢的莫雷和肖华,又重新把NBA拉回了解放前。
数一数我们所熟知的英雄联盟明星选手吧,Faker、Uzi、Clearlove(厂长)、Theshy、Mlxg等等,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些名字而接触了一款游戏,又有多少玩家为了模仿这些人的操作,而日夜兼修的打着游戏。
而且,作为一款重要的电子竞技项目,英雄联盟一年一度的“S级赛事”,一直都牵动着全球各大赛区粉丝的心弦。
去年的“S8全球总决赛”,据不完全统计,总决赛的全球收视率超过3亿,要知道,“世界杯”这样级别的赛事,平均收视率也只是“S8”的两倍左右。
可想而知,在顶级赛事和明星选手的带动下,英雄联盟玩家的忠诚度以及热爱程度都相当之高,即便是喊着“我的青春结束了”的玩家,也难免手痒,重新“回坑”。
高品质的游戏文化,打造体验闭环
如果你去问一个英雄联盟玩家,拳头(Riot)是一家什么样的游戏公司,他们一定回答你:
拳头不是一家音乐公司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侧面,也是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发现,“拳头”这家公司对于游戏文化有多么的重视。
现在打开QQ音乐,可以看到英雄联盟的音乐有101首,在北美的音乐平台Soundcloud上英雄联盟在创号的五年中,一共发行两百五十多首歌曲,平均算下来一个拳头公司基本一个星期发行一首单曲。
这还不算,如果把皮肤、英雄以及各种大大小小赛事的音乐都算进去,不下500首,拜托,你是一家游戏公司好吗?
不仅仅是音乐,纵观整个游戏历史,在背景故事以及人物设定上,能跟英雄联盟掰一掰手腕的,我觉得只有暴雪公司旗下的几款游戏。
游戏中的100多位英雄,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独立故事,彼此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的羁绊与仇恨,而且有的甚至会以彩蛋的形式,在游戏中放出,比如“狮子狗”和“螳螂”这对宿敌。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内容,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全方位游戏体验。
因为英雄的原型往往来自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玩家就很容易和英雄产生共鸣,进而愿意更深一步的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
而且一款再好玩的游戏,玩多了也会有一个枯燥期,但是因为这些丰富且高品质的内容,使得玩家能顾获得一种游戏之外,却没有脱离游戏主题的优秀体验。
玩家与玩家之间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壁垒
从国内的环境来看,不管是被叫做“电竞圈”还是“饭圈”,只要这个圈子成立,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就成了彼此捆绑最重要的因素。
换句话讲,因为有了人们之间这种基于游戏的认同,这个圈子才会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自主宣传,从而推动这个行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这就有点像我们的中国足球,支持中国足球崛起的球迷会走在一起,骂中国足球的人也会自动抱团,而且越骂越嗨。
所以你会看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中国男足有比赛了,不管踢的怎么样,话题必然随之而来,支持者们全力的拥护,谩骂者们则是无情的讽刺,因此这个圈子总是热闹非凡。
反观英雄联盟的电竞圈也是如此,即便是某些明星选手,直播间里也是有很多的黑粉出没,随即就会引来弹幕的骂战。
我们且先不评论这种行为的是非对错,也不去了解这些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总体来看,他们给这个圈子带来的是热度、是话题、是无数内容创作者进行二次创作的素材。
深谙市场营销的行业工作者们,也十分清楚粉丝们的这些认同,能够给游戏的发展,带来持续的拉新和活跃留存,因此可以注意到,很多官方的活动乃至解说,也会主动的去顽梗、调侃。
所以在我看来,这款游戏至今能够保持自己“端游一哥”的地位,最重要的不是游戏本身的更新迭代,而是靠粉丝之间的认同,所建立起来的文化。
有了这些文化作为坚实的壁垒,再加上拳头的用心经营,这才起到了一个互相作用的效果。
在细节处照顾玩家的感受
除了我上述说的几点原因之外,英雄联盟在细节上处理,也是很懂得照顾玩家的感受。
比如在某个地区开设全新的服务器时,都会做一些代表性的英雄皮肤,在泰国开服时,就制作了李青(盲僧)“至高之拳”的皮肤。
而且为了“讨好”中国玩家,拳头公司也从公开发表,要制作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英雄,虽然这个计划最终搁浅,但仍然博得了无数中国玩家的好感。
再比如很多英雄联盟玩家都知道的“吉祥物海牛”,最初这仅仅是一个人愚人节玩笑,但是很多不知情的玩家以讹传讹,最终把这个笑话玩大了。
结果拳头公司反而围绕这个玩笑,编写了一段完整的故事剧情,这种举动对于玩家而言,显然是十分暖心的。
就连今年的世界赛在巴黎举行,都不忘和奢侈品牌LV联动一波,这些小举措实际上对于游戏体验,并没有过多的改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玩家,你就是觉得很赞。
当然了,如果用营销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最经典的“以小博大”,意思是在游戏已经满足了玩家核心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细节,来提升玩家的整体体验。
纵观英雄联盟进入中国市场的这9年里,行业背后的努力以及资本的助推也功不可没,但是作为一名从事营销工作的玩家,我看到的是追求极致的产品打磨,以及成熟的市场营销和粉丝运营。
透过对英雄联盟的分析,我觉得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影射到诸多行业,至少它值得我们进行一番重新的思考:
比如,一个事物在经过疯狂生长之后,如何继续保持热度?我们总说产品体验,可是在产品之外,我们又该怎样完善用户的全方位体验?
也许我们未必能够很快的就找出答案,但是,在这款游戏的发展历程里,我们,似乎正在窥探出某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