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与说”的洞见——读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第六章“交流”有感

感谢007活动的机会让我可以认真地阅读,哪怕只是一章内容,虽然这种自以为的认真可能跟别人比并不见得多认真,但起码比我以前认真。第一次阅读下来,感受是作者阅读量真的很大,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恰到好处。便想起那句话,“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一定也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这是没有疑问的。第二次读下来,发现作者读书真的很认真,很用心,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唯有大量深入的阅读与长期深入地思考才能做到。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当以关于“倾听”与“说与不说”这两个主题,下面就这个主题写点自己粗浅的感受,以达引发思考、共同进步之目的。


倾听的技艺


我诵读过印度哲人关于“倾听的艺术”,那里更多的是文学的修饰,所以称为艺术。我更愿意称笑来老师对于倾听的观点为技艺,正如他强调的情商是脑力、理解力不够造成的,说情商本不该出现。也就是说他更倾向于用认知的规律、甚至真理式的解释一切。


他的第一个观点是:听比说更重要。他说,听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听。特别在你需要获得更多信息与知识时,会不会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就非常重要。而我们大多数人总认为倾听没那么重要,认为倾听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他的第二个观点是: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甲向乙提起:“你当初不是说…….?”乙大惊失色回答:“天啊!我什么时候说过….”他说,排除乙记忆力的问题,甲的倾听是有选择性的,只听自己想听的,所以必然是局部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我在一些文学与心理学的书籍中也看到,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而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且这不是主观造成而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我们的投射,如我们的兴趣爱好、目的欲望在倾听,所以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


他的第三个观点是:不要过早地提出质疑。他说,诚然,我们不能全盘吸收别人的观点,但过早向说者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质疑是不对的。理由有三,一是在倾听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这行为本身就妨碍听者有效地倾听。二是过早地质疑提高了说者有效表达的难度,并增加了听者获取对方全貌信息的难度。说者可能用长篇大论来表述自己的心情与见解,向对方展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各种语言上的论证,语气上的变化等等。如果过早质疑,获得的信息是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他说,事实上,很多人耐心的听完对方讲话后,发现最终得出的结论与过早质疑的结论是不同的。三是过早的质疑,会让听者处于排斥状态。这个应该读者都会有感受,谁愿意被否定,而且还是在没有表达完整在理由不充分情况下被否定。过早质疑使得说者处于提防的警觉状态,那么,听者说出的哪怕是正确的话语都会被拒绝接受的。反观我的生活里,我基本上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不管面对学生还是自己小孩,我都让对方把想说的话安全自由地表达出来,哪怕不友好甚至愤怒的表达。这个表达能被看到与被接纳,其本身就有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了。


他的第四个观点是:在大脑有“余力”情况下回顾与预期。他说,人的思维速度远比说话速度快,所以在听别人说话时,我们是有余力的,很多人因为这个听着听着就分神。他建议我们此时可以“回顾”与“预期”。回顾的意思是回忆说者的内容,说者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事实与观点。如果说者陈述的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陈述的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或意见的根源在哪?”他认为通过这样“想”都会发现逻辑能力变得超强,当然也不会分神地浪费时间。预期的意思是说猜想“说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听者的注意力,可以把握与组织说者的内容,可以使听者“听到”更多潜在的信息。我自己认为这是不错的建议,可以尝试做一下。


他的第五个观点是:通过听者恰当的反应,使说者进入“倾诉”状态。他认为在面对面交流时,听者的反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者的状态。没有人喜欢对没有任何反应的听者讲话,所以,给予说者恰当的反应,是听者为了有效倾听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其方法,可以用比如“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关于说与不说的想法


他的观点一是:通过努力与积累,成为能够说更多话的人。他根据现实举例说明:如果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在大讲特讲学习的方法,很多同学会不屑于听;如果某个人不是公认最冷静、最善于思考的人,那么他说的话就算是对的,也很可能会被低估。这个想法可能我们意识上会认为太实际,可在潜意识里常常是默认的。他进一步谈到只有赢得别人的重视与尊重,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并且认为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而是不断靠努力、积累得到的。


他的观点二是:说话要看对象。他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最浪费时间与精力的。并且如果苏洵这句话如果有道理,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的后文“百人誉之不加密……..”只有很多人赞誉他,认为他是“能说话的人”,才会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者也引《论语》的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目的要我们分辨谈话的对象。当然,《论语》里强调的“言”不是指一般的话语,而是指“仁道、德行修养、治国以礼等高深的道理”。并且我加一句,“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该当直说就当直说,这样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有些名言或段落可以一读再读的: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个中辛苦,世世代代都有人慨叹。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牛顿悲鸣:“要学的东西太多,学会任何一样东西需要的时间又太长,等我学完了,我也该死了......”求知的路不仅很长,而且很苦,走下去既需要心智的努力,还需要勇气。

如果用自己的“有知”去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的“无知”,我们就不会像西西弗斯那么倒霉了——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听与说”的洞见——读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第六章“交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