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子纠缠。量子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叠加态” —— 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可以“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但当你观测到一个电子之后,导致了它的波函数塌缩,与此同时,另一个电子的波函数也必定塌缩。这种超距作用,就是“量子纠缠”。
我看到最好的一条评论:像感情一样,分手了,两个人的纠缠,最后伤害的看起来是两个人。或许影响就会带给未来的伴侣,成了4个人了。
我的评论:
学好数理化,听歌都不怕!(好狂)
做个理科生,随时来共振!(好污)
关于《孤单光量子》这首歌……
其实,要是每个人只有另一个人会和自己产生“量子纠缠”,好和谐……
明晚,我要约几个美女文科生去Ktv,一曲唱得她们怀疑今生、质疑生命……
最后,我会送给最美那个一句话:“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在我心中,物理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爱就像溪流、清凉、透亮……”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2.围绕目的配置资产。a.重仓一只不好;b.投入太低不好;c.自建组合大多数人难胜任。唯一方法:指数基金+国库券,具体比例根据年龄调整。
我的投资策略:目前主要参考了王煜全老师的科技概念股系列推荐,以逢低潜伏为主,反正钱不急用,有时套一会就套,像这次人工智能板块潜伏后还行。以及部分定投基金。
关于策略,我在雪球上见过一个50/50股债或股基强平策略和吴军老师讲的有些类似,就是50%买股票50%买债券,每年强制平衡一次(时间自定),效果挺好的,关键是要守纪律,坚决执行。
3.IT教育:前沿教育和入门培训。发展受阻,前景仍然可期。
别人的好点评:以后的it技能就像英语、驾照等级考试那种,一技傍身,未必非得靠他吃饭,毕竟,年龄和工龄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限制,求职欲望强烈到完全放弃过去所学,从头开始的,还是不多的。
我的评论: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个趋势还在加速:从2001年到2015年,15年时间人类寿命增加超过5岁。
也就是说,今后大家活到三位数不是问题,加之如今信息更迭急遽,仅掌握一门技能就想过好这一生,可能,很难!
所以,我看好职业教育,由于IT行业前景可期,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转行首选,如今办培训学校,没有不设IT相关专业的。
4.一个被迷信、巫术、愚昧、非法保健品毁掉的故事……
我的评论:读完这封信,不胜唏嘘……
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培养,路还很长
关于如何明辨伪科学,推荐阅读《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因为除了医学,在心理学领域那也是鱼龙混杂混乱不堪,什么星座、属相、血型、玄学、催眠、解梦、人生哲理及各类鸡汤充斥其中,很有必要读此书以避坑防雷,以触类旁通提高科学素养!
5.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要比的不是学不学,而是认知效率。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说—— 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而功利的读书法在阅读奖赏之前选择了延迟满足——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就这三步 ,就让你跑赢90%的人。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我的评论:今天连听完今早罗辑思维和超级个体两段音频后,我想林则徐那个时代其实知识是很匮乏的,那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如今知识相比过去是几何级增长,但个人智慧并未增长呢?我的一个答案是:知识多了,但思考时间并未增多,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智慧或能力与思考时间是成正比的。
关于读书和写书,《我书架上的神明》里艾晓明教授不仅推荐了自己受益最大的一本书——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更讲了一些隐秘的不为众人所知的阅读技巧。在大多数人眼里,阅读一本书最主意的是能提取出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要点,但是她却发现,仔细推敲一本书的细枝末节更是大师们所信奉的方法。所谓细节是魔鬼。通过对书中细节的研究,才能深度了解作者的用意和巧思,其独具匠心之处,而如果只是关注到故事梗概或中心思想,那么那些鲜活奇妙的东西就被忽略掉了。这也是我自己目前精读好书时的一个做法,仔细去拆解书里的细节,然后分析这些细节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艾晓明提及的阅读方法:
1)关注小说中的事实细节
2)用直接的身体感知去读(脊椎骨)
3)关注表达风格上的特殊细节(字体、标点符号、分段等)
4)比较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发现细微差异
5)朗诵
6)通过了解作家如何阅读来学习阅读的方法
我想,教授的意思就是既要抽象提炼概括,又要关注细枝末节,这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本书。就像看电影,大多数人都能讲个故事梗概,仅仅注意演员的台词和表情,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关注每一个画面的构图、灯光、镜头、服装、配乐……两种人所接收到的信息差距可以说是数量级的,也只有后者,才算是看懂并欣赏到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6.中国工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制造袜子,要么制造飞机。制造袜子的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请问,对于中国工人来讲,究竟是制造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成本是放弃了的价值最高的代价。做一个选择,你放弃的是所有其他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选项是选项的成本,选项与选项互为成本。)
我的评论:对中国工人来讲,制造飞机成本更高,因为中国人受技术条件、工人素质制约,造不出好飞机,勉强造出来也竞争不赢欧美制造商,与其勉为其难造飞机,而放弃我们能干好的造袜子的获益,不划算。
7.你是一个害怕被拒绝的人吗?Splittable创始人尼克·卡茨(Nick Katz)说,“拒绝让你强大,不管你多优秀,第一次推销总比最后一次糟糕无数倍。最开始时向朋友、亲人融资,向那些即使遭到拒绝,你也不会沮丧的人融资,这样更好。早早与这些投资人见面。”
我的评论:害怕拒绝将导致两个问题。
1.就像挨家挨户推销保险,敲100家门,只有9家会喊住你要看你的广告,那9家最终只有3家会买保险。如果不克服害怕被97家拒绝,你就永远找不到要买的那3家。
2.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信奉凡事不求人,因为害怕拒绝。但比被拒绝更可怕的是,错过了不会拒绝你的人,特别是你对这些人的影响力。因为马基雅维利说过,施恩正和受恩一样都使人产生义务感,这是人之天性。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是不会介意被别人所用的,他们介意的是不被人重视。”
以上内容主要来自《硬球》
8.“凯蒂被杀案”是失实的,由此得出的“旁观者效应”也就不成立了。
9.《坚持,一种可以持续的习惯》
我的评论:习惯的养成,要把握住最根本的一点,由易至难。其实,做很多事也是如此,先干起来克服惯性再说,先干简单的有点正反馈成就感来逐步形成新习惯。
10.彼得•蒂尔对高等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 高昂的学费、值得怀疑的价值观,以及排他性。
我的评论:没有最好,只有相对更好;没有最坏,只有相对更不坏。如果没有高等教育,可能会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