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龙植树记-随想篇》中年中产如何面对“房奴+孩奴”的财务泥沼

本篇乃是读到某热点新闻有感而发的随笔,不列入《果龙植树记》的系列笔记

前几天朋友圈里在热议一篇IT人写的文章“我那么努力,有两套房,却不得不离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讲述了一位收入颇丰的高级白领人到中年却遭受失业和房贷双重压力的艰难。


主人公面临的困局是这样的:

- 深圳知名通信企业工作十五年,绩效不差,月入两万多,另有奖金和分红

- 2010年买了套二手房,120万,月还贷6000

- 2015年底另买了300来万的学位房,首付不够把首套房抵押了70万,再贷款260万。二套房月供17000,还有每月抵押贷款要还7000。加上首套房本身月供6000,每个月还贷合计超过3万

- 2016年生下二胎,为了照顾家里,太太辞职了

- 最近公司要安排他出国,他考虑家庭需要拒绝了。后来被HR劝告主动离职。去面试了相关行业的类似职位,却发现自己能力不够全面,就算能够找到新工作,最高工资估计也只有税前两万

- 面对工资已经负担不起的房贷,只有卖掉学位房一途。然而深圳楼市开始低迷,学位房恐怕要折价出售,所得顶多把首套房的抵押贷还上。之后每月一万多的收入,还要还首套房贷6000,供养一家老小,基本入不敷出。打拼十几年,到头来似乎又回到原点。


此文一出,朋友圈里有吐槽大企业恶意裁员的,有对此类中年财政危机感同身受的。小果龙看了之后,却联想到之前看过的著名理财书《30年后,你用什么养活自己》中描写的几个不知不觉深陷财务危机的中年中产阶级,他们与上文主人公的遭遇竟然惊人的相似:

位居大公司中层,月入不菲,有车有房,妻贤子孝,生活有品位,羡煞旁人;

然而一朝突生变故,很快就债务缠身,家庭财务崩溃。

何解外表光鲜的中产阶级最终会深陷财务危机呢?结合身边某些朋友的经历,小果龙觉得关键还是在几个理财的误区上:

1. 家庭缺乏长远的理财规划

上文主人公在购买第二套学位房的时候,应该要慎重地考虑家庭收入如何承担房贷的压力,不能让月供把收入都消耗光。有时候甚至要放弃不合理的愿望的。

关于家庭理财规划,有个很著名的”4321“定律。指一般家庭资产合理的配置比例为: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但如果严格遵守4321定律的话,文中的主人公的学位房不就买不起了吗?不一定,后面我再分析。

2. 缺少风险意识

说到风险意识就不得不提起”墨菲定律“这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墨菲定律其中一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如果能够重视了墨菲定律,估计上文主人公就不会单纯地坚信自己原来在大公司的职位稳如泰山,还有深圳楼市一直飙升了。那样即使他仍然坚持购买学位房,也会考虑自己收入下降的可能性从而在太太辞职这个问题上思考更多,甚至安排一定的后招,不至于被公司劝退时只剩下卖房一途。

3. 学习,不仅是孩子的需要,家长也同样需要

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将来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从几年前学位房的疯涨,到近年来学而思一位难求的热潮,都无一不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家长们对名校教育和升学率的追求。

不可否认家长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不过就像家庭配置保险一样,家长在教育上也应该先侧重自身学习,确保自己能够与时俱进更新谋生的本钱之后,再把精力放到孩子教育上。文中那位爸爸被公司劝退之后,在面试的过程中就悲催地发现,自己在大公司里面的经验,只是依赖在庞大机构中的一个零件。而外面高薪职位所要求的是全能型人才,他也就只能降低心理预期找较低的职位了。

在这个知识飞速膨胀的信息时代,对工作者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而且企业本身就在不断转型创新中,上班族再不能只看目前的绩效,而忽视了未来的成长,这对家庭的经济支柱来说尤为重要。

小果龙本身也在跨国企业工作,五年前公司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即使全球经济不景气好多地区裁员,中国区也还是一片欣欣向荣。但是这一两年公司也已经在开支压力下,不断把工作往西部更低人力成本地区迁移了。

同时近几年有些年轻的同事跳槽出去中小企业打拼了两三年后,就能够回来应聘比原来高不少的职位。更让像我这样的老员工汗颜,深感压力之大。

回想起08金融危机后,我所在公司的香港区域就一直停止招聘甚至裁员,还在坊间创造出“234高危员工”工作满20年,月薪超过3万港币,年龄超过40岁)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定理。现在对比自己身边的情况,也是一头冷汗呀。。。


文中主人公面对财务压力,可以如何破局?

上面说了一些马后炮,但面对二胎和学位房这两大”刚性“需求,可不是随便说放弃就能放弃的,搞不到可是要家变的。那是否孩子与生计不能兼得呢?

假设上文主人公(下称H君)回到2015年换房之际,如果重新规划这个重要决策,可以怎样避免陷入同样的财务危机呢?

其实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一句四字真言”开源节流“。

- 开源主要指维持家庭收入,也就是H君的太太在二胎后继续上班,而家中照顾老小的杂务通过请保姆来解决。

- 节流就是要减轻贷款压力,H君手上的首套房不但不能创造收入(比如出租或者出售),每月还要负担6000元房贷。这样的房贷支出已经完全可以租一间条件类似的房子,所以这套房子已经形如鸡肋,不如出售。另外假如可以把房贷延长到30年的话,月供就可以降低到13000元左右,压力自然大大降低。

下面就是小果龙自己给H君做的一个规划:

H君的首套房买价120万,估计贷款85万,20年期。到2015年大概还剩下75万本金未还。根据深圳坂田的房价走势(如下图),这房子在2015年应该翻番了。那么以240万卖掉还清贷款,还剩下160万左右

《果龙植树记-随想篇》中年中产如何面对“房奴+孩奴”的财务泥沼_第1张图片

有了这160万,买学位房的首付其中的70万就不用借款了,还可以剩下90万流动资金。在学位房附近租个还过得去的两房电梯楼给爸妈住,估计4000左右也有交易,比之前首套房的月供还便宜。

生下二胎后,为了保证家里能月供17000,H君太太继续上班,假设每个月税后收入8000。H君离职后找到新工作税前两万,到手14000。家庭总收入22000左右。

开支方面,租房子4000;家里请个保姆帮带孩子,4000元;一家子吃喝水电煤等等日常开支大约5000元;学位房月供13000。每月开支合共26000元。

上面算下来每个月还有4000元缺口。之前买房剩下的90万流动资金做年化5%的稳健理财,收益已经足够抹平这个缺口甚至有所盈余,搞定!

《果龙植树记-随想篇》中年中产如何面对“房奴+孩奴”的财务泥沼_第2张图片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假设H君能够再早一点谋划自身发展,以及提早买学位房的话,还能做得更好。当然这就估计要靠穿越历史的金手指作点弊了。

总而言之,我们白领打工一族,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三思而后行,这才是持家长久之道。

愿天下的勤劳工作者都有安稳的生活~


以上文字属于小果龙原创,欢迎交流,如需转载请私聊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果龙植树记-随想篇》中年中产如何面对“房奴+孩奴”的财务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