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以至于看不到自我的优点和潜力,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
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
这两个方面因素,都会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现象。
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但是,一个人要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自我是有一个自我觉察和自我分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是在成长和实践的过程中去逐步完善的。
这个自我觉察的过程需要一个外界的环境作为支撑点,或者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
一般来说,这需要一个人的思维和想象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具备这种察觉自我心理变化的能力。
现实中,在中国的家庭教养和社会教育环境中,缺少这种帮助个体主动觉察自我的客观条件。
中国的家庭教养更多的是让孩子成为家长所期望的那种人,家长主动地承担了本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的一些重大事情,以至于孩子丧失了自主分析和自我觉察的机会,久而久之没有培养出自主负责的精神和思维能力。
而反观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缺乏那种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想象能力的思维训练环境,更多的是书本知识和专业工作的技能灌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不太容易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主动承担责任意识的学生。
人的自我认知是个性和环境相互动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个宽松而有启发作用的家庭、社会和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觉察就很难推进。
这种自我觉知、自我觉察的过程是长期影响思维发展的成熟度的,如果这种思维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心理层面上的不成熟。
在笔者的咨询过程中,就惊讶地发现有不少的来访者心理上很不成熟的现象。
尽管它们有很好的教育水平和专业工作技能,但是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水平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受教育程度是不相匹配的。
这种不匹配性体现在无法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打击、无法正确定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无法自主做决定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无法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绪状态,甚至有时无法正确表达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等。
他们很多人会意识到这种认知偏差对自己的影响,但他们很容易把这种现状归咎于是现实中自己所身处的环境所造成的,他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改变环境和即成的事实,所以他们也很难找到改变自我认知偏差的信心和决心。
可以说,这些现象不是单一的,各自独立的问题,而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以为这还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完成对自我整体的觉察有相当大的关系。
当一个人无法建构起这种对自我的整体认识时,他就无法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最终他也就不具备运用这种成熟的思维方式去就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最后各种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就产生了。
这就是一个连环套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天下没有白给的午餐,每一份的成功都来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
当然,这个自我觉察过程不可避免的有外界环境的客观影响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关。
因为,像外界的环境如原生家庭、社会大背景、现行教育体制等,都是不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客观条件。
而唯一可以做的是个体需要认识到更多的自主掌控的因素,如期望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自主地做出选择、对责任的承担意识、对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等,这些因素完全是可以靠个体的主观努力去获得的。
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选择既有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这个环境的认知态度,从改变自我做起,先有意识地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自我感知和自我觉察的小环境,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心理发展成熟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完成对自我的整体性认识。
这种对自我的整体性认识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要改变我们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结构,形成对所处的世界和环境的新的认知方式,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具体实践。
在这个意义上,笔者需要郑重提出的一个观点是:我们要学会自救和自学。
如果我们的周围没有为我们营造出这样的环境,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想方设法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小环境。
自救是为了让我们不抛弃、不放弃自己,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人生的珍贵就在于在并不完美的世界里,尽可能地去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尽量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自学是为了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完美状态,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成长,自觉地做出努力去挖掘和完善自我的才能和德行,在有生之年充分地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如果你觉得不错或者有用,希望大家能在文章最下面点个喜欢!欢迎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