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训让知识变现

第一章 前言
1
心有千千言,出口难成篇,作为一个已经在社会历练了二十载,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一个中年职场人士,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实在太不是滋味了。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本次练荣斌老师主讲的乐训TTT培训班,这次培训我首先由三点感受:
第一、我来迟了TTT培训,如果早点来,可能现在的人生会不一样;
第二、这样的培训不仅对讲师,而且对其他行业岗位也是很有用,比如作为老板如何宣贯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作为销售如何让客户接受公司的产品;作为个体如何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参加这门课程;
第三、这样的TTT培训参加一次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的学习,从工具、方法、技能、方法论到后期的心态、理念等,逐步精进。

第二章 内容
势
下面我就本次培训学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我尝试着从势/道/法/术/器五个层面归纳一下:
一、势
1.基本面来讲,培训师属于服务行业,而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国家提倡的产业;
2.经济不景气,转型做培训,因为培训不太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公司不景气就需要外部力量推动走出困境;
3.经济很景气,拼命干培训,因为公司有钱了会更愿意花钱搞培训
4.总之,培训行业是个稳中有进的行业,培训师本质就是一个手艺人,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手艺人,基本能够保证有饭吃。
道
二、道(态度、认知、原理、原则)
1.培训师胜任素质及气场:
1.1 A—态度:
1.1.1 正心正德:出发点要积极正面,不能运用培训技巧坑蒙拐骗;
1.1.2 乐训:热爱培训本身,如果只是冲着赚钱来干培训是很辛苦而且很难坚持的;
1.1.3 助人:培训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获取荣光的,而是为了帮助学员成长的,把握这个目的,即使技能方法暂时欠缺一点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成长的,就如同TTT培训练老师。
1.2 S—技能:术业专攻,表达流畅。
1.3 K—知识:博闻强记。
1.4 H—素养习惯: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良好的台风。
2. 教学设计的原理——针对学员的库伯学习圈
戴尔经验模型: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再从更具体到抽象,反复。
3. 课程设计的原理——源自学习心理学,应以学员为中心,设计课程。
4. 培训师成长之路:
目标(卓越培训师)九字诀:
懂套路
能开发
有课讲
方法(成长过程)十二字诀:
内修品质(练好基本功、专业精深、课程反复打磨)
外塑品牌(个人包装、链接更多平台、拓展更多人脉)
聚合能量(和更多更厉害的人合作)
成长路径:
人云亦云:满足标准(ASKH),第一阶段
知行合一:原创开发,融会贯通,第二阶段
返璞归真:自成体系,教练顾问,忘掉招法,自然使用心法,第三阶段
关键是要相信,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培训师,然后努力10000小时。
5. 培训师定位与分类:
培训师首先是服务工作者,要用服务的心态从事工作
企业内部培训师服务的主要是老板,要满足老板需求基础上兼顾学员体验;
外部讲师给企业讲课的服务客户主要是培训机构,终端通常只是用户;
外部讲师讲公开课的服务客户主要是个人,难度很大,要照顾到不同水平人群。
6. 培训内容四大类:
A—Attitudes 态度类、理念类,如没有任何借口培训
S—Skills 技能类、技巧类,如快速成为销售高手
K—Knowledge 知识、理论类,如东西方哲学思想
H—Habits 素养、习惯类,如商务礼仪培训
综合类,以上都有涉及——如TTT培训、执行力培训。
法、术、器(方法论、方法技巧、工具)
1、 授课总体EMPP模型:
2、 学习的步骤:
2.1 初步了解
2.2 不断重复(重复是学习之母)
2.3 开始使用
2.4 融会贯通
2.5 再次加强
2.6 熟练应用
2.7 可以赚钱
3. 快速备课方法:
3.1神通六点:
3.2人民币模型:
4. 万能收尾:感恩观众、回顾要点、呼吁行动
5.演绎好课程的五个核心:
6. 课程结构的“如来神掌”:
7.课程演绎方法——独孤九剑
演讲法—必须熟练使用PEP,修炼深度、宽度及灵活度;
问答法—老师问,学生答;自问自答;学生问,学生答;
示范教学法—重点方法,特别对于技能类培训,要有绝活;
个案研究法;
角色扮演法:如课堂情景剧,重在点评功夫,采用汉堡包模式,关键是要给到学员启发;
团队研讨法;
视听教学法:平时积累一些好的素材;
游戏体验法:游戏体验需要能够控制住节奏和时间并给到学员启发;
知识点小游戏:如一站到底;
暖场互动小游戏:如凤凰与小鸡;
节奏调节游戏:如广场舞;
策略性大游戏:如啤酒大师,搭棉花糖;
沙盘游戏
头脑风暴法;
8. 五星教学法:
激发旧知,导入新知;
讲解新知;
示例新知;
应用新知;
点评反馈。
9. 课程设计中的金字塔原理:
归纳法:层次+逻辑
演绎法:
空间逻辑
时间逻辑
递进逻辑
10. 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ISD:教学系统设计,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HPT:针对绩效模式的课程
DACUM:针对某个职务的课程开发,如大堂经理20课
CBET:针对岗位胜任课程,如CFA等
11. 培训需求的五维四向:
培训需求分析的五个维度:
* 基于组织战略分析
* 基于业绩目标分析
* 基于业务流程分析
* 基于胜任能力分析
* 基于职涯发展分析
培训重点的四个方向:
重:重点话术、方法、技巧、工具或流程,如客户异议处理方法;
新:新产品、政策、技术推广,如工业4.0、新税政等;
差:常见故障处理、缺失发掘等;
特:特别需求、特急需求等
12. 课程开发重点:
结构开发(经验,脑图)
素材开发(对应的案例、视频、图片、数据、游戏、互动问题等等)
课件开发
13.课程开发流程

第三章 感悟
乐训助人
通过五天四晚的培训学习,我有以下的收获及感悟:
一、 学习收获:
1、 观念上:
对于培训师特别是职业培训师的定位、要求及未来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主要以下几点:
培训师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能够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心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各种专业的工具使用技巧,对整体提升个人及组织的竞争力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培训师的能力要求很全面,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熟练掌握培训技术,同时还需要日常对于生活、对于工作甚至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
培训师需要精益求精,停步不前意味着教无可教,最终失业,从积极的意义上了解培训师就是一个必须不断精进的职业。
1.1 对于企业内训师、公开课讲师和给企业做培训的外部讲师之间的定位、学习重点、课程开发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未来有课可讲,有课持续讲打下基础。
1.2 对于学习的一般规律有了感性上的认识,特别是“没用没用,有用有用”这八个字印象深刻,我也决定将本次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运用在自己工作生活中,反复训练,不断纯熟。
1.3 对于如何把以前的经验知识运用到培训师工作中有了清晰的认识,理性的结构化的知识通过良好的设计,给到学员好的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1.4 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试图把所有知道的东西在课堂上一次性给到学员,他们会消化不良,合理的目标和设计,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移动的手电筒,带领他们走出迷雾,明白一个道理,改变一个观念或者学到一门技能,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2. 技能及方法、工具上:
2.1 学会了基本的课程开发原理和流程,下一步将进行自己的课程的定向和选题;
2.2 学会了课程设计的简单方法,学会初步使用幕布、美化大师及PPT设计自己的课件;
2.3 学会了万能开场、个人介绍、PEP、万能结尾这几个实用的方法和工具;
2.4 学会了简单的发声技巧、气息练习方式。二、 学后的应用计划:
1、 按照EMPP方法结合市场需求精心开发一门自己的特色课程;
2、 在微信群里试讲传播;
3、 在线下沙龙进行试讲;
4、 课程认为成熟后到各个渠道进行路演;5、 开始正式讲课。
最后,非常感谢本次TTT培训练荣斌老师掏心掏肺的给我们做的这场五天四晚的TTT培训,感谢主办方精心的组织和无微不至的会场服务,感谢其他学员给我的帮助和包容,也感谢自己能够全心全意的进行这几天的学习,我相信本次培训的内容将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咨询课程、领取免费培训学习资料
请添加老师微信TTT4796